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科學視域下我國政府開放數據政策模型構建研析
發(fā)布時間:2023-02-12 17:19
政策科學是將政策系統(tǒng)的社會過程、政策過程作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而政府開放數據則是這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后者是前者的核心與重點。通過對政策科學的功能,以及政策科學的發(fā)展過程進行分析,研究其議題、制定、實施、評估、終止,可以對我國政府開放數據政策的模型給予借鑒,并開拓出新的研究視角。本文從政策科學促進政府開放數據的實際出發(fā),通過文獻調研法、比較分析法、系統(tǒng)分析法等多學科研究法等多種研究方法。構建出新的開放數據模型“FIPSE”理論模型,即前期預測(Forecast)、信息集成(Information integration)、政策評估(Policy evaluation)、安全控制(Security control)、互通共享(Each share)這“五位一體”的模式,從而形成創(chuàng)造價值和數據驅動進步的數據鏈條。將各個主體聯系起來,從而使政府的開放數據釋放出更多的價值。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綜述
1.2.2 國外研究綜述
1.2.3 研究現狀述評
1.3 研究內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政府開放數據政策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政府開放數據相關內涵分析
2.1.1 政府開放數據的概念
2.1.2 政府開放數據政策概念
2.2 政策科學及其相關體系
2.2.1 政策科學的內涵
2.2.2 政策科學的過程
2.2.3 政策規(guī)劃的概念
2.3 其他相關理論
2.3.1 政府治理理論
2.3.2 公民隱私理論
2.3.3 公民參與理論
2.3.4 數據生命周期理論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我國政府開放數據平臺開放現狀的分析
3.1 我國政府開放數據有效運行條件
3.1.1 社會視角
3.1.2 政治視角
3.1.3 法律視角
3.1.4 技術視角
3.2 政府開放數據現狀
3.2.1 數據開放共享機制不健全
3.2.2 開放數據門戶建設不充分
3.2.3 缺少專門的法律政策
3.3 關于我國政府開放數據政策的相關建議
3.3.1 完善開放數據平臺建設
3.3.2 構建系統(tǒng)的開放數據制度與組織框架
3.3.3 建立協(xié)同式的開放數據共享與應用機制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政策科學下我國開放數據政策運行基礎
4.1 政府開放數據活動下政策有效運行相關群體
4.1.1 政策運行主要承擔者
4.1.2 政策運行客觀參與對象
4.2 政府開放數據活動下政策運行外部活動者
4.2.1 政府部門政策活動者
4.2.2 非政府部門政策活動者
4.2.3 現代政策研究組織
4.3 政府開放數據政策子系統(tǒng)的劃分
4.3.1 信息子系統(tǒng)
4.3.2 咨詢子系統(tǒng)
4.3.3 決斷子系統(tǒng)
4.3.4 執(zhí)行子系統(tǒng)
4.3.5 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政策科學視域下我國政府開放數據政策模型的構建
5.1 政策科學模型及解析
5.1.1 政策科學主模型及解析
5.1.2 政策科學分模型及解析
5.1.3 政策模型評價
5.2 “FIPSE”總模型構建及解析
5.3 “FIPSE”分模型構建及解析
5.3.1 開放數據政策前期預測模型構建及解析
5.3.2 開放數據政策信息集成模型構建及解析
5.3.3 開放數據政策政策評估模型構建及解析
5.3.4 開放數據政策安全控制模型構建及解析
5.3.5 開放數據政策互通共享模型構建及解析
5.4 “FIPSE”模型可行性分析
5.4.1 保障政府開放數據安全體系的可行性
5.4.2 推動建設效能型政府的可行性
5.4.3 促進公眾參與構建反饋機制的可能性
第6章 結語
6.1 研究工作總結
6.2 本文創(chuàng)新點
6.3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41504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綜述
1.2.2 國外研究綜述
1.2.3 研究現狀述評
1.3 研究內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政府開放數據政策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政府開放數據相關內涵分析
2.1.1 政府開放數據的概念
2.1.2 政府開放數據政策概念
2.2 政策科學及其相關體系
2.2.1 政策科學的內涵
2.2.2 政策科學的過程
2.2.3 政策規(guī)劃的概念
2.3 其他相關理論
2.3.1 政府治理理論
2.3.2 公民隱私理論
2.3.3 公民參與理論
2.3.4 數據生命周期理論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我國政府開放數據平臺開放現狀的分析
3.1 我國政府開放數據有效運行條件
3.1.1 社會視角
3.1.2 政治視角
3.1.3 法律視角
3.1.4 技術視角
3.2 政府開放數據現狀
3.2.1 數據開放共享機制不健全
3.2.2 開放數據門戶建設不充分
3.2.3 缺少專門的法律政策
3.3 關于我國政府開放數據政策的相關建議
3.3.1 完善開放數據平臺建設
3.3.2 構建系統(tǒng)的開放數據制度與組織框架
3.3.3 建立協(xié)同式的開放數據共享與應用機制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政策科學下我國開放數據政策運行基礎
4.1 政府開放數據活動下政策有效運行相關群體
4.1.1 政策運行主要承擔者
4.1.2 政策運行客觀參與對象
4.2 政府開放數據活動下政策運行外部活動者
4.2.1 政府部門政策活動者
4.2.2 非政府部門政策活動者
4.2.3 現代政策研究組織
4.3 政府開放數據政策子系統(tǒng)的劃分
4.3.1 信息子系統(tǒng)
4.3.2 咨詢子系統(tǒng)
4.3.3 決斷子系統(tǒng)
4.3.4 執(zhí)行子系統(tǒng)
4.3.5 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政策科學視域下我國政府開放數據政策模型的構建
5.1 政策科學模型及解析
5.1.1 政策科學主模型及解析
5.1.2 政策科學分模型及解析
5.1.3 政策模型評價
5.2 “FIPSE”總模型構建及解析
5.3 “FIPSE”分模型構建及解析
5.3.1 開放數據政策前期預測模型構建及解析
5.3.2 開放數據政策信息集成模型構建及解析
5.3.3 開放數據政策政策評估模型構建及解析
5.3.4 開放數據政策安全控制模型構建及解析
5.3.5 開放數據政策互通共享模型構建及解析
5.4 “FIPSE”模型可行性分析
5.4.1 保障政府開放數據安全體系的可行性
5.4.2 推動建設效能型政府的可行性
5.4.3 促進公眾參與構建反饋機制的可能性
第6章 結語
6.1 研究工作總結
6.2 本文創(chuàng)新點
6.3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415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74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