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消除的“肉體的記憶”—后殖民語境下阿爾及利亞人身份認同危機探究
【學位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415.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琦;徐葉;;高職院校學生自我認同危機研究[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年04期
2 李蓉蓉;段萌琦;;城鎮(zhèn)化進程中中國新市民的身份迷失——身份認同危機的類型學研究[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19年03期
3 周德剛;王桴棟;;人類自我認同危機的形成及其消解[J];經(jīng)濟師;2019年06期
4 鄒夢瑩;;當前國民黨青年認同危機淺析[J];統(tǒng)一論壇;2017年06期
5 王夢;毛文彥;;認同危機與網(wǎng)絡“憤青”的產(chǎn)生[J];傳播力研究;2018年12期
6 徐琳琳;張媛;;后現(xiàn)象學技術哲學視野下的青少年虛擬自我認同危機探析[J];黑河學刊;2018年05期
7 黃美蓉;;改制或升格學校教師自我認同危機的產(chǎn)生及消解[J];教書育人;2009年30期
8 徐葉;朱鳳榮;;高職院校學生自我認同危機及其應對策略[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年03期
9 程偉;;自我認同危機下的道德教育:困境與超越[J];當代教育科學;2016年21期
10 魯哲;;高校教師“第二職業(yè)”背后的身份認同危機研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南楠;;淺析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危機及對策[A];“決策論壇——決策理論與方法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6年
2 唐平秋;;微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危機及其治理[A];2015 年大學素質(zhì)教育高層論壇論文集——素質(zhì)教育與大學教育改革[C];2015年
3 王成兵;;消費文化語境中的認同危機問題[A];以人為本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2008年
4 余治平;;民族認同與核心價值的現(xiàn)代重構——新中國60年與中華未來新路向[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5 林毅紅;;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博物館如何破繭重生[A];中國民族文博(第三輯)[C];2010年
6 魯曼俐;;高校外語教師的自我認同危機[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7 李為君;;和諧社會視閾下的青年文化認同危機[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8 王玉俠;;替代性道德根源的重建——泰勒的自我認同觀[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9 李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體自我認同的引導[A];新常態(tài)與大戰(zhàn)略——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三屆學術年會文集(2015年度)[C];201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社科院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 田豐;“藍鯨”游戲背后是青春期認同危機[N];佛山日報;2017年
2 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 尹金萍;現(xiàn)代認同危機及其應對[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龔丹韻;并非“工人階級”的認同危機[N];解放日報;2007年
4 張健;“認同危機”制約歐盟發(fā)展[N];人民日報;2006年
5 環(huán)境保護部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jiān)督站 王茂杰;打消民眾疑慮 破解認同危機[N];中國環(huán)境報;2014年
6 吳影;網(wǎng)紅經(jīng)濟背后的身份認同危機[N];中國工業(yè)報;2016年
7 喬納森·瓊斯 編譯 本報記者 李亦奕;蘇格蘭獨立會引發(fā)英國藝術界身份認同危機?[N];中國文化報;2014年
8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周光輝 劉向東;全球化時代發(fā)展中國家的國家認同危機與治理[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9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 許立群 本報駐法國記者 王遠 本報駐意大利記者 韓秉宸;脫歐情緒蔓延,歐盟遭遇認同危機[N];人民日報;2016年
10 李朝暉;農(nóng)民工第二代的認同危機[N];農(nóng)民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成兵;當代認同危機的人學探索[D];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戴均;當代中國轉(zhuǎn)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郢嫻;從空間到場所[D];天津大學;2012年
4 王超品;當代中國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整合的制度機制研究[D];云南大學;2015年
5 邢彥輝;電視儀式傳播與國家認同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6 李立平;林語堂的認同危機與文化選擇[D];南京大學;2012年
7 沈曉晨;反新疆分裂斗爭中的國家認同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8 李文君;基于國家文化安全的中國文化認同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震紅;唐·德里羅小說中的危機主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10 劉亞妮;反新疆分裂斗爭中的文化認同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芳;自我認同危機影響下的初中生同伴交往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年
2 張文嘉;難以消除的“肉體的記憶”—后殖民語境下阿爾及利亞人身份認同危機探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8年
3 吳恭超;問題學視角下的法國穆斯林移民身份認同危機研究[D];廈門大學;2018年
4 劉皓文;佛教心理治療視域下的自我認同研究[D];貴州大學;2018年
5 胡秀錦;英美勢力影響下的香港認同危機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6 趙琳捷;女子職業(yè)學校男生自我認同危機及其教育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年
7 任敬周;制度創(chuàng)業(yè)、互動儀式與認同危機:基于扎根理論的編外雷鋒團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8年
8 牛夢蕓;微時代下虛擬自我認同危機探析[D];沈陽師范大學;2017年
9 郇娜;大學生網(wǎng)絡社會化中的自我認同危機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10 王艷茹;現(xiàn)代性社會背景下的認同危機與重建[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23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82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