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美國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時間主題——以李立陽和宋凱西作品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2-23 17:54
本文關鍵詞: 華裔美國詩歌 時間 記憶 文化傳承 身份轉換 出處:《江西社會科學》2016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華裔美國詩歌反映了中美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亞裔美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李立陽與宋凱西是當代華裔美國詩人中的佼佼者,他們的作品在美國非常暢銷,獲得了眾多的獎項,多部作品入選美國著名詩選與文集。李宋二位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有諸多異曲同工的地方,在創(chuàng)作主題的選擇上也有相似之處,其詩歌創(chuàng)作主題通過時間的消解,來反映華裔族群的集體記憶和文化傳承的變化,這種基于身份轉換的落差使得他們的作品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并得到美國主流文壇的青睞。
[Abstract]:Chinese American poetry reflects the collision and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sian-American literature. Li Liyang and Song Casey are the best among contemporary Chinese-American poets, and their works are very 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won numerous awards, many works have been selected in the famous American poetry anthology and the collection. The two poets of Li and Song have many similarities in poetry creation, and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the choice of creation theme. The theme of his poetry creation reflects the changes of the 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ethnic group through the dissolution of time.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based on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makes their works have a strong artistic appeal. And won the favor of American mainstream literature.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當代華裔美國詩歌創(chuàng)作主題研究”(15YJC752041)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跨界與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當代華裔美國詩歌創(chuàng)作主題研究”(13WLH58)
【分類號】:I712.0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憲珍;我演宋凱[J];當代電視;1993年03期
2 李明宇;安玉民;;希望橋[J];今古傳奇(故事版上半月版);2012年01期
3 李穎;;概念整合理論對意象詩歌隱喻象似性的闡釋——對宋凱西《迷失的姐姐》的認知解讀[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4 李駿虎;;此岸(中篇小說)[J];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2年12期
5 菊韻香;;十字線[J];上海故事;2011年11期
6 泓墨兒;;黑暗撫摸,是誰導演了這場孤單的劇[J];家庭生活指南;2012年03期
7 高曉勻;靜謐:宋凱西詩歌的特色[J];名作欣賞;1997年05期
8 李駿虎;;牛郎[J];黃河文學;2010年06期
9 黃勝;張炳坤;;人之初[J];今古傳奇(故事版上半月版);2014年07期
10 津子圍 ,山日;匿名上告(中篇小說故事梗概)[J];安徽決策咨詢;2003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魏東寧 本報記者 肖萌;宋凱:為后勤崗位添光彩[N];錦州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靳昊;宋凱:讓旅行的規(guī)則在實踐中落地[N];光明日報;2014年
,本文編號:15270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52706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