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方言動詞的體貌系統(tǒng)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1 19:00
本文以南昌方言的體貌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基于田野調查和語料事實,結合先賢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對南昌方言的體貌系統(tǒng)以及部分體貌標記作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從而整理出了南昌方言的體貌系統(tǒng)。全文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第1章為緒論,對南昌的地理情況、南昌方言的概況、前人對體貌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并且對本文的研究意義、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作了相關介紹。第2章介紹南昌方言的“體”系統(tǒng),本文根據李如龍(1996)先生的觀點,嚴格區(qū)分“體”和“貌”,將南昌方言的“體”分為七種,分別為“完成體、持續(xù)體、繼續(xù)體、已然體、起始體、經歷體、進行體”,完成體標記為“了 1”、“□[pa(?)5]”,持續(xù)體表達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體標記“得”、“了 2”,二是由副詞“緊”構成的“緊V”“緊V緊V”“緊V都V不C”的結構,三是由動詞重疊形成的“V啊V,V……”“V得V得,V……”結構,繼續(xù)體標記為“下去”,已然體標記為“了 3”,起始體標記為“起來”,經歷體標記為“過1”,進行體標記為“在”,本章主要是對每一種體的語法意義和句法分布情況進行詳細的描寫。第3章介紹南昌方言的“貌”系統(tǒng),將南昌方言分為“先行貌、重行貌、嘗試貌”三種,這...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南昌方言概況
1.1.1 南昌的人文地理和歷史沿革
1.1.2 南昌方言的研究概況
1.1.3 南昌方言音系
1.2 體貌研究概述
1.2.1 國外體貌研究
1.2.2 普通話體貌研究
1.2.3 方言體貌研究
1.3 選題意義、研究方法及相關說明
1.3.1 選題意義
1.3.2 研究方法
1.3.3 相關說明
第2章 南昌方言動詞的體
2.1 完成體
2.1.1 完成體標記“了_1[·l(?)]”
2.1.2 完成體標記“□[pa(?)~5]”
2.1.3 “了_1”和“[pa(?)~5]”的比較
2.1.4 小結
2.2 持續(xù)體
2.2.1 持續(xù)體標記“得[-te]”
2.2.2 持續(xù)體標記“了_2[·1(?)]”
2.2.3 “緊VP”結構
2.2.4 動詞重疊
2.2.5 小結
2.3 進行體
2.4 經歷體
2.5 已然體
2.6 起始體
2.7 繼續(xù)體
第3章 南昌方言動詞的貌
3.1 先行貌
3.2 重行貌
3.3 嘗試貌
第4章 南昌方言體貌標記和普通話體貌標記的對比
4.1 完成體標記的對比
4.1.1 南昌方言完成體標記“了_1”與普通話完成體標記“了”的對比
4.1.2 南昌方言完成體標記“[pa(?)~5]”與普通話完成體標記“了”的對比
4.2 持續(xù)體標記的對比
4.2.1 南昌方言的“得”和普通話的“著”的對比
4.3 小結
第5章 南昌方言體貌標記的語法化及來源考察
5.1 持續(xù)體“得”的語法化及來源
5.1.1 “得”的語法化
5.1.2 “得”的來源
5.2 先行貌“著”的語法化及來源
5.2.1 “著”的語法化
5.2.2 “著”的來源
5.3 重行貌“過”的語法化及來源
5.3.1 “過”的語法化
5.3.2 “過”的來源
5.3.3 小結
第6章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漢語的進行體范疇[J]. 石毓智. 漢語學習. 2006(03)
[2]鄱陽湖八縣方言動詞的完成體和已然體[J]. 肖萍.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4(06)
[3]動趨式“V起來”的語義分化及其句法表現[J]. 賀陽. 語言研究. 2004(03)
[4]贛語岳西話的過程體與定格體[J]. 儲澤祥. 方言. 2004(02)
[5]南寧平話的體貌標記“過”[J]. 楊敬宇. 方言. 2002(04)
[6]漢語方言先時助詞“著”的來源[J]. 楊永龍. 語言研究. 2002(02)
[7]南方方言幾個狀態(tài)補語標記的來源(二)[J]. 吳福祥. 方言. 2002(01)
[8]南方方言幾個狀態(tài)補語標記的來源(一)[J]. 吳福祥. 方言. 2001(04)
[9]“著(·Zhe)”字補議[J]. 陸儉明. 中國語文. 1999(05)
[10]現代漢語時體研究述評[J]. 金昌吉,張小蔭. 漢語學習. 1998(04)
博士論文
[1]現代漢語方言持續(xù)標記的比較研究[D]. 羅自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2]漢語體貌系統(tǒng)研究[D]. 陳前瑞.華中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620792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南昌方言概況
1.1.1 南昌的人文地理和歷史沿革
1.1.2 南昌方言的研究概況
1.1.3 南昌方言音系
1.2 體貌研究概述
1.2.1 國外體貌研究
1.2.2 普通話體貌研究
1.2.3 方言體貌研究
1.3 選題意義、研究方法及相關說明
1.3.1 選題意義
1.3.2 研究方法
1.3.3 相關說明
第2章 南昌方言動詞的體
2.1 完成體
2.1.1 完成體標記“了_1[·l(?)]”
2.1.2 完成體標記“□[pa(?)~5]”
2.1.3 “了_1”和“[pa(?)~5]”的比較
2.1.4 小結
2.2 持續(xù)體
2.2.1 持續(xù)體標記“得[-te]”
2.2.2 持續(xù)體標記“了_2[·1(?)]”
2.2.3 “緊VP”結構
2.2.4 動詞重疊
2.2.5 小結
2.3 進行體
2.4 經歷體
2.5 已然體
2.6 起始體
2.7 繼續(xù)體
第3章 南昌方言動詞的貌
3.1 先行貌
3.2 重行貌
3.3 嘗試貌
第4章 南昌方言體貌標記和普通話體貌標記的對比
4.1 完成體標記的對比
4.1.1 南昌方言完成體標記“了_1”與普通話完成體標記“了”的對比
4.1.2 南昌方言完成體標記“[pa(?)~5]”與普通話完成體標記“了”的對比
4.2 持續(xù)體標記的對比
4.2.1 南昌方言的“得”和普通話的“著”的對比
4.3 小結
第5章 南昌方言體貌標記的語法化及來源考察
5.1 持續(xù)體“得”的語法化及來源
5.1.1 “得”的語法化
5.1.2 “得”的來源
5.2 先行貌“著”的語法化及來源
5.2.1 “著”的語法化
5.2.2 “著”的來源
5.3 重行貌“過”的語法化及來源
5.3.1 “過”的語法化
5.3.2 “過”的來源
5.3.3 小結
第6章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漢語的進行體范疇[J]. 石毓智. 漢語學習. 2006(03)
[2]鄱陽湖八縣方言動詞的完成體和已然體[J]. 肖萍.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4(06)
[3]動趨式“V起來”的語義分化及其句法表現[J]. 賀陽. 語言研究. 2004(03)
[4]贛語岳西話的過程體與定格體[J]. 儲澤祥. 方言. 2004(02)
[5]南寧平話的體貌標記“過”[J]. 楊敬宇. 方言. 2002(04)
[6]漢語方言先時助詞“著”的來源[J]. 楊永龍. 語言研究. 2002(02)
[7]南方方言幾個狀態(tài)補語標記的來源(二)[J]. 吳福祥. 方言. 2002(01)
[8]南方方言幾個狀態(tài)補語標記的來源(一)[J]. 吳福祥. 方言. 2001(04)
[9]“著(·Zhe)”字補議[J]. 陸儉明. 中國語文. 1999(05)
[10]現代漢語時體研究述評[J]. 金昌吉,張小蔭. 漢語學習. 1998(04)
博士論文
[1]現代漢語方言持續(xù)標記的比較研究[D]. 羅自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2]漢語體貌系統(tǒng)研究[D]. 陳前瑞.華中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620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62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