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批評視域下《泥女人》中的身份探尋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01:54
【摘要】:作為美國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喬伊斯·卡羅爾·歐茨以及她的作品一直頗受評論界的關(guān)注。她于2012年發(fā)表的長篇小說《泥女人》重點聚焦高級女知識分子M.R.的身份焦慮,在這部小說里,歐茨以她嫻熟的手筆,再度吸引了評論界的目光。受空間轉(zhuǎn)向思潮的影響,喬伊斯·卡羅爾·歐茨的作品中也體現(xiàn)了她對空間的關(guān)注。本文試圖應用空間批評理論重點分析作品中的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心理空間,探討《泥女人》中主人公從身份迷失到重拾自我的身份探尋之路。幼年時差點被精神失常的生母溺亡在泥潭的陰影深深籠罩著M.R.。這個經(jīng)歷成為她身份危機的誘因,同時也使主人公的生活變得顛沛流離,幾經(jīng)失所。物理空間的轉(zhuǎn)換使她極度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她一直扮演第二個寄養(yǎng)家庭里養(yǎng)父母去世的女兒身份替代的角色,這導致了M.R.個體身份的迷失。成年后,事業(yè)有成的M.R.卻一直飽受壓抑和痛苦。在社會空間中,她是性別歧視的受害者。她出色的勝任普林斯頓大學第一位女校長,盡管如此,她卻因女性身份不斷被質(zhì)疑自己的能力,與此同時,在戀愛關(guān)系中,因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她不得不在戀愛中遭受不平等待遇,處于次要位置。在經(jīng)歷物理空間中的身份迷失與社會空間中的身份壓抑之后,在心理空間層面,M.R.經(jīng)歷了一場身份重建。不堪重壓、身心俱疲的M.R.選擇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重新審視自我。歐茨認為,女性必須勇于超越傳統(tǒng)的性別歧視觀念。歐茨呼吁人們通過自我發(fā)現(xiàn)而得到內(nèi)心的釋然,她認為,這是改善當今社會所有人的生活質(zhì)量的有效方式。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712.074
本文編號:2679363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楊麗;;《紅浮萍》中的女性訴求與空間哲學[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17年02期
2 曾桂娥;;論《變異人》中的“9·11”反敘事[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16年02期
3 單雪梅;;從《泥女人》看歐茨對無意識的探索[J];外國文學;2013年06期
4 單雪梅;;從對《死者》的重寫看歐茨的創(chuàng)作觀[J];當代外國文學;2009年02期
5 單雪梅;虞建華;;從喬伊斯·卡洛爾·歐茨小說看其女性主義意識的演進[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1年00期
6 燕萍;J.歐茨的《冬至》對女性心理的新探索[J];外國文學評論;1987年04期
7 桑福德·平斯格;章祖德;;喬伊斯·卡洛爾·歐茨訪問記[J];當代外國文學;1985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小冬;從暴力到寬容:歐茨的超越觀[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王弋璇;暴力與沖突[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何琦;喬伊斯·卡洛爾·歐茨的《泥女人》的女性成長主題研究[D];新疆大學;2014年
2 張笑箏;論歐茨短篇小說中的“心理現(xiàn)實主義”[D];吉林大學;2013年
3 程亞麗;歐茨小說中城市女性的困境與自救[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6793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67936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