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原之戰(zhàn)》與《三國演義》英雄觀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25 20:17
本文以司馬遼太郎的歷史小說《關原之戰(zhàn)》與《三國演義》為中心,并以司馬遼太郎另外兩部題材歷史小說《坂本龍馬》和《項羽與劉邦》作為參考來考察《關原之戰(zhàn)》與《三國演義》兩部作品的“英雄觀”,深入探究潛藏在其“英雄觀”中的本質,以用來分析司馬遼太郎作品與《三國演義》英雄觀之異同。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英雄觀產(chǎn)生異同的原因,并引出“英雄觀”的主要內涵。第二部分主要從儒家思想出發(fā),分別討論司馬遼太郎作品《關原之戰(zhàn)》和《三國演義》中體現(xiàn)的不同英雄,他們背負著不同的命運,從多種角度體現(xiàn)著的武者的不同精神但卻又驚人相似的結局。第三部分主要通過分析不同作品塑造的英雄群像,概括兩方作品所塑造的英雄的主要特點以及明顯區(qū)別。這些英雄不僅“造反有理”而且“師出有名”,他們是被崇拜的強者,是有人情味的武士,但還是逃不出“盛極必衰”的命運安排。
【學位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106.4-0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原由及創(chuàng)新之處
0.2 司馬遼太郎及其主要作品
0.3 《三國演義》及其研究概述
1 英雄與英雄觀
1.1 所謂英雄
1.2 英雄觀概覽
1.3 英雄觀產(chǎn)生異同的原因
2 儒家思想影響下異常相似的英雄觀
2.1 英雄之正統(tǒng)觀
2.2 英雄之忠義觀
2.3 英雄之仁義觀
2.4 英雄之智勇觀
3 思想文化背景不同而略顯差異的英雄群像
3.1 英雄是否真“無情”
3.2 實用主義至上與情緒價值供給式人物的對立
3.3 “另類英雄”——叛變與愚忠雙重對立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2827018
【學位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106.4-0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原由及創(chuàng)新之處
0.2 司馬遼太郎及其主要作品
0.3 《三國演義》及其研究概述
1 英雄與英雄觀
1.1 所謂英雄
1.2 英雄觀概覽
1.3 英雄觀產(chǎn)生異同的原因
2 儒家思想影響下異常相似的英雄觀
2.1 英雄之正統(tǒng)觀
2.2 英雄之忠義觀
2.3 英雄之仁義觀
2.4 英雄之智勇觀
3 思想文化背景不同而略顯差異的英雄群像
3.1 英雄是否真“無情”
3.2 實用主義至上與情緒價值供給式人物的對立
3.3 “另類英雄”——叛變與愚忠雙重對立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偉;;比較視域下中西方英雄觀的差異[J];學術探索;2012年04期
2 賈勇星;;論《三國演義》之“義”——“義”與性格的關系[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劉根勤;;向死而生:《三國演義》中英雄的生命意識[J];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02期
4 陳才訓;;論史傳對古典小說的浸潤——以《左傳》為例[J];天府新論;2008年01期
5 紀德君;;民間說書與中國古代通俗小說的傳播[J];學術研究;2007年07期
6 李時人;;《水滸傳》的“社會風俗史”意義及其“精神意象”[J];求是學刊;2007年01期
7 楊清芝;論日本的等級制度及其影響[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沈伯俊;張飛形象:用市民意識改造的英雄[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9 李時人;《三國演義》:史詩性質和社會精神現(xiàn)象[J];求是學刊;2002年04期
10 陳大維;儒家倫理道德重建與《三國演義》[J];廣州大學學報(綜合版);2001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博;多元文化沖突與《三國演義》傳統(tǒng)觀[D];南開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27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82701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