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1582-1724)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研究
本文關鍵詞:明末清初(1582-1724)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明末清初,一大批耶穌會士為傳播天主教義來到中國并確定了“學術傳教”的路線。在“學術傳教”路線的指導下,傳教士在其中文譯著中介紹了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因此,在明末清初來華傳教士的中文文獻中就出現(xiàn)了大量將西方學科與中國傳統(tǒng)學科結合起來使用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本文試圖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明末清初來華傳教士的中文文獻,對其中所譯述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進行研究,具體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這部分說明了本文的選題依據(jù),介紹了目前學術界有關學科分類名稱研究的現(xiàn)狀,分析了本研究在加深明清外來詞研究、豐富漢語詞匯史研究等方面的意義,講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對與本文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進行了界定:一是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指在1582-1724年間以傳教士為主體或與中國士大夫合作傳播西學的漢文文獻;一是西方學科分類名稱,指用來描寫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地區(qū)耶穌會教育體系中的各門知識及其分類的詞語。第三部分主要是對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的概貌進行共時性的描寫。在進行描寫時,本文先對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按照其對應的現(xiàn)代學科分類名稱進行分類,共分為14類。然后在每一類的下面以表格的方式列舉其不同形式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在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分布情況。這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基礎,不僅描繪了漢譯西方學科分類名稱在明末清初的基本面貌,而且為后幾章的分析提供了語料。第四部分從翻譯方式和結構類型兩個方面對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進行了分析。就翻譯方式而言,主要有音譯、意譯、音譯加意譯、沿用漢語固有詞語四種形式;就結構類型而言,音節(jié)結構呈現(xiàn)出以多音節(jié)為主的特點,構成結構主要有偏正式和動賓式。第五部分是對第三部分中所描寫的漢譯西方學科分類名稱在清中后期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使用情況進行了梳理,了解其發(fā)展演變的過程。清中后期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部分是沿用了明末清初傳教士創(chuàng)譯的名稱,但更多的是另造新名。第六部分探討了明末清初來華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對近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影響。明末清初來華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引進新概念填補了漢語詞匯系統(tǒng),擴大了漢語固有詞語的語義范圍,增加了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偏正式復音節(jié)詞的數(shù)量。
【關鍵詞】:明末清初 傳教士中文文獻 西方學科分類名稱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34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緒論9-14
- 1.1 選題依據(jù)9
- 1.2 研究現(xiàn)狀9-10
- 1.3 選題意義10-11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內容11-12
- 1.5 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的范圍和西方學科分類名稱的界定14-19
- 2.1 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的范圍14-15
- 2.2 西方學科分類名稱的界定15-19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概貌19-42
- 3.1 文學(文學)20-21
- 3.2 理學(哲學)21-36
- 3.3 天學(神學)36-37
- 3.4 醫(yī)學(醫(yī)學)37-38
- 3.5 法學(法學)38-39
- 3.6 呂律(音樂學)39
- 3.7 重學(力學)39-40
- 3.8 視學(光學)40-42
- 第四章 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的翻譯方式和結構類型42-48
- 4.1 翻譯方式42-44
- 4.2 結構類型44-48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在清中后期的發(fā)展演變48-63
- 5.1 明末清初“文學”類名稱的演變48-49
- 5.2 明末清初“理學”類名稱的演變49-57
- 5.3 明末清初“天學”類名稱的演變57-58
- 5.4 明末清初“醫(yī)學”類名稱的演變58
- 5.5 明末清初“法學”類名稱的演變58-60
- 5.6 明末清初“呂律”類名稱的演變60
- 5.7 明末清初“重學”類名稱的演變60-61
- 5.8 明末清初“視學”類名稱的演變61-63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對近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影響63-67
- 6.1 引進新概念填補漢語詞匯系統(tǒng)63-64
- 6.2 擴大漢語固有詞語的語義范圍64-65
- 6.3 增加漢語詞匯系統(tǒng)中偏正式復音節(jié)詞的數(shù)量65-67
- 結語67-69
- 附錄 明末清初傳教士中文文獻列表69-73
- 參考文獻73-78
- 致謝7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羅列;穆雷;;翻譯學的學科身份:現(xiàn)狀與建設[J];上海翻譯;2010年04期
2 鄧子美;跨學科研究的成功范例——評王榮國博士新著《海洋神靈》[J];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02期
3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關龍;;與《國標》商榷——評作為國家標準的《學科分類與代碼》[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覺 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文學院;學科分類體系給國學留有多少空間[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教育組供稿;日將改革學生學科分類制度[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劉勝江;三軍醫(yī)大實施學科分類發(fā)展戰(zhàn)略成果豐碩[N];科技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天芳;明末清初(1582-1724)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2 趙靈芝;西方學科分類在中國的引入[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明末清初(1582-1724)傳教士中文文獻中的西方學科分類名稱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97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44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