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性成分的漢英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08:16
話題是近年來漢語研究的熱點,也是漢語研究的一個難點,雖經歷年探討,漢語話題結構的語法身份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本文在梳理前人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將話題性成分分為主語和話題兩部分來進行漢英語的對比分析,考察漢英語話題性成分的聯(lián)系,并試圖就相關問題提出一些看法。本文首先對漢英語話題性成分的研究概況進行了考察,從概念、表層結構、深層語義等方面對漢英語的主語進行詳細了對比,在話題部分中,文章將話題置于句法結構層面進行漢英語的對比,主要在典型話題、話題標記、漢語式話題、話題層次性與靈活性、話題的來源等方面展開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同時也指出了漢英語話題性成分的本質特點及其差異,從語言世界觀、哲學、認知等角度揭示其差異的原因,同時也對漢語話題性成分的其它相關問題及研究方法提出自己的觀點。本文共分為四大部分:第一章話題性成分研究概況。本章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對象,將漢英語的“主語”、“話題”和“主位”的概念、種類、特點等研究概況分別進行了對比性的介紹,并指出存在的問題。第二章漢英話題性成分的對比分析。為了深入挖掘漢英語話題性成分的聯(lián)系、差異及其特點,本章分別將漢英的主語和話題進行較為具體、全面的對比。主語部...
【文章來源】:湖北師范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話題性成分研究概況
1.1 漢英語主語研究概況
1.2 漢英話題研究
1.3 小結
第二章 漢英話題性成分的對比分析
2.1 主語對比
2.2 漢英話題對比分析
2.3 漢英語話題性成分的特點
第三章 漢英話題性成分差異的原因
3.1 語言世界觀
3.2 民族思維方式的差異
3.3 話題性成分的認知闡釋
第四章 結語
4.1 主語、話題及相關問題
4.2 本文的缺陷與不足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附錄二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項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話題結構制約的認知語義與語用分析[J]. 胡旭輝.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9(03)
[2]關于主位、主語、話題的思考[J]. 周國光,潘玉雯.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3]漢語雙主語構式的認知語法觀[J]. 文旭. 外語教學. 2008(04)
[4]漢語話題研究評述[J]. 余久憲.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08(05)
[5]主語小議[J]. 孫冰.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2)
[6]論英漢主語的思維差異[J]. 孟彥莉.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7]主語是人際性的嗎?[J]. 彭宣維,尚惠敏,劉娟,劉芳.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7(03)
[8]話題與話題構式的認知闡釋[J]. 文旭.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9]對“受事主語”說和“施事賓語”說的反思[J]. 袁慶德. 語文學刊. 2006(22)
[10]從主題與主語看英漢句子結構特點[J]. 熊卉.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本文編號:3539731
【文章來源】:湖北師范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話題性成分研究概況
1.1 漢英語主語研究概況
1.2 漢英話題研究
1.3 小結
第二章 漢英話題性成分的對比分析
2.1 主語對比
2.2 漢英話題對比分析
2.3 漢英語話題性成分的特點
第三章 漢英話題性成分差異的原因
3.1 語言世界觀
3.2 民族思維方式的差異
3.3 話題性成分的認知闡釋
第四章 結語
4.1 主語、話題及相關問題
4.2 本文的缺陷與不足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附錄二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項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話題結構制約的認知語義與語用分析[J]. 胡旭輝.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9(03)
[2]關于主位、主語、話題的思考[J]. 周國光,潘玉雯.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3]漢語雙主語構式的認知語法觀[J]. 文旭. 外語教學. 2008(04)
[4]漢語話題研究評述[J]. 余久憲.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08(05)
[5]主語小議[J]. 孫冰.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2)
[6]論英漢主語的思維差異[J]. 孟彥莉.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7]主語是人際性的嗎?[J]. 彭宣維,尚惠敏,劉娟,劉芳.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7(03)
[8]話題與話題構式的認知闡釋[J]. 文旭.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9]對“受事主語”說和“施事賓語”說的反思[J]. 袁慶德. 語文學刊. 2006(22)
[10]從主題與主語看英漢句子結構特點[J]. 熊卉.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本文編號:35397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539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