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莫迪亞諾“德占三部曲”中的小說創(chuàng)作原型
本文關鍵詞:論莫迪亞諾“德占三部曲”中的小說創(chuàng)作原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帕特里克·莫迪亞諾作為當代法國文壇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201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從1968年就出版了處女作《星形廣場》,與隨之出版的《夜巡》(1969)和《魔圈》(1972)共同反映了生活在二戰(zhàn)時期德軍占領的巴黎中的普通人生活,因而被合稱為“德占三部曲”,成為莫迪亞諾的代表作,同時也為其后續(xù)所有作品都奠定了壓抑、沉悶的背景基調(diào)。直到八十年代中國學界才對莫迪亞諾開始研究,2014年獲得諾獎之后,國內(nèi)掀起了對于莫迪亞諾研究的小高潮?v觀莫迪亞諾的研究現(xiàn)狀,仍然局限在一個較小范圍之內(nèi),且主要集中在作品的“尋找”主題、“海灘人”形象、二戰(zhàn)背景等方面對文本進行解讀。鑒于此,文章根據(jù)弗萊的神話——批評理論,首次嘗試用神話——原型批評來解讀莫迪亞諾的“德占三部曲”,力圖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通過對“三部曲”空間原型、人物原型、敘事原型三個方面的原型解讀,把握莫迪亞諾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揭示其后現(xiàn)代主義創(chuàng)作的特征。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有: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了莫迪亞諾的分階段創(chuàng)作以及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第二章從文學原型論、文學循環(huán)論和文學整體論三個方面簡要介紹弗萊的神話——原型批評理論;第三章分析莫迪亞諾小說中的空間原型——“巴黎原型”,探討“巴黎原型”的內(nèi)涵及其在后續(xù)作品中的置換;第三章對莫迪亞諾最具有代表的“海灘人”形象作原型探究,提出“海灘人”形象是“替罪羊”、“阿都尼斯”和“尋根者”三個原型的復合原型;第四章從敘事結構入手,分析莫迪亞諾的敘事風格與其在《批評的解剖》中劃分的“諷刺的第六個相位”的吻合情況,并勾勒出莫迪亞諾敘事的空間之軸與時間之軸共同搭建出的“十字”原型。透視“德占三部曲”中的空間原型、人物原型和敘事原型,本文認為莫迪亞諾的小說創(chuàng)作保持其風格一貫性的主要原因在于這三個原型在不同作品中的置換,結合不同時期作家不同的生命思考,蘊含著不同的意蘊。同時,通過對“巴黎原型”、“海灘人”原型以及敘事原型內(nèi)涵的考察,呈現(xiàn)出作者在現(xiàn)實主義的寫作之中對現(xiàn)代文明“無根”、“漂泊”的后現(xiàn)代主義思考。
【關鍵詞】:“德占三部曲” 原型 尋根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565.07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緒論9-16
- (一)新寓言派與莫迪亞諾9-11
- 1.新寓言派——歷史的延續(xù)9-10
- 2.莫迪亞諾——創(chuàng)作三階段10-11
- (二)弗萊的原型批評理論11-13
- (三)研究綜述13-15
- 1.國外研究13
- 2.國內(nèi)研究13-15
- (四)研究內(nèi)容15-16
- 一 “德占三部曲”中的“巴黎原型”及其置換16-24
- (一)塞納河的右岸和左岸:浮華的巴黎孤島與持久的地下抵抗16-18
- (二)星形廣場:法國猶太人的起點和終點18-19
- (三)環(huán)城大道:圓形巴黎的里與外19-21
- (四)“巴黎原型”的置換21-24
- 二 “海灘人”形象在“德占三部曲”中的原型探究24-34
- (一)“海灘人”原型形象的內(nèi)涵24-25
- (二)“海灘人”形象——原型的復合25-32
- 1.“替罪羊”原型:戰(zhàn)爭的持續(xù)影響25-28
- 2.“阿都尼斯”原型:身份的更迭28-30
- 3.“尋根者”原型:尋求父親的兒子30-32
- (三)“海灘人”原型的置換32-34
- 三 莫迪亞諾“德占三部曲”的敘事原型34-40
- (一)第六相位的諷刺:無法緩解的奴役束縛34-36
- (二)空間之軸與時間之軸搭建的“十字”模型36-40
- 結語40-42
- 參考文獻42-46
- 附錄:作者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及科研情況46-47
- 致謝4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桑迪亞哥;;新版憤怒的小鳥[J];喜劇世界(下半月);2012年02期
2 ;《被解放的迪亞戈》[J];八小時以外;2012年11期
3 ;長不大[J];電影文學;2000年02期
4 ;畫頁[J];電影文學;2002年07期
5 ;國際藝訊[J];美術觀察;2008年08期
6 小派;;娜迪亞的村莊——很多路的盡頭都有一個村莊[J];文學少年(小學);2006年10期
7 Shally;迪亞當?shù)摹皷|方緣”[J];航空港;2004年05期
8 王藝涵;;調(diào)侃與致敬——從反諷語境下的《被解放的迪亞戈》說起[J];作家;2014年09期
9 呂同舉;;卡迪亞沒有走[J];東北之窗;2012年06期
10 馮歡;李櫻;;無國界醫(yī)生 迪亞拉 苦難面前,人無法掉過臉去[J];三月風;201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冬;;莫迪亞諾小說中的“身份遺失”[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格瑞迪亞·格瑞西亞·阿拉扎,80歲 決定成功[A];首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文杰;迪亞茲贏得復出戰(zhàn)勝利[N];中國體育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陳光;迪亞天天馬德里獨立上市[N];中國證券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顏菊陽;障礙重重“遭棄”迪亞天天如何走好中國路[N];中國商報;2011年
4 北京商報記者 李鐸 周雪f3;迪亞天天遺留門店現(xiàn)接盤亂象[N];北京商報;2014年
5 曹丹紅;莫迪亞諾:寫作好像是一種驅(qū)魔行為[N];深圳特區(qū)報;2014年
6 姜海佳;莫迪亞諾的巴黎情結[N];文藝報;2014年
7 詩人 作家 文化批評家 徐江;莫迪亞諾:我寫作,,因為這是我唯一會做的事[N];中國教育報;2014年
8 許民彤;莫迪亞諾的文學母題與人類精神表達[N];團結報;2014年
9 陳華文;莫迪亞諾編織出的一條“地平線”[N];光明日報;2014年
10 秋月白;屬于另一代人的莫迪亞諾[N];深圳商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易儷儷;論莫迪亞諾“德占三部曲”中的小說創(chuàng)作原型[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2 張青山;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小說《暗店街》中的“海灘人”存在狀況研究[D];云南大學;2015年
3 張怡;莫迪亞諾最新小說中的真實元素探究[D];中山大學;2010年
4 杜梁;埃迪亞公司采購成本控制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5 張麗麗;論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小說中的“海灘人”形象[D];暨南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論莫迪亞諾“德占三部曲”中的小說創(chuàng)作原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52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38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