前饋神經元網絡的選擇性通信
本文關鍵詞:前饋神經元網絡的選擇性通信 出處:《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學報》2016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前饋神經元網絡 神經網絡特性 外部刺激 選擇性通信 仿真實驗
【摘要】:哺乳動物大腦通過有限神經通路產生振蕩活動,在不同神經集群實現(xiàn)選擇性通信,并完成記憶、感知等復雜神經活動。基于外部刺激作用下的神經元集群,實現(xiàn)混合頻率神經信息流進行選擇性傳導的研究仍然較少。因此,構建了前饋神經元集群模型,研究在神經元網絡固有特性和外部刺激共同作用下,前饋網絡對混合頻率放電率信號實現(xiàn)選擇性通信的作用機制。實驗結果證明了混合頻率神經信號在不同神經集群進行選擇性傳導的可能性,為不同腦區(qū)間通過有限神經通路利用頻率選擇性通信進行協(xié)同工作以完成腦的高級功能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Abstract]:......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471265)
【分類號】:R338
【正文快照】: 周期性神經系統(tǒng)同步振蕩放電活動是不同腦區(qū)實現(xiàn)腦功能的基本方式。在細胞水平和網絡層面,神經系統(tǒng)如何產生不同頻率周期放電活動的機制得到了深入研究[1-3]。為了實現(xiàn)不同的神經活動和認知目標,神經元網絡固有狀態(tài)具有不同的時空特性。從解剖學層面發(fā)現(xiàn),通過改變神經元集群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宏岐;用神經元網絡進行控制系統(tǒng)故障診斷的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2 蔡申甌;陶樂天;;神經元網絡動力學的統(tǒng)計物理方法(英文)[J];生理學報;2011年05期
3 周志剛;萬立;陳麗紅;;灰色混沌神經元網絡模型及其短期人口預測[J];系統(tǒng)工程;2012年10期
4 王寶翰;徐京華;李薇;;能學習與記憶的復合膠質細胞-神經元網絡自動機——自旋玻璃理論[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1987年01期
5 高巖;動物學習的神經元網絡模型[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年04期
6 ;第一屆神經元網絡及其應用學術討論會代表國內研究的最新成果[J];學會;1991年01期
7 王寶翰,岳剛;一種復合神經元網絡結構的并行動力學及快速學習算法[J];生物物理學報;1992年01期
8 馮業(yè)榮;神經元網絡[J];廣東氣象;1994年02期
9 尹正風;;神經元網絡在公路隧道支護設計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32期
10 賈雁兵;楊曉麗;孫中奎;;異質性和時滯作用下神經元網絡的共振動力學[J];動力學與控制學報;201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青云;;時滯對神經元網絡時空同步的作用[A];第三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青年學者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青云;;神經元網絡系統(tǒng)的非線性時空動力學[A];第四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青年學者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孫曉娟;;噪聲激勵下多層次神經元網絡放電的動力學行為特性研究[A];第七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青年學者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4 鄭艷紅;陸啟韶;;噪聲影響下的格子耦合神經元網絡的斑圖和同步[A];第八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李玉葉;張慧敏;魏春玲;楊明浩;王青云;古華光;任維;;隨機信號在神經元網絡中誘發(fā)的多次空間相干共振[A];第十二屆全國非線性振動暨第九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沈瑜;侯中懷;;從簇放電振幅推測耦合神經元網絡的度分布性質[A];第五屆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集[C];2009年
7 陳劍飛;王一玲;林偉;;用神經元網絡模型求解多目標決策問題[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2卷)[C];1993年
8 劉獻心;黃布毅;;神經元網絡與模糊控制的融合[A];1995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暨智能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上冊)[C];1995年
9 曾貴生;柯益華;;神經元網絡在厭氧流化床反應器動態(tài)建模中的應用[A];1995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暨智能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上冊)[C];1995年
10 陳克貴;沈平;;神經元網絡用于建立預估模型的研究[A];1996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GF Srl開發(fā)出用于包裝過程檢測的系統(tǒng)[N];中國包裝報;2005年
2 老鬼阿定;“深度學習”技術進展令人振奮[N];計算機世界;2014年
3 王瀟瀟 楊義勇;我國研發(fā)高分辨“腦地圖”可視儀[N];光明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彩霞;Rulkov和Head direction神經元及神經元網絡的動力學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2 汪雷;適應性電流調控下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及電突觸連接神經元網絡活動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李玉葉;三類神經元網絡的時空動力學行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4 秦迎梅;神經元網絡的共振效應—信息的檢測與傳導[D];天津大學;2014年
5 賈晨輝;基于辨識與控制的神經元網絡模型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6 李向寧;基于多微電極陣列的培養(yǎng)神經元網絡特性初探[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李艷玲;培養(yǎng)神經元網絡的學習模型構建及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盧梅麗;基于相響應的神經元網絡同步的優(yōu)化控制[D];天津大學;2013年
9 于海濤;神經元網絡的同步、共振及控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10 陳傳平;基于多電極陣列的培養(yǎng)神經元網絡動態(tài)特征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麗萍;耦合時滯作用下模塊神經元網絡的簇同步及同步抑制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陳建春;延遲耦合神經元網絡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3 季冰;感知神經元網絡的隨機共振現(xiàn)象研究[D];青島大學;2015年
4 宋美玲;面向油田動態(tài)信息建模的PNN構建方法與應用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5 趙愛清;神經元網絡分析與多FPGA實現(xiàn)[D];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琦;自突觸和內噪聲作用下神經元網絡動力學行為研究[D];魯東大學;2016年
7 張舒婷;基于遺傳算法優(yōu)化神經元網絡和異步幅度圖的調制格式識別研究[D];暨南大學;2016年
8 時t@;數(shù)字神經元網絡的實現(xiàn)與分析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9 鄭群現(xiàn);具有不可靠突觸的神經元網絡的同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寧維蓮;耦合神經元網絡的隨機動力學行為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479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34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