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程度副詞作補語的跨語言考察

發(fā)布時間:2017-09-19 02:26

  本文關鍵詞:程度副詞作補語的跨語言考察


  更多相關文章: 程度副詞 南方方言 歷時發(fā)展 句法功能 張誼生 述補結構 后置狀語 歐陽覺亞 數量短語 喻翠容


【摘要】:本文通過跨語言考察發(fā)現,漢語各方言、少數民族語言里都存在程度副詞后置于謂詞作補語的現象。這一現象可從類型學上得到解釋,是優(yōu)勢語序原則、和諧原則、歷時發(fā)展以及漢語南方方言與壯侗語言接觸等相互影響的結果。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關鍵詞】程度副詞;南方方言;歷時發(fā)展;句法功能;張誼生;述補結構;后置狀語;歐陽覺亞;數量短語;喻翠容;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歷時狀態(tài)下漢語副詞的主觀性研究(13YJA740048)”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程度副詞作補語的類型學研究(11JL04)”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H17;H2
【正文快照】: 一般認為,副詞的功能在于修飾、限定動詞或形容詞,在句中只能充當狀語。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界發(fā)現副詞組合功能在擴大(如副詞可修飾體詞)、副詞句法功能在擴展(如程度副詞可作補語),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關于程度副詞能否作補語的問題,主要存在三種看法:朱德熙(1982)提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唐賢清;陳麗;;“極”作程度補語的歷時發(fā)展及跨語言考察[J];古漢語研究;2010年04期

2 宗守云;;補語“透”語義的泛化和虛化[J];漢語學習;2010年06期

3 唐賢清;陳麗;;程度補語“煞”的歷時來源及跨方言考察[J];理論月刊;2011年02期

4 游汝杰;;論臺語量詞在漢語南方方言中的底層遺存[J];民族語文;1982年02期

5 吳安其;;溫州方言的壯侗語底層初探[J];民族語文;1986年04期

6 吳福祥;;南方民族語言處所介詞短語位置的演變和變異[J];民族語文;2008年06期

7 葉南;;程度副詞作狀語和補語的不對稱性[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05期

8 金立鑫;;解決漢語補語問題的一個可行性方案[J];中國語文;2009年05期

9 唐賢清;陳麗;;“死”作程度補語的歷時發(fā)展及跨語言考察[J];語言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國華;;徐杰《生成語法的“語類”與傳統語法的“詞類”比較研究》述評[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2期

2 周曉維;;《好逑傳》總括副詞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2期

3 袁健惠;;先秦漢語受事前置句類型及其句法語義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楊增宏;;甲骨文會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祁慶倩;;現代漢語心理動詞的內部時間結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楊曉黎;;傳承語素:漢語語素分析的新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汪紅艷;開啟之功 創(chuàng)新之力——略論漢語語法學的草創(chuàng)與革新[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8 王琴;阜陽方言語法現象舉要[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陶振偉;;“拿”的語法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葛榮;徐麗萍;;“超X”類詞的來源初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銳;;語義等值和漢語虛詞的意義分析[A];和諧社會:社會公正與風險管理——2005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5年

2 張思潔;;形合與意合的哲學思辨[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王仁強;;漢英詞典詞類標注與譯義的對稱性研究——兼評《ABC 漢英大詞典》的詞類標注與譯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4 杜衡;李林霞;;技術特征團和外延比較法——對修改超范圍的判斷方法小議[A];專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5 王文藝;;布依語與漢語量詞比較[A];布依學研究(之七)——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6 龔千炎;;現代漢語的時間系統[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7 靳光瑾;郭曙綸;肖航;章云帆;;語料庫加工中的規(guī)范問題——談《信息處理用現代漢語詞類標記集規(guī)范》[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8 阮緒和;;江西武寧(上湯)話的程度副詞“死、幾、蠻”[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蔡紅錄;周靜;;古漢語語法和語序研究綜述[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鐘明榮;謝雙園;;古今介詞類型之比較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邱闖仙;現代漢語插入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唐樹華;有些隱喻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俊;對《紅樓夢》中稱呼語的所指和意圖的研究:認知語用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李紅梅;韓國語范圍表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劉春蘭;《訓世評話》語法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張雷;黎語志強話參考語法[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丹;英漢遠近指示語的對比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蘇珊珊;俄漢語直線型空間維度詞的對比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宋文平;現代漢語“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高健;與“半”相關格式的量范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桂陽;現代漢語“不是X的X”結構考察[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敏;“難不成”的衍生過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馬晶晶;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烏曉麗;“X+—N比—N+VP”表義功能新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軍琿;基于統計的常用漢語副詞用法自動識別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10 石娜;從形合意合角度比較《傲慢與偏見》兩譯本[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艷;任彥智;;《世說新語》中的程度補語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2 戴浩一;黃河;;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J];國外語言學;1988年01期

3 周振鶴 ,游汝杰;古越語地名初探——兼與周生春同志商榷[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4 吳福祥;關于動補結構“V死O”的來源[J];古漢語研究;2000年03期

5 李宗江;;幾個含“死”義動詞的虛化軌跡[J];古漢語研究;2007年01期

6 張豫峰;“得”字句與語體的關系[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7 張黎;;漢語句法的主觀結構和主觀量度[J];漢語學習;2007年02期

8 潘國英;齊滬揚;;論“也好”的詞匯化[J];漢語學習;2009年05期

9 王宜廣;邵敬敏;;“A到O”結構的語義類型及認知模式[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袁家驊;;漢壯語的體詞向心結構[J];民族語文;1979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徐繁榮;近代漢語“煞”字考[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海霞;;《論》《孟》《老》《莊》的程度副詞及其與明清的比較[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李群;;“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的構式探究[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王萬秋;;程度副詞“非!眮碓礈\析[J];文教資料;2009年18期

4 張志瑩;;洛陽方言中的程度副詞[J];考試周刊;2011年27期

5 田曉榮;渭南方言的程度副詞[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6 鮮麗霞;試論“程度副詞+名詞”結構[J];昌吉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7 曾曉潔;長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幾”[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1年01期

8 周勤;簡陽方言的程度副詞“多”、“少”、“多少”[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9 張詒三;《三國志·魏書》程度副詞的特點[J];殷都學刊;2001年03期

10 肖奚強;談程度副詞“太_1”和“太_2”[J];零陵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劉曉梅;;漢語貶義高義程度副詞略說[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2 邱晨;;安陽市區(qū)方言中的程度副詞研究[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張穎;;程度副詞“很”與“非!盵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4 趙宏;;日語口語中的程度副詞使用特征[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5 阮緒和;;江西武寧(上湯)話的程度副詞“死、幾、蠻”[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肖惠萍;;“程度副詞+名詞”的網絡流行語言特點及發(fā)展趨勢[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張新云;;淺談山東方言中的部分程度副詞——以西齊方言區(qū)作為研究對象[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8 葉斌;;《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以“孔”、“好”互通為例[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吳娟娟;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程度副詞偏誤分析[N];山西經濟日報;2011年

2 吳娟娟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留學生與本族人漢語程度副詞使用情況淺析[N];山西經濟日報;2010年

3 崔山佳;“全面”只是名詞嗎?[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4 劉慧英;口語語病的兩個語法成因[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5 吳天錫;口語交際時,怎樣巧妙有效地進行會話?[N];語言文字周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吳立紅;現代漢語程度副詞組合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2 高寧;現代漢語程度副詞與否定副詞共現的認知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趙軍;現代漢語程度量及其表達形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呂文杰;現代漢語程度范疇表達方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龔娜;湘方言程度范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黃氏嫻(Huvnh Thi Nhan);漢語越南語形容詞程度表示法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樸鎮(zhèn)秀;現代漢語形容詞的量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洪敏;泰安話的“很”類程度副詞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李麗遠;現代漢語“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許群愛;“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的認知語言學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4 王曉領;遼西方言中的程度副詞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何亞萍;湖北天門話程度副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6 孫慶波;衛(wèi)輝晉語“可”類程度副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蔡飛;“程度副詞+名詞”結構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陸蘇靜;從相似性角度看中介語中的程度副詞偏誤現象[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齊悅;漢韓程度副詞對比研究及韓國學生習得偏誤分析[D];河北大學;2010年

10 張海霞;“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8789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8789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e2d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