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和“盧至長者”——佛經(jīng)中的吝嗇鬼典型及其故事的跨文化流變
發(fā)布時間:2021-02-12 01:19
本文以佛經(jīng)中的"伊利沙"與"盧至長者"一組故事為例,探析該吝嗇鬼形象的書寫方式及其故事的文本和圖像的跨文化流變,為世界文學中的吝嗇鬼典型形象的比較,提供另一種文化語境中的例證。
【文章來源】:國外文學.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巴利文《本生經(jīng)》中的《伊黎薩本生》
二、漢譯佛經(jīng)中的《盧至長者因緣經(jīng)》與吝嗇鬼形象
1.《舊雜譬喻經(jīng)》中的伊利沙
2.《盧至長者因緣經(jīng)》
3.漢譯佛經(jīng)中的其他吝嗇鬼形象
三、印度民間故事集中的同類故事
四、盧至長者故事在中國的流傳
1.佛教類書中的摘錄
2.《盧至長者因緣經(jīng)》的石刻本
3.明雜劇《一文錢》
五、印度伊利沙/盧至故事在朝鮮半島和日本的流變
六、緬甸的伊利沙本生故事泥塑
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緣”:從印度到中國——一類文體的變遷[J]. 范晶晶. 中國比較文學. 2017(02)
[2]明雜劇《一文錢》的故事原型與演變[J]. 李寒晴.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4(07)
[3]唐后期盧龍鎮(zhèn)的佛教與社會[J]. 尤李. 中國邊疆民族研究. 2014(00)
[4]《聊齋志異》吝嗇鬼故事及其佛經(jīng)文學淵源[J]. 王立,胡瑜.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0(01)
[5]《笑林》與佛經(jīng)故事[J]. 孟稚.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8(06)
[6]“情人身上特征”母題與個人隱私權(quán)——《聊齋志異·霍生》的佛經(jīng)故事溯源[J]. 王立,孫忠權(quán).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1)
[7]論中外文學中的吝嗇鬼形象[J]. 成良臣.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2)
[8]明雜劇《一文錢》本事考述[J]. 陸林.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8(01)
[9]帝釋天和因陀羅[J]. 郭良鋆. 南亞研究. 1991(01)
本文編號:3030019
【文章來源】:國外文學.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巴利文《本生經(jīng)》中的《伊黎薩本生》
二、漢譯佛經(jīng)中的《盧至長者因緣經(jīng)》與吝嗇鬼形象
1.《舊雜譬喻經(jīng)》中的伊利沙
2.《盧至長者因緣經(jīng)》
3.漢譯佛經(jīng)中的其他吝嗇鬼形象
三、印度民間故事集中的同類故事
四、盧至長者故事在中國的流傳
1.佛教類書中的摘錄
2.《盧至長者因緣經(jīng)》的石刻本
3.明雜劇《一文錢》
五、印度伊利沙/盧至故事在朝鮮半島和日本的流變
六、緬甸的伊利沙本生故事泥塑
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緣”:從印度到中國——一類文體的變遷[J]. 范晶晶. 中國比較文學. 2017(02)
[2]明雜劇《一文錢》的故事原型與演變[J]. 李寒晴.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4(07)
[3]唐后期盧龍鎮(zhèn)的佛教與社會[J]. 尤李. 中國邊疆民族研究. 2014(00)
[4]《聊齋志異》吝嗇鬼故事及其佛經(jīng)文學淵源[J]. 王立,胡瑜.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0(01)
[5]《笑林》與佛經(jīng)故事[J]. 孟稚.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8(06)
[6]“情人身上特征”母題與個人隱私權(quán)——《聊齋志異·霍生》的佛經(jīng)故事溯源[J]. 王立,孫忠權(quán).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1)
[7]論中外文學中的吝嗇鬼形象[J]. 成良臣.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2)
[8]明雜劇《一文錢》本事考述[J]. 陸林.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8(01)
[9]帝釋天和因陀羅[J]. 郭良鋆. 南亞研究. 1991(01)
本文編號:30300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303001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