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紅細胞生成素對膿毒癥大鼠模型腸道組織保護作用及可能機制
本文關鍵詞:促紅細胞生成素對膿毒癥大鼠模型腸道組織保護作用及可能機制
更多相關文章: 促紅細胞生成素 促紅細胞生成素受體 膿毒癥 小腸
【摘要】:目的評估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于盲腸結扎穿孔法制備的膿毒癥大鼠模型中腸道的保護作用以及其可能的機制。方法取成年雄性清潔級SD大鼠36只,隨機分為3組:假手術組(Sham組,n=12)、膿毒癥組(Sepsis組,n=12)、促紅細胞生成素干預組(Sepsis+rhu EPO組,n=12)。Sepsis組及Sepsis+rhu EPO組采用經典CLP(盲腸結扎穿孔)法制備膿毒癥模型,Sham組只進行開腹手術,找到盲腸位置后不行處理立即進行盲腸還納,關腹。Sepsis+rhu EPO組大鼠手術后立即給予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3000IU/kg腹腔注射,其余兩組則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鹽水。手術24小時后開腹留取腸道組織以及血清標本,取腸道組織進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觀察腸道組織病理結構變化,取血清以Elisa法測定TNF-α和DAO(二胺氧化酶),取腸道組織勻漿以分光光度計法測定MPO(髓過氧化物酶)、MDA(丙二醛),Elisa法測定EPOR(促紅細胞生成素受體),通過免疫組化法觀察腸道組織中NF-κb表達變化。結果與Sham組相比,Sepsis組腸道腸絨毛組織破壞較重,TNF-α、DAO、MPO、MDA以及NF-κb表達明顯上升,腸粘膜中EPOR表達下調(P0.05);與Sepsis組相比,Sepsis+rhu EPO組腸道腸絨毛組織破壞較輕,TNF-α、DAO、MPO、MDA以及NF-κb表達明顯下降,腸粘膜中EPOR表達上調(P0.05)。結論EPO對膿毒癥大鼠模型腸道組織具有一定保護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抑制組織過氧化損傷、抑制炎癥細胞激活、保護腸道屏障功能等方面,其機制可能與抑制NF-κb表達、促進EPOR表達有關。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59.7;R-33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詠明,盛志勇;膿毒癥研究的若干新動態(tài)[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0年06期
2 菲琳;;治療膿毒癥的新希望[J];國外醫(yī)學情報;2002年10期
3 向陽;防止膿毒癥自高動力相轉向低動力相的新途徑[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2003年03期
4 任新生;重新認識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膿毒癥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4年02期
5 崔德健;探討膿毒癥診斷和治療新策略[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4年03期
6 林洪遠;膿毒癥診斷和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4年06期
7 湯耀卿;膿毒癥的定義和診斷[J];臨床外科雜志;2004年11期
8 王小平;膿毒癥研究現(xiàn)狀[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5年06期
9 周國勇;性別與膿毒癥嚴重程度的關系[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5年07期
10 黎永明;姜勇;;膿毒癥發(fā)生機制的新進展[J];感染.炎癥.修復;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麗葳;奚希相;張威;張莉芬;陳昊;李俊;楊興易;;以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xiàn)的膿毒癥搶救一例[A];《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第八屆組稿會暨急診醫(yī)學首屆青年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振輝;林s鉅,
本文編號:12329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23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