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漢語教學中的唐詩教學方法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4 23:33
本文關鍵詞:蒙古國漢語教學中的唐詩教學方法探究
【摘要】:唐詩是中國燦爛輝煌的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中華文化在蒙古國的傳播過程中,唐詩毫無疑問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唐詩需要走向蒙古國,而蒙古國也需要了解唐詩。唐詩無論是在語音、詞匯、語法還是文化方面都對現(xiàn)代標準漢語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通過學習唐詩,學生一方面能學習現(xiàn)代標準漢語,另一方面,也能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文化。這些都和唐詩本身的特點分不開:唐詩講究平仄和押韻,朗朗上口,具有充沛的意境美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可惜的是,在蒙古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唐詩實用性不強,唐詩教學正在逐漸被邊緣化。一些教學點存在著教師簡單機械講解唐詩的狀況:教師先領讀,然后要求學生背誦。筆者野人獻曝,希望能引起漢語教師的一些注意,能真正把唐詩引入到課堂。本論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說明了筆者選這個題目的緣起和意義,并進一步介紹了學界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列舉出了一些論文以及主要觀點;第二部分是唐詩教學個案分析,分別以畢力格DB學校、額爾登特彩虹中學、達爾罕人文大學為小學、中學、大學的典型進行具體的個案分析,教師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教案詳細,教學過程中有得有失,正是從這些有得有失的過程中,筆者找到一些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法,其中也有筆者認為某些教法尚可商榷的地方;第三部分是教學方法的探究,共列舉了五種教法,“因材施教量體裁衣”“一以貫之強調自主學習”“靈活多變激發(fā)興趣”“熟記教學方法應用得體”“舉行詩歌朗誦和默寫比賽”,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教學方法并不是僵硬的,而是需要教師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靈活采用;第四部分是結論,列舉出了本文的有益嘗試,即筆者根據(jù)第一手資料,企圖從一個一個靈活的課堂中,歸納總結出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可操作性的教法和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蒙古國 唐詩教學 教學方法 個案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2
- (一)選題緣起和意義8-9
- 1.緣起8-9
- 2.意義9
- (二)研究的范圍9-10
- (三)現(xiàn)有研究成果10-12
- 一、唐詩教學個案分析12-28
- (一)蒙小學唐詩教學分析——以畢力格DB學校為例12-16
- 1.畢力格DB學校情況簡介12
- 2.唐詩教學個案分析——《春曉》12-16
- (二)蒙高中唐詩教學分析——以額爾登特彩虹中學為例16-21
- 1.額爾登特彩虹中學情況簡介16
- 2.唐詩教學個案分析——《題都城南莊》16-21
- (三)蒙大學唐詩教學分析——以達爾罕人文大學為例21-28
- 1.達爾罕人文大學情況簡介21
- 2. 唐詩教學個案分析——李杜詩歌研究學習21-28
- 二、教法探究28-36
- (一)因材施教 量體裁衣28-29
- (二)一以貫之 強調自主學習29-32
- (三)靈活多變 激發(fā)興趣32-33
- (四)熟記教學方法 應用得體33-35
- (五)舉行詩歌朗誦和默寫比賽35-36
- 三、唐詩教學的探索與不足36-39
- (一)本文的有益嘗試36-37
- (二)本文的不足之處37-39
- 參考文獻39-41
- 附錄41-45
- 致謝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高劍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J];教育科學;2007年05期
2 楊桂珍;詩的"意象"說[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3 吳奔星;詩與形象美[J];名作欣賞;1985年02期
,本文編號:8530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85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