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的“不聞”律令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6 04:48
新聞報道“不聞”觀念,是指對某些新聞、新聞事實不予報道的新聞觀念,在本文特指以毛澤東的“有‘新聞’,有‘舊聞’,有‘無聞’”為典型表述的中國共產(chǎn)黨關于新聞報道的一種觀念體系。這種觀念體系已經(jīng)外化為系統(tǒng)的新聞報道“不聞”律令——對某些新聞、新聞事實作出的不予報道的原則性規(guī)定。雖然對中國新聞實踐形成影響的,從根本上來說是新聞報道“不聞”觀念,但在具體實踐中則是新聞報道“不聞”律令。作為新聞傳播的實踐規(guī)則,新聞報道“不聞”律令有兩種形態(tài):一種是他律的形態(tài),即規(guī)定對新聞、新聞事實不予報道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政策紀律;一種是自律的形態(tài),即規(guī)定對新聞、新聞事實不予報道的道德律令(道德規(guī)約)。本文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運用實踐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也批判地吸收前人的其他哲學智慧,包括康德等西方著名哲學家對道德哲學、實踐理性的著名論斷,并運用法理學、社會學作為理論工具,試圖理性地看待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歷史作用和現(xiàn)實影響,探討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合理化和新聞傳播實踐理性的主要實踐原則。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第一部分引言部分。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個新的命題:“媒介即窗口!逼浜x是...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6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論題的提出
1. 一種社會學式的體認:“媒介即窗口”
2. “后窗”的新聞過濾功能:報,抑或不報
3. 新聞報道的“不聞”觀念
4. “后窗”操作手:新聞報道“不聞”律令
(二) 對本論題相關研究文獻的述評
1. 學術(shù)界關于“不聞”研究的主要觀點
2. 對學界“不聞”研究主要觀點的評述
(三) 本論題的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二、新聞報道“不聞”觀念的歷史變遷
(一) 新聞報道“不聞”觀念從濫觴到定型
1. 毛澤東新聞報道“不聞”觀念的歷史變遷
2. 第一代其他主要中央領導的類似論述
3. “不聞”觀念是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共識
(二) 新聞報道“不聞”觀念的校正與創(chuàng)新
1. 胡耀邦對毛澤東觀念的繼承與發(fā)展
2. 第二代其他主要中央領導的類似論述
(三) 新聞報道“不聞”觀念的繼承與再創(chuàng)新
1. 江澤民繼承與發(fā)展毛澤東胡耀邦的觀念
2. 第三代其他中央領導的類似論述
三、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他律形態(tài)
(一)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兩個他律向度
1. 他律向度之一:組織強制
2. 他律向度之二:國家強制
(二) 以限制報道內(nèi)容制約報道行為的他律方式
1. 內(nèi)容登載限制與內(nèi)容禁載
2. 內(nèi)容限制的規(guī)定聚焦三個領域
3. 組織強制形成的內(nèi)容限制
(三)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規(guī)范體系
1.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法律規(guī)則
2.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法律原則
3.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法律概念
四、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自律形態(tài)
(一) 以限制報道內(nèi)容制約報道行為的自律方式
1. 自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規(guī)約內(nèi)容
2. 自律律令規(guī)約基于兩個需要形成內(nèi)容禁載
(二)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兩個自律向度
1. 自律向度之一:以“愿望的道德”自律
2. 自律向度之二:以“義務的道德”自律
(三) 自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規(guī)范體系
1. 自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形式結(jié)構(gòu)
2. 自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道德原則
五、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理性反思
(一) 從理性視域?qū)徱曅侣剤蟮馈安宦劇甭闪?br> 1.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中的新聞傳播實踐理性
2.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蘊涵的工具理性之利弊
(二) 控制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消極影響
1. 化解其對公民知情權(quán)的可能損害
2. 防范其使新聞職業(yè)意識出現(xiàn)異化
六、結(jié)語
七、附錄
附錄1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行政法規(guī)部分
附錄2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部門規(guī)章部分
附錄3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政策紀律部分
附錄4 有關國家安全的新聞報道“不聞”律令
附錄5 有關保密的新聞報道“不聞”律令
八、參考文獻
后記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德性義務理解“人是目的”的道德律令[J]. 陳旭東,汪行福. 山東社會科學. 2008(07)
[2]新聞 舊聞 不聞——例談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新聞出版思想[J]. 康化夷.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6(06)
[3]現(xiàn)代西方工具理性的擴張及其反思[J]. 李紅專,陳路. 天津社會科學. 2005(01)
[4]論馬克思的“自由個性”概念[J]. 汪信硯. 學習與探索. 2004(05)
[5]“用事實說話”的歷史脈絡探微[J]. 黃順銘. 當代傳播. 2004(02)
[6]“有償不聞”解析[J]. 楊艷杰. 新聞三昧. 2004(03)
[7]保障人民的知情權(quán)是建構(gòu)國家信息安全體制的根本原則——從廣東“非典型性肺炎”風波所想到的[J]. 喻國明.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4)
[8]“價值理性”:在哲學應用的視域內(nèi)[J]. 張興國.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1)
[9]論知情權(quán)[J]. 張慶福,呂艷濱.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02(01)
[10]“有償不聞”可乎?[J]. 季若予. 城市黨報研究. 2001(03)
博士論文
[1]論信息公開[D]. 朱春霞.復旦大學 2005
[2]守護社會良知[D]. 商娜紅.復旦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036186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6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論題的提出
1. 一種社會學式的體認:“媒介即窗口”
2. “后窗”的新聞過濾功能:報,抑或不報
3. 新聞報道的“不聞”觀念
4. “后窗”操作手:新聞報道“不聞”律令
(二) 對本論題相關研究文獻的述評
1. 學術(shù)界關于“不聞”研究的主要觀點
2. 對學界“不聞”研究主要觀點的評述
(三) 本論題的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二、新聞報道“不聞”觀念的歷史變遷
(一) 新聞報道“不聞”觀念從濫觴到定型
1. 毛澤東新聞報道“不聞”觀念的歷史變遷
2. 第一代其他主要中央領導的類似論述
3. “不聞”觀念是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共識
(二) 新聞報道“不聞”觀念的校正與創(chuàng)新
1. 胡耀邦對毛澤東觀念的繼承與發(fā)展
2. 第二代其他主要中央領導的類似論述
(三) 新聞報道“不聞”觀念的繼承與再創(chuàng)新
1. 江澤民繼承與發(fā)展毛澤東胡耀邦的觀念
2. 第三代其他中央領導的類似論述
三、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他律形態(tài)
(一)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兩個他律向度
1. 他律向度之一:組織強制
2. 他律向度之二:國家強制
(二) 以限制報道內(nèi)容制約報道行為的他律方式
1. 內(nèi)容登載限制與內(nèi)容禁載
2. 內(nèi)容限制的規(guī)定聚焦三個領域
3. 組織強制形成的內(nèi)容限制
(三)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規(guī)范體系
1.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法律規(guī)則
2.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法律原則
3.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法律概念
四、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自律形態(tài)
(一) 以限制報道內(nèi)容制約報道行為的自律方式
1. 自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規(guī)約內(nèi)容
2. 自律律令規(guī)約基于兩個需要形成內(nèi)容禁載
(二)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兩個自律向度
1. 自律向度之一:以“愿望的道德”自律
2. 自律向度之二:以“義務的道德”自律
(三) 自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規(guī)范體系
1. 自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形式結(jié)構(gòu)
2. 自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道德原則
五、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理性反思
(一) 從理性視域?qū)徱曅侣剤蟮馈安宦劇甭闪?br> 1.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中的新聞傳播實踐理性
2. 新聞報道“不聞”律令蘊涵的工具理性之利弊
(二) 控制新聞報道“不聞”律令的消極影響
1. 化解其對公民知情權(quán)的可能損害
2. 防范其使新聞職業(yè)意識出現(xiàn)異化
六、結(jié)語
七、附錄
附錄1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行政法規(guī)部分
附錄2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部門規(guī)章部分
附錄3 他律形態(tài)新聞報道“不聞”律令——政策紀律部分
附錄4 有關國家安全的新聞報道“不聞”律令
附錄5 有關保密的新聞報道“不聞”律令
八、參考文獻
后記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德性義務理解“人是目的”的道德律令[J]. 陳旭東,汪行福. 山東社會科學. 2008(07)
[2]新聞 舊聞 不聞——例談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新聞出版思想[J]. 康化夷.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6(06)
[3]現(xiàn)代西方工具理性的擴張及其反思[J]. 李紅專,陳路. 天津社會科學. 2005(01)
[4]論馬克思的“自由個性”概念[J]. 汪信硯. 學習與探索. 2004(05)
[5]“用事實說話”的歷史脈絡探微[J]. 黃順銘. 當代傳播. 2004(02)
[6]“有償不聞”解析[J]. 楊艷杰. 新聞三昧. 2004(03)
[7]保障人民的知情權(quán)是建構(gòu)國家信息安全體制的根本原則——從廣東“非典型性肺炎”風波所想到的[J]. 喻國明.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4)
[8]“價值理性”:在哲學應用的視域內(nèi)[J]. 張興國.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1)
[9]論知情權(quán)[J]. 張慶福,呂艷濱.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02(01)
[10]“有償不聞”可乎?[J]. 季若予. 城市黨報研究. 2001(03)
博士論文
[1]論信息公開[D]. 朱春霞.復旦大學 2005
[2]守護社會良知[D]. 商娜紅.復旦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0361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03618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