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嵌入”:媒介人類學的關系維度
發(fā)布時間:2021-08-16 15:30
媒介人類學研究強調通過對技術使用者和媒介背后社會文化及結構的關注,描繪出技術嵌入社會系統的過程,這種嵌入的思想對媒介人類學研究理論和方法論上的啟示意義還未得到充分挖掘。重思嵌入概念對該研究領域的價值在于,將人們圍繞媒介技術展開的實踐活動放置回社會文化的整體性語境之中予以觀照。文章從媒介人類學的田野、研究過程、研究性文本的書寫等方面對嵌入及其內在的關系做出闡釋,嘗試為更廣泛意義上的媒介研究走向日常性、關系性和互動性傳播實踐的多維動態(tài)分析路徑奠定基礎。
【文章來源】:南京社會科學.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緣起
二、嵌入概念與理論演進
三、媒介人類學的關系維度:嵌入再闡釋
(一)田野:關系交織之所
(二)在那里:研究過程中關系的深度嵌入
(三)民族志書寫:嵌入情境的文本敘述
四、嵌入對于媒介人類學研究的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雜現代性與拉圖爾理論批判[J]. 汪行福. 哲學研究. 2019(10)
[2]作為中國主體話語的關系社會學[J]. 邊燕杰,楊洋. 人文雜志. 2019(09)
[3]嵌入日常的流動空間——“石龍老司機”的微信生活考察[J]. 孫信茹,葉星. 當代傳播. 2019(05)
[4]聽音聞道識媒介——寫在“媒介道說”譯叢出版之際[J]. 黃旦. 新聞記者. 2019(09)
[5]作為“文化方法”的媒介人類學研究[J]. 孫信茹. 南京社會科學. 2019(05)
[6]玩四驅:網絡趣緣群體如何以“物”追憶——對一個迷你四驅車QQ群的民族志考察[J]. 孫信茹,王東林.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9(01)
[7]走向反思、多元、對談的傳播學[J]. 潘忠黨. 國際新聞界. 2018(02)
[8]民族文化經典的“再地方化”——“阿詩瑪”回歸鄉(xiāng)土的個案[J]. 肖青,李淼.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7(05)
[9]微信的“書寫”與“勾連”——對一個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J]. 孫信茹.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6(10)
[10]“嵌入”的多重面向——發(fā)展主義的危機與回應[J]. 黃志輝. 思想戰(zhàn)線. 2016(01)
本文編號:3345935
【文章來源】:南京社會科學.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緣起
二、嵌入概念與理論演進
三、媒介人類學的關系維度:嵌入再闡釋
(一)田野:關系交織之所
(二)在那里:研究過程中關系的深度嵌入
(三)民族志書寫:嵌入情境的文本敘述
四、嵌入對于媒介人類學研究的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雜現代性與拉圖爾理論批判[J]. 汪行福. 哲學研究. 2019(10)
[2]作為中國主體話語的關系社會學[J]. 邊燕杰,楊洋. 人文雜志. 2019(09)
[3]嵌入日常的流動空間——“石龍老司機”的微信生活考察[J]. 孫信茹,葉星. 當代傳播. 2019(05)
[4]聽音聞道識媒介——寫在“媒介道說”譯叢出版之際[J]. 黃旦. 新聞記者. 2019(09)
[5]作為“文化方法”的媒介人類學研究[J]. 孫信茹. 南京社會科學. 2019(05)
[6]玩四驅:網絡趣緣群體如何以“物”追憶——對一個迷你四驅車QQ群的民族志考察[J]. 孫信茹,王東林.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9(01)
[7]走向反思、多元、對談的傳播學[J]. 潘忠黨. 國際新聞界. 2018(02)
[8]民族文化經典的“再地方化”——“阿詩瑪”回歸鄉(xiāng)土的個案[J]. 肖青,李淼.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7(05)
[9]微信的“書寫”與“勾連”——對一個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J]. 孫信茹.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6(10)
[10]“嵌入”的多重面向——發(fā)展主義的危機與回應[J]. 黃志輝. 思想戰(zhàn)線. 2016(01)
本文編號:33459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34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