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貝馬斯實踐哲學視域下網絡空間交往行為研究
本文關鍵詞:哈貝馬斯實踐哲學視域下網絡空間交往行為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交往貫穿人類生活的始終,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體現人類的實踐能力。哈貝馬斯結合哲學和社會實踐,提出了交往行為理論,力圖應用合理化的交往來建立文明、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因此,本文以哈貝馬斯實踐哲學為基礎,對網絡空間交往行為進行研究,從多維度研究語言的應用效果,使語言在網絡空間交往行為中發(fā)揮應有的功能。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
【關鍵詞】: 實踐哲學 交往行為理論 網絡空間
【基金】:2015年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哈貝馬斯實踐哲學視域下的網絡空間交往行為研究”(項目編號:YJSCX2015-068HLJU)
【分類號】:C912.3
【正文快照】: 一、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 以語言哲學轉向為前提,交往行為理論體現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交往主體間的語言交往行為!敖煌袨槟J讲]有把行為與交往等同起來,語言是作為一種交往媒體,是為理解服務的”。由于人具有社會性的本質,在實際生活中許多錯綜復雜的交往活動交織成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凱文;;慎以“早戀”看待男女學生親密交往行為[J];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21期
2 康化椿;大學生交往行為與倫理人格的形成[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張珊;魏小雪;戴立麗;黃靖茵;孫巖;陳瑜;;廣東10所高校大學生手機短信交往行為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年09期
4 黃才炎;嚴標賓;;大學生手機短信交往行為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3期
5 孫五三;交往行為與觀念現代化(媒介與觀念現代化全國調查報告之一)[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4年02期
6 劉曉曄;;教師對幼兒社會交往行為的潛在影響[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S1期
7 姬曉鵬;張官祿;;當代大學生交往行為的現狀[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01期
8 孫紅艷;;青少年在虛擬社區(qū)中的交往行為與心理特點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年14期
9 張雪飛;咸寧市中學生交往行為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年11期
10 傅永軍;;交往行為的意義及其解釋[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傅永軍;;語言、理解與交往行為的意義解釋——論哈貝馬斯交往理論的詮釋學意識(提要)[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張慶熊;;語言、世界和交往行為——評哈貝馬斯對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的繼承和批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鄒天劍;規(guī)范交往行為[N];解放軍報;2002年
2 吳松;交往:為了理解與信任[N];學習時報;2002年
3 趙應波、特約通訊員 吳超;純潔人際關系 培養(yǎng)高尚情操[N];解放軍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袁程遠;微博用戶交往行為與認同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2 林穎;論交往行為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娜;從話語分析理論與實踐視角解讀我國教練員與媒體的交往行為[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4 閆鵬展;網絡傳播中的交往行為研究[D];新疆大學;2012年
5 吳倩倩;城市高年級小學生交往行為的價值取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王三武;交往行為理論視野下英語學術語篇中元話語的交往行為意義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4年
7 李玉媛;交往行為理論視閾下的微博理想言談情境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哈貝馬斯實踐哲學視域下網絡空間交往行為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8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0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