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中譯外研究的幾點思考——許鈞教授訪談錄
本文關鍵詞:關于加強中譯外研究的幾點思考——許鈞教授訪談錄
更多相關文章: 中譯外 中國文化建設 翻譯出版 翻譯活動 中國文學作品 翻譯研究 翻譯協(xié)會 加強研究 中華文化 文化自覺
【摘要】:正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成為當前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針之一,"如何加強中譯外研究"這一議題在翻譯研究領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重視。那么,為何要加強中譯外研究?如何加強中譯外研究?中譯外研究具有哪些研究議題與熱點?筆者帶著這些疑問請教了中國翻譯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南京大學許鈞教授。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
【關鍵詞】: 中譯外 中國文化建設 翻譯出版 翻譯活動 中國文學作品 翻譯研究 翻譯協(xié)會 加強研究 中華文化 文化自覺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成為當前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針之一,“如何加強中譯外研究”這一議題在翻譯研究領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重視。那么,為何要加強中譯外研究?如何加強中譯外研究?中譯外研究具有哪些研究議題與熱點?筆者帶著這些疑問請教了中國翻譯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韋建樺;加強中譯外工作是時代的要求——在全國中譯外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節(jié)選)[J];中國翻譯;2000年06期
2 杜雪峰;2001年全國中譯外研討會在西安召開[J];中國翻譯;2001年06期
3 ;2002年全國中譯外研討會在上海舉行[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4 ;2002年全國中譯外研討會在上海舉行[J];上?萍挤g;2002年04期
5 ;中國譯協(xié)表彰中譯外資深翻譯家[J];中國翻譯;2002年02期
6 ;中譯外人才出現(xiàn)斷層[J];黃金時代;2002年09期
7 ;2003年全國中譯外研討會將在南京舉行[J];外語研究;2002年06期
8 ;中譯外翻譯工作任重而道遠——“中譯外——中國走向世界之路”高層論壇紀實報道[J];中國翻譯;2007年03期
9 ;第五屆全國中譯外研討會[J];中國科技術語;2010年03期
10 公文;;翻譯出版業(yè)與網(wǎng)絡翻譯:對話還是對立?[J];編輯之友;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陸永昌;;翻譯,要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2 黃友義;;社會需要專業(yè)型、復合型和實用型翻譯人才——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上的講話[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閆栗麗;;校企合作培養(yǎng)中高端翻譯管理人才[A];2011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1年
4 李毅;;搭建MTI專業(yè)學員的實習平臺[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chǎn)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潘衍習;著力打造翻譯出版兩大品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2 宋永莉;音樂翻譯尚需加力[N];音樂周報;2007年
3 唐家璇;將全面真實的中國介紹給世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4 ;2010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N];文學報;2010年
5 記者 王楊;2010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N];文藝報;2010年
6 深圳報業(yè)集團駐滬記者 樓乘震;翻譯業(yè)蘊藏大商機[N];深圳商報;2006年
7 應妮;語言服務行業(yè)進入快速發(fā)展期[N];就業(yè)時報;2010年
8 李蓓 盧榮榮;中國文化走出去 急需邁過翻譯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9 金濤;當代文學翻譯為何難覓佳作[N];中國藝術報;2010年
10 記者 李菲;高莽等4人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閆俊俠;晚清西方兵學譯著在中國的傳播(1860-1895)[D];復旦大學;2007年
2 滕梅;1919年以來的中國翻譯政策問題初探[D];復旦大學;2008年
3 耿強;文學譯介與中國文學“走向世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李晰皆;試論出版機構的翻譯出版活動[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2 涂軍;馬克思主義文論在中國的翻譯出版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趙亞力;從譯者主體性看張培基散文翻譯[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陳述軍;《圣經(jīng)》漢譯及漢譯《圣經(jīng)》在中國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沖沖;從目的論看口譯質量評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許學征;翻譯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7 胡夢穎;特殊的贊助人—論姜椿芳對翻譯活動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范琳;學報編輯中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探析[D];暨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831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98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