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韓國留學生介詞“在”的運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9 06:04

  本文關鍵詞:韓國留學生介詞“在”的運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介詞“在” 韓國留學生 韓語副詞格助詞 偏誤 運用


【摘要】:介詞是現(xiàn)代漢語虛詞中重要的一類,在虛詞中所占比例比較大。此外,在韓語中沒有與漢語介詞對應的獨立的詞類,只有相似的助詞,但實際上兩者在意義、句法、語法上有同有異,對應關系復雜。因此,韓國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普遍覺得介詞很難掌握,在實際的運用時也會產(chǎn)生很多偏誤。因此,如何解決這類問題、如何提高韓國留學生的運用介詞的正確率、如何提出針對性的教學對策是對外漢語領域需要研究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介詞“在”在漢語中運用頻率相當高,它的意義與功能比其他介詞更復雜,往往可以表示多種語法意義,它與韓語的副詞格助詞之間的關系也是錯綜復雜。韓國留學生在學習、運用介詞“在”時產(chǎn)生的偏誤多種多樣,但偏誤的根源也不僅在于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還有更深層的因素需要我們進行挖掘、探討。在此之前,專門針對一個國家的學生某一個介詞在運用中出現(xiàn)的偏誤以及從語言的對比角度觀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見,而且也很少有就一專門問題把留學生劃分為三個水平進行縱向的動態(tài)的運用分析的研究。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對漢語介詞“在”做了進一步的探討,從語言對比的角度對漢語介詞“在”和相對應的韓語助詞在意義、句法位置與語法功能上的進行了對比與分析。在此之上,我們結合中介語理論,綜合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的語料偏誤分析以及對上海某大學初中級漢語水平的韓國留學生的問卷調查的結果,探討了韓國學生整體的介詞“在”的運用情況。我們分析了韓國留學生運用介詞“在”的難點以及特點、偏誤原因,預測他們的習得順序,最終歸納總結出他們的運用特點。此外,我們也針對偏誤原因給出了針對性的教學建議。通過此次研究,我們希望能在漢語介詞教學這一方面提高對韓國留學生的教學效果,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希望這些分析將有助于整個對外漢語教學界的發(fā)展。
【關鍵詞】:介詞“在” 韓國留學生 韓語副詞格助詞 偏誤 運用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緒論11-15
  • 0.1 選題緣由及意義11-12
  • 0.2 研究目的與內容12
  • 0.3 研究方法12-13
  • 0.4 研究綜述13-15
  • 第一章 漢語介詞“在”與相對應的韓語助詞的對比分析15-33
  • 1.1 漢語介詞與韓語助詞的異同15-21
  • 1.2 漢語介詞“在”的基本意義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圍21-24
  • 1.3 漢語介詞“在”與相對應的韓語格助詞的意義與功能對比24-30
  • 1.4 漢語介詞“在”的隱現(xiàn)條件30-33
  • 1.5 小結33
  • 第二章 基于HSK語料庫的高級水平韓國留學生介詞“在”的運用情況調查33-48
  • 2.1 相關研究考察33-36
  • 2.2 語料庫統(tǒng)計結果36-39
  • 2.3 語料庫統(tǒng)計結果分析39-47
  • 2.4 小結47-48
  • 第三章 基于問卷調查的初中級水平韓國留學生介詞“在”運用情況調查48-62
  • 3.1 問卷設計與實施48-50
  • 3.2 初中級水平韓國留學生問卷調查結果50-51
  • 3.3 基于問卷調查結果的初中級水平韓國留學生運用分析51-59
  • 3.4 初中高級的掌握情況縱向分析59-61
  • 3.5 小結61-62
  • 第四章 韓國留學生介詞“在”的運用特點及其成因探討62-77
  • 4.1 韓國留學生介詞“在”的運用特點分析62-68
  • 4.2 形成原因分析與探討68-73
  • 4.3 教學應用73-77
  • 結語77-79
  • 參考文獻79-82
  • 附錄一 問卷調查初級卷82-84
  • 附錄二 問卷調查中級卷84-88
  • 后記8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閆恒;對韓國留學生漢語發(fā)音中一些問題的解析[J];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李吉子;;對韓國留學生的醫(yī)古文教學之我見[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年08期

3 鄭巧斐;;韓國留學生“一樣”句及“不一樣”句的使用情況考察[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4 陳燕玲;;韓國留學生漢語發(fā)音習得偏誤及對策[J];懷化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5 王君明;崔瑛;常瑛;賈玉梅;馮靜;;韓國留學生中藥學教學心得[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年05期

6 石琳;;針對韓國留學生的漢語成語習得及教學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7 白瓊燁;;韓國留學生日常會話分析之個案研究[J];社會科學家;2006年S1期

8 李敬姬;;試論對韓國留學生的語音教學[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陳秉江;蔣天嵐;;小議對韓國留學生的漢語糾音技巧[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10年10期

10 車正蘭;;韓國留學生的文化教學研究[J];理論界;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華勇;金東洙;;韓國留學生系統(tǒng)解剖學三語教學模式的探索[A];2008年中國解剖學會第十一屆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陳華勇;;韓國留學生人體解剖學學習焦慮感分析[A];2008年中國解剖學會第十一屆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陳華勇;;針對韓國留學生三語教學模式的研究[A];中國解剖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2年

4 樊富珉;鄭善美;;團體心理輔導對韓國留學生文化適應的干預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陳華勇;;針對韓國留學生“stress”的策略初探[A];中國解剖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迎永 郭松;挖掘特色市場[N];金融時報;2004年

2 常宇;一個韓國留學生的中醫(yī)情結[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3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應”的兩種讀音[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4 唐小明 陳鑫 本刊記者 奚正東;追求“零缺陷”的教育[N];成都日報;2007年

5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地方”的兩個讀音意思有何區(qū)別?[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6 張倩;讓警徽更明亮[N];西安日報;2005年

7 ;敞開國際胸懷 鑄造特色品牌[N];連云港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于宛尼;整容:美麗的唯一途徑?[N];工人日報;2010年

9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源于”跟“緣于”用法有什么不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10 ;中國雙贏外交博得贊賞[N];人民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芮晟豪;傳播網(wǎng)絡分析:韓國留學生在上海的文化適應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柳;在蘇韓國留學生的族際交往和國民性認知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2 黃雪;韓國留學生“比”字句習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沈學牧;對韓國留學生典型語氣詞“嗎,呢”習得過程的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4 郭珊珊;基于韓國留學生學習風格的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樸丁美;在華韓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6 王靜文;韓國留學生“是”字句習得情況考察與分析[D];安徽大學;2014年

7 高致遠;韓國留學生文化課教學初探[D];魯東大學;2014年

8 王晨輝;在京韓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性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年

9 周圣芳;中高級韓國留學生敘事語篇省略偏誤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蔣辰超;韓國留學生“是 的”句習得及相關偏誤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99853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99853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722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