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在漢字語義通達中作用的研究述評
發(fā)布時間:2017-10-01 20:22
本文關鍵詞:語音在漢字語義通達中作用的研究述評
【摘要】:語音在漢字語義通達中的作用是二十多年來心理語言學研究的熱點之一。直通假設和形音交互假設是學者們主張的理論觀點,它們在語音和語義的相互關系上存在分歧,并分別有各自的實驗證據(jù)。從比較語音語義激活時間進程、同音字效應、神經心理學與腦成像、語音作用的發(fā)展轉換這四個方面對過去的研究進行回顧,指出了實驗范式和實驗材料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結合漢字特點進行研究的思路。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
【關鍵詞】: 語音 語義激活 實驗范式 實驗材料。
【分類號】:H0-05
【正文快照】: 閱讀過程中語義獲取的信息加工過程,是心理語言學家感興趣的課題之一。該問題的焦點在于語義是直接由字形激活的,還是通過語音中介轉錄后得到的。拼音文字中存在語音中介轉錄、直接通達和雙通路三種理論假設(JaredSeidenberg,1991)。漢語文字的研究中,直通假設一直被一些學者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杰;侯友;;雙語語義表征研究綜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范進;;言語產生中的句法啟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S1期
3 郝美玲;范慧琴;;部件特征與結構類型對留學生漢字書寫的影響[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年05期
4 王慧莉;欒蘭;楊春雪;;中英雙語者家族詞匯的加工機制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5 閆浩;董燕萍;;語言產出中概念通達度對位置加工的直接作用——來自漢語名詞并列結構的實證證據(jù)[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02期
6 董燕萍;閆浩;;漢語詞匯產出的心理語言學研究:現(xiàn)狀及前景[J];外語學刊;2011年05期
7 張振軍;丁國盛;陳寶國;;漢字習得的年齡效應:語音完整性假設的檢驗[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1年06期
8 王保昌;;雙語心理詞典的理論與實驗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張積家,陳俊;語言表達方式對自然概念語義提取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2年01期
10 余林,舒華;西方語言產生研究中的幾個主要問題[J];心理科學進展;2002年03期
,本文編號:9554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95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