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大諺解》和《樸通事諺解》話題選擇與編寫對比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老乞大諺解》和《樸通事諺解》話題選擇與編寫對比分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老乞大諺解》 《樸通事諺解》 話題編寫
【摘要】:本文通過歸納分類《老乞大諺解》和《樸通事諺解》213篇課文中的話題為相同話題和不同話題,對比二書話題的具體差異并分析產(chǎn)生這些差異的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二書課文在數(shù)量、連貫性、篇幅、形式和難易程度方面各有特點,這主要是由教材使用對象和等級的差異造成的。同時二書課文編寫時所體現(xiàn)的較強的話題連貫性和中立的話題選擇態(tài)度,對于當下漢語教材話題的選擇和編寫具有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老乞大諺解》 《樸通事諺解》 話題編寫
【學位授予單位】:中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緒論6-16
- 1.1 研究對象6-8
- 1.2 選題意義及創(chuàng)新點8-9
- 1.3 研究現(xiàn)狀9-15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老》《樸》話題分類依據(jù)和分類介紹16-21
- 2.1 分類依據(jù)16-19
- 2.2 分類介紹19-21
- 第三章《老》《樸》不同話題的選擇與編寫對比分析21-28
- 3.1《老》有《樸》無的話題分析21-23
- 3.2《老》無《樸》有的話題分析23-25
- 3.3 二書具有不同話題的原因分析25-28
- 第四章《老》《樸》相同話題的選擇與編寫對比分析28-54
- 4.1 對比分析項目說明29-30
- 4.2 學習漢語30-32
- 4.3 文書契約32-33
- 4.4 身心健康33-36
- 4.5 文化類36-38
- 4.6 經(jīng)濟貿(mào)易類38-42
- 4.7 日常生活類42-48
- 4.8 二書相同話題的課文編寫對比48-51
- 4.9 二書相同話題的課文編寫差異分析51-54
- 第五章 結(jié)語54-56
- 參考文獻56-59
- 附錄 1:《老》《樸》相同話題課文字數(shù)統(tǒng)計59-61
- 附錄 2:據(jù)分段標記統(tǒng)計的《老》所有課文的頁碼分布表61-62
- 附錄 3:據(jù)分段標記統(tǒng)計的《樸》所有課文的頁碼分布表62-63
- 附錄 4:《老》《樸》教材首頁展示63-64
- 后記64-6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德熙;;《老乞大諺解》《樸通事諺解》漢文本序[J];語文研究;1993年01期
2 陳雯;;《老乞大諺解》中的語氣助詞“了”小考[J];文教資料;2009年08期
3 毛麗;;《老乞大諺解》中詞綴的用法[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毛麗;楊艷平;;從《老乞大諺解》“們”“家”的使用看詞綴的界定[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年05期
5 伍嬌;康健;;《老乞大諺解》中“那”的用法分析[J];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6 蒲鈺萍;;《老乞大諺解》“的”字用法探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3年08期
7 官長馳;《老乞大諺解》所見之元代量詞[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8 李得春;老乞大樸通事諺解朝鮮文注音[J];延邊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9 吳葆棠;《老乞大諺解》中古入聲字分派情況研究[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10 王天佑;鐘潔;;《樸通事諺解》《老乞大諺解》話語標記考[J];漢字文化;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姚駿;《老乞大諺解》朝鮮語語音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翟航航;《老乞大諺解》和《樸通事諺解》話題選擇與編寫對比分析[D];中山大學;2015年
2 崔智恩;《老乞大諺解》、《樸通事諺解》代詞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韓臻;《老乞大諺解》《樸通事諺解》疑問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陳蓓;對外漢語教材《老乞大諺解》和《樸通事諺解》疑問應(yīng)答句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5 劉義青;句末助詞“來(來著)”的演變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867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86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