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間中的犧牲者:《柏林,亞歷山大廣
[Abstract]:In de Brin's novel Berlin, Alexander's Square, Berlin's "Urban Space" is the "ring" of the protagonist Bibkopf's fate. On the one hand, the montage structure of the novel endows it with a fresh subjectivity, and forms a violent metaphor of aggression in Modern Urban Space, which is like the subject of the aggressor. On the other hand, disorder and disorderly modern cities are also waiting for Bibkopf to know and feel. As the objec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t is at the two ends of the hero's sacrifice of fate: at one end is the temptation which he does not understand and the danger of being ready to devour him at any time. At the other end is the "cool" and "rational" vision of the "urban space" in the real sense of objectifica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外國文學(xué)研究所;
【分類號】:I516.074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寧;;德布林《王倫三跳》中的中國因素[J];長江大學(xué)學(xué)報(bào)(社科版);2013年07期
2 羅煒;評《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德布林哲學(xué)思想的演繹[J];外國文學(xué)評論;1993年04期
3 伊麗娜;;比較文學(xué)視域下德國作家德布林的《王倫三跳》[J];芒種;2014年05期
4 王炳鈞;;意志與軀體的抗衡游戲——論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的《舞者與軀體》[J];外國文學(xué);2006年02期
5 羅煒;試析《柏林·亞歷山大廣場》開放性的結(jié)局[J];中南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bào)(人文社會(huì)科學(xué)版);2002年02期
6 劉衛(wèi)平;;論《柏林·亞歷山大廣場》的敘事策略[J];江蘇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bào)(社會(huì)科學(xué));2012年05期
7 Michael Ostheimer;李雙志;;創(chuàng)傷、城市與回憶——以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和W·G·澤巴爾德的《奧斯特爾里茨》為例[J];德語人文研究;2013年02期
8 ;西方到東方鴿子飛10年[J];奇聞怪事;2008年07期
9 陳曦;;謀殺蒲公英——阿爾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oeblin)短篇小說Die Ermordung einer Butterblume(《謀殺蒲公英》)之編譯[J];文學(xué)界(理論版);2010年10期
10 呂律;虛無的“知識(shí)”外套[J];德語學(xué)習(xí);1996年06期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1條
1 羅煒;《柏林,亞歷山大廣場》現(xiàn)代城市的史詩[N];文匯報(bào);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王羽桐;阿·德布林小說《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中的大城市母題[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9年
2 朱金金;《王倫三跳》中的中國思想[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0年
3 和俊;莊子在德國[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21852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18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