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英文字母的表意特征與英漢思維差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12-26 08:08

  本文關鍵詞:認知語言學中值得思考的八個問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北大學》 2008年

英文字母的表意特征與英漢思維差異研究

郭海波  

【摘要】: 關于語言符號任意性和理據性的爭論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目前還沒有定論。自索緒爾以來,一直是任意性的主張占據主導地位。長期以來不少學者在詮釋語言的形象性時陷入了一種思維定勢,認為中國人重直覺與具象而西方人重理性與邏輯,在語言上表現為漢語的形象性和英語的功能性。國內學者試圖從詞匯、句法和語篇層面探討英語語言的象形本質及其理據,但關于字母在表意功能和英語思維方面的研究仍是鳳毛麟角。 本文僅對比英漢兩種語言,著眼于英漢語言符號特征和思維方式的差異性,以漢字的偏旁為參照,以具有顯著特征的詞匯為具體研究對象,分門別類地論述特征字母在圖畫詞匯、象形詞匯、擬聲詞匯和表意詞匯中的表意功能,根據國內外學者對詞匯的研究和分析比較海量的英文詞匯總結出特征字母,系統地論述了其在詞匯中表意的現象;比較古英語字母與現代英語字母的表意功能、造字原則與方式和英語思維方式。最后,探討了特征字母表意現象在認知語言學中的應用,針對王寅先生提出的認知語言學中八個主要問題中的“認知的無意識問題、基于原型成員的延伸問題、語義鏈問題、范疇容忍度問題和意象圖式問題”作了回答;就詞匯記憶和英漢思維方式差異提出了可行的辦法。 論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導論:結合漢字偏旁的表意特征,綜述了英文字母表意現象。第二章英語詞匯分類:以表意字母為分類依據,把單詞分成了圖畫詞匯(含象形詞匯)、表意詞匯、擬聲詞匯和功能詞匯。第三章字母起源與表意功能:探討了英語字母的起源和古代、現代英文字母表意功能。第四章造字原則與方式:比較了英漢造字方式的異同,探討了英語詞形變化的兩大方式和造字的原則。第五章特征字母表意理論的應用:主要探討了特征字母理論對認知語言學主要理論發(fā)展的貢獻、詞匯識記和英漢思維方式的差異。第六章為結論。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H31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4
  • Chapter 2 The Types of English Vocabulary14-25
  • 2.1 Imagic Vocabulary15-17
  • 2.2 Onomatopoeic Vocabulary17-20
  • 2.2.1 Primary and Secondary Onomatopoeia17-19
  • 2.2.2 The Classification of Onomatopoeic Words19-20
  • 2.3 Ideographic Vocabulary20-24
  • 2.3.1 Polysemy20-22
  • 2.3.2 Homonymy22-24
  • 2.4 Function Vocabulary24-25
  • Chapter 3 The Origin of English Letters and the Ideographic Function25-33
  • 3.1 Origin of English Letters25-27
  • 3.2 Ideographic Function of English Letters27-33
  • 3.2.1 Ideographic Function of Old English Letters28-30
  • 3.2.2 Ideographic Function of Modern English Letters30-31
  • 3.2.3 The Relationship of Letters between Old English and Modern English31-33
  • Chapter 4 The Ideographic Ways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d-making33-48
  • 4.1 Comparison in Word-making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33-36
  • 4.2 Principle of Word-formation in English36-48
  • 4.2.1 Two Major Ways of Word-form Change36
  • 4.2.2 Ways of Featured Letters in Word-formation36-40
  • 4.2.3 Principle of Word-making40-48
  • Chapter 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eatured Letters Theory48-58
  • 5.1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48-56
  • 5.1.1 Unconsicouness of Cognitive Process49-50
  • 5.1.2 Extension of the Prototype Theories50-52
  • 5.1.3 Development of the Semantic Chain and Network52-53
  • 5.1.4 Toleration of Semantic Category53-54
  • 5.1.5 The Development of Image Schema54-56
  • 5.2 Function of the Featured Letters in Word Memory56
  • 5.3 Different Thinking Wa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56-58
  • Chapter 6 THE Conclusion58-61
  • 6.1 Featured Letters in All English Vocabulary58
  • 6.2 Semantic Relationship of Letters between Old English and Modern English58-59
  • 6.3 Semantic Function of Featured Letters in Word-making59-60
  • 6.4 Possible Development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60
  • 6.5 Featured Letter's Problems60-61
  • Bibliography61-64
  • Acknowledgement64
  •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孟;;第二語言詞匯習得形式——意義映射:爭議與思考[J];當代語言學;2007年01期

    2 張敏;從類型學和認知語法的角度看漢語重疊現象[J];當代語言學;1997年02期

    3 朱亞同;英漢合體字造字方法對比分析[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4 施棟琴;中西民族整體性思維與個體性思維傾向之差異在漢英語言中的表現[J];上海海運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5 王寅;認知語言學中值得思考的八個問題[J];外語研究;2005年04期

    6 郭鴻;索緒爾語言符號學與皮爾斯符號學兩大理論系統的要點——兼論對語言符號任意性的置疑和對索緒爾的挑戰(zhàn)[J];外語研究;2004年04期

    7 黃曙光;陳建生;;語言符號的非任意性認知說[J];求索;2007年09期

    8 周有光;;人類文字的歷史分期和發(fā)展規(guī)律[J];民族語文;2007年01期

    9 陸丙甫;郭中;;語言符號理據性面面觀[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10 靳琰;王小龍;;英漢仿擬的心理空間理論闡釋[J];外語教學;2006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海泉;距離臨摹動因在漢語中的運用[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周俊勛;從高誘注看東漢北方代詞系統的調整[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1期

    3 唐勤泉;;論翻譯的基本單位[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4 楊京寧,王琪;漢語新詞新語詞源探析及英譯[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劉國忠;隱喻與跨文化交際[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6 袁文彬;翻譯研究的語篇分析模式及其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胡河寧;;組織意象圖式中的組織傳播隱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8 張志宏;董粵章;;習語演進的認知詮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9 王揚;語用預設的特征及其認知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10 周玲;如何辨析英語同義詞[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小菲;;“雜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碼中的運用及受眾的解讀——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2 游淑芬;;值得推薦的一本工具書——1995年新版《漢英詞典》[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3 陳梅;康旭;;漢英雙解詞典:讀者分析及其必要性[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向朝紅;;英漢詞典語用信息處理現狀的調查及分析[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5 姜秋霞;;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對比研究初探[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周敬華;曹京華;;改進英漢詞典中的語法信息[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舒啟全;;論雙語(漢英)專名詞典的規(guī)范性、綜合性和實用性[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郭定泰;郭明惠;;評《新英漢縮略語大詞典》[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9 李紅梅;;從單語語文詞典釋義的靈活性看英漢雙語詞典的釋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馮奇;殷琦樂;;淺談積極型雙語詞典的編纂[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艷;漢藏語四音格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李泉;單音形容詞原型性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曹廷玉;贛方言特征詞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4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5 江荻;論漢藏語言演化的歷史音變模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張三;可再生自然資源的社區(qū)管理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崔誠恩;現代漢語情態(tài)副詞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王利眾;俄漢科學語言句法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9 吳云霞;萬榮方言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10 阿不力米提·優(yōu)努斯;維吾爾象征詞及其文化含義[D];新疆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敏;《醒世姻緣傳》中的趨向動詞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陳力;“被”和“讓”表被動的句法語義對立及其功能解釋[D];南開大學;2002年

    3 賈音;漢語詞重疊的理據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蔣恬恬;從語義和交際翻譯理論評朱生豪譯《哈姆雷特》[D];浙江工商大學;2007年

    5 黃兵;有標記數量結構[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6 左雙菊;“老+N”和“舊+N”[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許朝陽;文體學與英語口語理解[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8 賀曉玲;兩種表致使義句式的異同考察——“使”字句和“把”字句[D];暨南大學;2001年

    9 田蓉;非營利組織在社區(qū)中的角色與功能研究——以蘇州三元、府前社區(qū)非營利組織為個案[D];蘇州大學;2001年

    10 王曉亮;漢語一價動詞的認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曉農;親密與高調——對小稱調、女國音、美眉等語言現象的生物學解釋[J];當代語言學;2004年03期

    2 鄭振峰;從漢字構形的發(fā)展看漢字的性質[J];古漢語研究;2002年03期

    3 盧紅梅,李明;廣告中的仿擬及其英漢互譯[J];國際經貿探索;2001年03期

    4 鄭振峰;20世紀關于漢字性質問題的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5 徐國珍;二十世紀仿擬辭格研究綜述(上)[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6 詹鄞鑫;20世紀漢字性質問題研究評述[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吳雪穎;認知修辭學淺談[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王銘玉;對皮爾斯符號思想的語言學闡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8年06期

    9 梁艷春;合成空間理論對委婉語的闡釋力[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10 周雙娥;英漢仿擬修辭格的運用[J];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有光;;文字發(fā)展規(guī)律的新探索[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小曼,胡作友;英漢思維差異與翻譯策略運用[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劉璐;;英漢思維差異與大學英語寫作[J];價值工程;2010年34期

    3 高純娟;翻譯教學應加強英漢思維差異訓練[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楊琨;;從英漢思維差異談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7年04期

    5 羅云珍;;文化差異對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張曉紅;;英漢思維差異與英文影片的翻譯[J];電影評介;2010年05期

    7 陳霞;;英漢思維差異在中英應用文寫作中之體現——我國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應用文寫作錯誤情況調查與剖析[J];語文學刊;2006年23期

    8 黃麗凡;;英漢互文結構上的對比與翻譯[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24期

    9 鄭青;;大學英語寫作中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8年05期

    10 張成材;商州(張家塬)方言的兒尾[J];語言研究;200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莉婭;;英漢思維模式與文化差異分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李鍾振;;漢字對東方文明創(chuàng)造所帶來的影響和簡化字的地位[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華文明”國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6年

    3 吳繼章;巫建英;;有關當前出版物方言詞語的幾個問題[A];語文現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程竹;[N];中國文化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程竹;[N];中國文化報;2008年

    3 實習記者 何凌楓;[N];中國證券報;2000年

    4 王文萍;[N];云南日報;2002年

    5 演講人 趙平安;[N];光明日報;2010年

    6 柴哲彬;[N];中華讀書報;2002年

    7 范慶元;[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8 章海榮;[N];中國藝術報;2010年

    9 涿州市第二中學 郄躍武;[N];學知報;2011年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江楓;[N];社會科學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宋奕;影像江南[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2 劉悅;基于異體現象描述的東巴文字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斐;英漢思維差異對語篇組織的影響和對策研究[D];漳州師范學院;2012年

    2 羅勤;張藝謀電影:“兩極”美學現象與“極致”導演思維[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3 彭傳武;表意·紀實·奇觀[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田龍伯;飲食器具的表意功能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5 熊唱;表意的還原—重慶山地城市原生空間文化內涵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6 葉莉斯;從音樂表意的角度看西方早期器樂語匯的形成[D];星海音樂學院;2013年

    7 汪太舟;同符合體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8 舒苦舟;論英譯漢中語序的調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江春平;余光中散文二律背反現象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歡;兒童繪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認知語言學中值得思考的八個問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685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2685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282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