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論元增容與施用結構——從漢語動詞后非核心成分的允準與施用結構的差異說起
本文關鍵詞:試析論元增容與施用結構——從漢語動詞后非核心成分的允準與施用結構的差異說起
更多相關文章: 動詞后非核心成分 旁格賓語 施用結構 班圖語
【摘要】:論元增容與施用結構(applicative construction)的關系很密切。國內有學者運用施用結構來分析漢語中類似于旁格賓語那樣的動詞后帶非核心成分的結構。本文以班圖語為比較的基礎,分別從新增論元和動詞原來賓語的屬性、新增論元能否和動詞原來的賓語共現、施用結構與介詞結構之間的關系等三個角度進行討論。文章指出,漢語中的相關現象與典型的施用結構存在著重要的差別,能否用施用結構來分析漢語的相關現象仍需進一步探討。
【作者單位】: 天津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動詞后非核心成分 旁格賓語 施用結構 班圖語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句法結構和語義結構的對應關系是當代語法學的核心課題之一。與很多印歐語不同,漢語中動詞及其后面的名詞性成分之間往往沒有明顯的格位標記,但卻涉及復雜的句法和語義關系。旁格賓語現象是其中之一。請看下例:(1)a.吃食堂游北京b.寫毛筆喝大碗c.鋪水泥包韭菜餡兒d.飛廣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永忠;;Vi+NP句法異位的語用動機[J];漢語學報;2007年01期
2 孫天琦;;談漢語中旁格成分作賓語現象[J];漢語學習;2009年03期
3 孫天琦;;現代漢語賓語選擇問題研究述評[J];漢語學習;2011年03期
4 徐杰;;“工具”范疇和容納“工具”范疇的句法結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5期
5 郭繼懋;談動賓語義關系分類的性質問題[J];南開學報;1998年06期
6 程杰;溫賓利;;對漢語兩類非核心論元的APPL結構分析——兼論英漢APPL結構之差異[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邢福義;;漢語里賓語代入現象之觀察[J];世界漢語教學;1991年02期
8 袁毓林;;論元角色的層級關系和語義特征[J];世界漢語教學;2002年03期
9 王奇;;“領主屬賓句”的語義特點與句法結構[J];現代外語;2006年03期
10 程杰;;虛介詞假設與增元結構——論不及物動詞后非核心論元的句法屬性[J];現代外語;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余舟;;漢英“吃”所構成的詞語的比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2 錢旭菁;;漢語語塊研究初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王麗彩;;現代漢語方式動詞和方式格述題化與話題化的條件制約[J];北方論叢;2009年05期
4 帥志嵩;;中古漢語“完成”語義的表現形式[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5 盛明波;;主謂式雙音詞的語素語義特征分析[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6 閆海芳;段泗英;;區(qū)分構式依賴型移就和語境依賴型移就[J];保山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7 李華勇;;Vi+NP的多維解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7期
8 翁義明;王金平;;現代漢語語法中的“動因競爭”[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11期
9 劉艷茹;;句法與語義接口研究的現狀與趨勢[J];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10 劉敏;朱樂紅;;從認知參照點看漢語賓語代入現象及其對翻譯的啟示[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許希明;;英語使動句的漢譯變體[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胡鳳國;傅愛平;;漢語粘合式名詞短語語義結構信息數據庫[A];語言計算與基于內容的文本處理——全國第七屆計算語言學聯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冀鐵亮;孫薇薇;穗志方;;語言學與統(tǒng)計方法結合建立漢語動詞子類框架類型集[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佳;論英漢運動事件表達中“路徑”單位的“空間界態(tài)”概念語義及其句法—語義接口功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韓巍峰;主題與主題標記結構的語序類型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朱懷;概念整合與漢語非受事賓語句[D];吉林大學;2011年
4 彭吉軍;《論語》話題結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吳淑瓊;基于漢語句法結構的語法轉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朱俊陽;現代漢語雙事件結構衍生關系的被動式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7 王俊;現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志富;現代漢語領屬性偏正結構及其相關句法現象[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金圈;漢語單音方位詞與單音動詞的偏正性組配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任敏;現代漢語非受事動賓式雙音復合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友學;句首介詞“在”的隱現及其對外漢教學的啟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劉君章;現代漢語“V單+N”結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曹書華;“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正瑩;漢語中“V成”構式的描寫與分析[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5 蔡雅思;“N_1(的)N_2”構式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6 邢學鵬;中文V+O~P結構的認知語用闡釋[D];浙江財經學院;2010年
7 張海霞;“繼而”的詞匯化[D];河南大學;2011年
8 李林澤;基于典型理論的中英及物性對比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馬婷婷;漢語文化標記語的語用功能分析及其學習調查[D];浙江大學;2011年
10 裘潔;基于語料庫的形式動詞研究及其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啟示[D];浙江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成凱;;Fillmore的格語法理論(上)[J];國外語言學;1986年01期
2 顧陽;論元結構理論介紹[J];國外語言學;1994年01期
3 程工;評《題元原型角色與論元選擇》[J];國外語言學;1995年03期
4 韓萬衡;德國配價論主要學派在基本問題上的觀點和分歧[J];國外語言學;1997年03期
5 徐杰;兩種保留賓語句式及相關句法理論問題[J];當代語言學;1999年01期
6 楊素英;從非賓格動詞現象看語義與句法結構之間的關系[J];當代語言學;1999年01期
7 戴浩一;概念結構與非自主性語法:漢語語法概念系統(tǒng)初探[J];當代語言學;2002年01期
8 胡建華,潘海華;NP顯著性的計算與漢語反身代詞“自己”的指稱[J];當代語言學;2002年01期
9 楊永忠;;Vi+NP句法異位的語用動機[J];漢語學報;2007年01期
10 陸丙甫;羅天華;;“OV蘊含TV”的功能解釋[J];漢語學報;2007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伯江;施事和受事的語義語用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實現[D];復旦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力;英漢語篇中核心成分的轉移成因[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04期
2 符莉萍;;在情境故事中開展生活化英語的學習[J];校園英語;2014年17期
3 王力;;網絡語言現象的語匯特點分析[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特約撰稿 蔡德山;“活化石”演繹不老傳說[N];醫(yī)藥經濟報;2012年
,本文編號:9928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99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