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認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07:50
作為一種新興的圖像實踐,自拍在近年來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關于自拍的研究被千年前后迅速變化的社會趨勢所引導,因為它們占據(jù)著社交媒體網(wǎng)站的動態(tài)、“光譜”墻,似乎顯得無處不在。自拍所特有的自反性架構(gòu)使其成為研究當代個體自我認同的重要載體。攝影為自拍提供了自我表現(xiàn)和可見性的潛力,使其成為當下個體進行身份重塑的有效工具。然而,在自拍的傳播中,作為交往中介的自我圖像在技術媒介的作用下混淆了真實與虛假的信息,這影響了對自我圖像的接受,導致利用自拍進行身份重塑這一行為的失效。這一失效使自拍成為一種竭力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以尋求認同的社會角色扮演,使原本以身份重塑進行自我認同的行為變成了一種自我陶醉。自拍在個體自我認同中的角色失效引導我們進行深入的探究。立足于現(xiàn)代個體自我認同的視角,聯(lián)系自畫像、攝影自畫像以及自拍之間的淵源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反身性自我投射進行自我認同明顯呈現(xiàn)下列轉(zhuǎn)向:一方面,參與自我認同的主體范圍呈現(xiàn)出明顯的擴大化趨勢;從鏡子到相機的私人化占有,使通過自我的反身性投射進行自我認同的途徑增多;自我認同的方式簡化;另一方面,自我認同越來越傾向于表層的、淺層化、不穩(wěn)定的認同;自我認同越來越容易...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11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問題與視角
0.2 現(xiàn)狀與前瞻
第1章 新媒體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認同呈現(xiàn)
1.1 自拍中的自我建構(gòu)——身份重塑的自主化
1.2 自拍中的虛擬自我——自我認同的虛假化
1.3 自拍中的角色扮演——日常行為的表演化
第2章 新媒體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認同轉(zhuǎn)向
2.1 身份——形象:自我認同的轉(zhuǎn)向之一
2.2 形象——圖像:自我認同的轉(zhuǎn)向之二
2.3 圖像——影像:自我認同的轉(zhuǎn)向之三
第3章 新媒體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認同反思
3.1 自我認同與個性化的技術幻象
3.2 自我認同與自我呈現(xiàn)的困境思索
3.3 自拍文化中自我認同的本土反思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A 關于自拍的調(diào)查問卷
附錄B 自拍的神圣化:一種文化的歷史
附錄C 自拍的自反性:人們拍照的照片
附錄D 把自拍定位在攝影史——甚至更久遠的年代中
致謝
個人簡歷、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戀與自拍——移動社交時代的新話題[J]. 蘇文亮,張文靜.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1)
[2]自拍:一種糾結(jié)的“自我技術”[J]. 彭蘭. 新聞大學. 2018(05)
[3]李贄《九正易因》中的“個人主義”[J]. 嚴玉皎.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8(07)
[4]自拍:美顏盛世下的景觀剝奪——基于社交媒體自我表達的社會性別考察[J]. 范紅霞,孫金波. 新聞愛好者. 2017(12)
[5]自拍,一種互聯(lián)網(wǎng)時期的青少年亞文化——從自我凝視、數(shù)字造顏到臉譜共同體[J]. 劉漢波. 中國青年研究. 2017(11)
[6]視覺傳播時代的圖像意識生產(chǎn)與實踐——米歇爾的"文本——圖像"觀及其反思[J]. 朱寶潔. 傳媒觀察. 2017(09)
[7]社交媒體自我形象的建構(gòu)與傳播——以手機自拍的圖像話語表達為例[J]. 陳娟. 當代傳播. 2016(04)
[8]從畫像到自拍——技術背景下自我形象的建構(gòu)與認同[J]. 祁林. 文藝爭鳴. 2015(12)
[9]社交網(wǎng)絡自拍中的印象管理與自我認知[J]. 魯肖麟. 陜西教育(高教). 2015(02)
[10]直視·剖白·超越——當代中國女性自拍攝影實踐的梳理與思考[J]. 周菁,聶君如. 前沿. 2013(02)
博士論文
[1]中國個性倫理的萌發(fā)與展開[D]. 趙宏志.黑龍江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淺談自拍行為中的“自我”表達[D]. 蒲玉輕.中央美術學院 2017
[2]論自拍攝影中的自我意識[D]. 吳克非.南京師范大學 2017
[3]自拍—視覺化的自我表達[D]. 寇丹玫.云南大學 2016
[4]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拍文化的亞文化視角解讀[D]. 常婷.蘭州大學 2015
[5]論我國網(wǎng)絡自拍隱私權(quán)的私法保護[D]. 唐璞.西南大學 2014
[6]自拍攝影的藝術表現(xiàn)[D]. 黃紅艷.吉林大學 2013
[7]試論自拍攝影與大眾文化中的“網(wǎng)絡自拍”[D]. 陳葉萍.中國美術學院 2012
本文編號:3060902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11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問題與視角
0.2 現(xiàn)狀與前瞻
第1章 新媒體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認同呈現(xiàn)
1.1 自拍中的自我建構(gòu)——身份重塑的自主化
1.2 自拍中的虛擬自我——自我認同的虛假化
1.3 自拍中的角色扮演——日常行為的表演化
第2章 新媒體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認同轉(zhuǎn)向
2.1 身份——形象:自我認同的轉(zhuǎn)向之一
2.2 形象——圖像:自我認同的轉(zhuǎn)向之二
2.3 圖像——影像:自我認同的轉(zhuǎn)向之三
第3章 新媒體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認同反思
3.1 自我認同與個性化的技術幻象
3.2 自我認同與自我呈現(xiàn)的困境思索
3.3 自拍文化中自我認同的本土反思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A 關于自拍的調(diào)查問卷
附錄B 自拍的神圣化:一種文化的歷史
附錄C 自拍的自反性:人們拍照的照片
附錄D 把自拍定位在攝影史——甚至更久遠的年代中
致謝
個人簡歷、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戀與自拍——移動社交時代的新話題[J]. 蘇文亮,張文靜.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1)
[2]自拍:一種糾結(jié)的“自我技術”[J]. 彭蘭. 新聞大學. 2018(05)
[3]李贄《九正易因》中的“個人主義”[J]. 嚴玉皎.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8(07)
[4]自拍:美顏盛世下的景觀剝奪——基于社交媒體自我表達的社會性別考察[J]. 范紅霞,孫金波. 新聞愛好者. 2017(12)
[5]自拍,一種互聯(lián)網(wǎng)時期的青少年亞文化——從自我凝視、數(shù)字造顏到臉譜共同體[J]. 劉漢波. 中國青年研究. 2017(11)
[6]視覺傳播時代的圖像意識生產(chǎn)與實踐——米歇爾的"文本——圖像"觀及其反思[J]. 朱寶潔. 傳媒觀察. 2017(09)
[7]社交媒體自我形象的建構(gòu)與傳播——以手機自拍的圖像話語表達為例[J]. 陳娟. 當代傳播. 2016(04)
[8]從畫像到自拍——技術背景下自我形象的建構(gòu)與認同[J]. 祁林. 文藝爭鳴. 2015(12)
[9]社交網(wǎng)絡自拍中的印象管理與自我認知[J]. 魯肖麟. 陜西教育(高教). 2015(02)
[10]直視·剖白·超越——當代中國女性自拍攝影實踐的梳理與思考[J]. 周菁,聶君如. 前沿. 2013(02)
博士論文
[1]中國個性倫理的萌發(fā)與展開[D]. 趙宏志.黑龍江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淺談自拍行為中的“自我”表達[D]. 蒲玉輕.中央美術學院 2017
[2]論自拍攝影中的自我意識[D]. 吳克非.南京師范大學 2017
[3]自拍—視覺化的自我表達[D]. 寇丹玫.云南大學 2016
[4]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拍文化的亞文化視角解讀[D]. 常婷.蘭州大學 2015
[5]論我國網(wǎng)絡自拍隱私權(quán)的私法保護[D]. 唐璞.西南大學 2014
[6]自拍攝影的藝術表現(xiàn)[D]. 黃紅艷.吉林大學 2013
[7]試論自拍攝影與大眾文化中的“網(wǎng)絡自拍”[D]. 陳葉萍.中國美術學院 2012
本文編號:30609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06090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