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言論自由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03:20
【摘要】: 胡適的言論自由思想自成體系,對學術與實踐都富有啟示意義。由于意識形態(tài)的遮蔽以及系統研究的缺失,這一值得關注的歷史資源至今仍被誤讀乃至忽視。因此,本文圍繞該論題,在海量閱讀的基礎上,鉤沉細節(jié)、梳理脈絡、提煉要點,力求客觀、整體、透徹地分析和呈現胡適的言論自由思想,以期構建趨向完整的歷史記憶、填補國內相關研究空白。 本文由緒論和正文組成。緒論主要闡述研究動機、回顧相關研究、介紹研究方法。正文共有五章,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章逐一回顧胡適主持或參與的重要報刊——《競業(yè)旬報》、《新青年》、《努力周報》、《新月》、《獨立評論》、《自由中國》。在其言論實踐之中,總體而言,胡適是一位追求“監(jiān)督政黨”的議政書生。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重心,回答胡適言論自由思想“是什么樣”的問題。兩章分別以“為什么要言論自由”和“怎樣才能言論自由”為主題,剖析胡適在言論自由方面的基本理念。前者關注言論自由的具體價值,主要從個性發(fā)展、人權保障、民主憲政三個層面進行分析。后者聚焦言論自由的實現途徑,則提煉出要“自己爭取”、必須“負責任”、應“相互容忍”三個重要觀點。由此兩章可知:胡適對言論自由的論述全面到位、富有卓見;此外,他還在其言論歷程中一以貫之地踐行所信仰的理念。這種力求“知行合一”的形象,亦已成為可貴的思想資源。 第四章回答胡適言論自由思想“何以如此”的問題,即探究其形成理路。本章主要從家庭因素、教育功效、友朋影響三個方面條分縷析,同時亦論及地域文化的潛移默化功能。解讀胡適的言論實踐及基本理念,不應只關注上述某單一要素,而應予以綜合考慮。 第五章采取政治文化的分析視角,運用比較方法,以確定胡適言論自由思想的歷史坐標。橫向而言,他是同時代人中的樞紐人物?v向而言,雖然其首倡之功不及梁啟超,在個別問題上亦無儲安平、殷海光的洞見;但就思想的系統、理性而言,他則高出不止一籌。因此,胡適是中國言論自由史上的一座高峰。 本文大量征引“第一手史料”,同時廣泛參考“第二手文獻”;強調“論從史出”,即:每敘述一事、每提一觀點,都必須于史有據、信而有征。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219.29
本文編號:2594390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219.29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孔令輝;實用主義哲學影響下的胡適文學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何超;20世紀上半葉胡適的自由主義思想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袁崢;公民政治參與的倫理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高洋;從《獨立評論》看胡適的自由主義新聞觀[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943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59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