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語境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新聞專業(yè)觀”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22:16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新聞專業(yè)觀"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新聞觀念體系。當前中國的"馬新觀"主要源于馬列主義新聞思想、中國共產(chǎn)黨黨媒實踐和當代中國現(xiàn)實需要;而當前中國的"新聞專業(yè)觀"則主要來源于西方特別是美國,內生于改革開放以來傳媒業(yè)的市場化運作。在主導觀念上,"馬新觀"奉行的是黨性原則觀念,"新聞專業(yè)觀"奉行的是自由主義觀念;在功能價值取向上,"馬新觀"認定新聞傳播的主要功能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新聞專業(yè)觀"認定新聞傳播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告知、服務公眾;在新聞傳播方法上,"馬新觀"堅持以正面宣傳(報道)為主,"新聞專業(yè)觀"堅持客觀理念,以新聞價值作為報道標準。在對新聞專業(yè)觀的參照、吸納、批判中,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術追求是,在理論上"定性"中國特色新聞學,使中國特色新聞學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及其整體統(tǒng)一上成為馬克思主義性質的新聞學;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實踐追求是,始終掌控中國新聞領域的運行方向,使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成為整個新聞活動的精神靈魂。
【文章來源】:山東社會科學.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馬新觀與新聞專業(yè)觀的來源
(一)當前中國語境中馬新觀的來源
(二)當前中國語境中新聞專業(yè)觀的來源
(三)來源差異決定觀念差異
二、馬新觀與新聞專業(yè)觀的差異
(一)主導觀念差異:黨性原則觀念與自由主義觀念
1.“堅持黨的領導”與“追求獨立自主”
2.“與黨保持一致”與“實現(xiàn)行業(yè)自治”
3.“輿論宣傳引導”與“專業(yè)規(guī)范操作”
(二)功能價值差異:社會輿論引導與信息公共服務
1.耳目喉舌與社會公器
2.引導輿論與提供信息
3.黨報工作者與職業(yè)共同體
(三)操作方法差異:正面宣傳為主與客觀報道事實
三、當前中國語境中馬新觀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聞規(guī)律觀念:“馬新觀”的基礎觀念[J]. 楊保軍. 國際新聞界. 2020(02)
[2]新中國70年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發(fā)展歷程和未來走勢[J]. 童兵. 新聞大學. 2019(10)
[3]中國話語[J]. 羅崗,潘維,蘇力,溫鐵軍,王洪喆,李放春,丁耘,賀照田,賀雪峰,桂華,呂德文,楊華,駱小平,王正緒,陳柏峰,田雷,張旭,呂新雨,宋少鵬,李宓,姚洋,白鋼. 開放時代. 2019 (01)
[4]論中國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的典型特征[J]. 楊保軍,王敏.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6)
[5]走向公共:新聞專業(yè)主義再出發(fā)[J]. 潘忠黨,陸曄. 國際新聞界. 2017(10)
[6]當前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觀念及其基本關系[J]. 楊保軍. 新聞大學. 2017(04)
[7]新聞專業(yè)主義的本土化探索[J]. 周勁. 新聞大學. 2013(04)
[8]論新聞的本體功能與派生功能[J]. 楊保軍. 理論月刊. 2010(03)
[9]傳媒,究竟宣傳公民意識還是臣民意識?[J]. 陳力丹. 新聞記者. 2008(01)
[10]中國新聞改革:20年的三次跨越[J]. 李良榮. 新聞界. 1998(06)
本文編號:3062027
【文章來源】:山東社會科學.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馬新觀與新聞專業(yè)觀的來源
(一)當前中國語境中馬新觀的來源
(二)當前中國語境中新聞專業(yè)觀的來源
(三)來源差異決定觀念差異
二、馬新觀與新聞專業(yè)觀的差異
(一)主導觀念差異:黨性原則觀念與自由主義觀念
1.“堅持黨的領導”與“追求獨立自主”
2.“與黨保持一致”與“實現(xiàn)行業(yè)自治”
3.“輿論宣傳引導”與“專業(yè)規(guī)范操作”
(二)功能價值差異:社會輿論引導與信息公共服務
1.耳目喉舌與社會公器
2.引導輿論與提供信息
3.黨報工作者與職業(yè)共同體
(三)操作方法差異:正面宣傳為主與客觀報道事實
三、當前中國語境中馬新觀的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聞規(guī)律觀念:“馬新觀”的基礎觀念[J]. 楊保軍. 國際新聞界. 2020(02)
[2]新中國70年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發(fā)展歷程和未來走勢[J]. 童兵. 新聞大學. 2019(10)
[3]中國話語[J]. 羅崗,潘維,蘇力,溫鐵軍,王洪喆,李放春,丁耘,賀照田,賀雪峰,桂華,呂德文,楊華,駱小平,王正緒,陳柏峰,田雷,張旭,呂新雨,宋少鵬,李宓,姚洋,白鋼. 開放時代. 2019 (01)
[4]論中國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觀的典型特征[J]. 楊保軍,王敏.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6)
[5]走向公共:新聞專業(yè)主義再出發(fā)[J]. 潘忠黨,陸曄. 國際新聞界. 2017(10)
[6]當前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觀念及其基本關系[J]. 楊保軍. 新聞大學. 2017(04)
[7]新聞專業(yè)主義的本土化探索[J]. 周勁. 新聞大學. 2013(04)
[8]論新聞的本體功能與派生功能[J]. 楊保軍. 理論月刊. 2010(03)
[9]傳媒,究竟宣傳公民意識還是臣民意識?[J]. 陳力丹. 新聞記者. 2008(01)
[10]中國新聞改革:20年的三次跨越[J]. 李良榮. 新聞界. 1998(06)
本文編號:30620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06202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