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常常”與“往往”在中介語中的偏誤誘因及其矯正策略

發(fā)布時間:2017-09-09 06:35

  本文關鍵詞:“常常”與“往往”在中介語中的偏誤誘因及其矯正策略


  更多相關文章: “常常” “往往” “often” “usually” 語義功能 典型意義 對譯 抉擇


【摘要】:母語為英語的留學生在使用漢語頻率副詞"常常"和"往往"時出現(xiàn)的偏誤,既與二者的語義特征及其所在句法結構的語義表達有關,也與英語副詞"often"和"usually"各自的語義差異相糾葛。矯正的策略是:一要弄清楚"often"同"常常"、"usually"同"往往"分別對譯的語境條件;二要用"一次又一次"置換"常常"、用"一般"置換"往往"的句法手段,檢測它們是否能夠分別彰顯"動作行為頻發(fā)""行為情狀具有慣常性"的語義功能,從而實現(xiàn)對"常常"與"往往"的抉擇與優(yōu)選。
【作者單位】: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關鍵詞】“常! “往往” “often” “usually” 語義功能 典型意義 對譯 抉擇
【基金】: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頻度副詞在漢英中介語中的偏誤研究”(2013WYXM0079)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常!焙汀巴笔莾蓚使用頻率極高的頻率副詞,在具體的語用中,有時似乎分不出彼此,二者可以相互替換,如“冒險精神常常/往往體現(xiàn)著一個民族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但有時二者卻似乎又具有嚴格的區(qū)別,彼此絕不能相互替換,如“孫伯伯是叔叔常常提起的科學家呀”,“人到老年記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沈桂麗;;“常!焙汀巴盵J];湘南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婉梅;表處所的“在Np”的語義分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孫宜春;;“NP+V-起來+AP(VP)”句式的語義結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樊友新;;從“被就業(yè)”看“被”的語用功能[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何清順;漢英詞匯重疊式附加意義對比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5 陳紅燕;;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用”字介詞框架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6 盧英順;現(xiàn)代漢語中的“延續(xù)體”[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7 王祥榮;兒童語言中的“上”、“下”類方位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8 肖奚強;范圍副詞的再分類及其句法語義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孔令達;;“VP+過”的功能[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高華;;漢語里的“話題問句”[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影;付莉;;韓國中小學生“是”的錯序偏誤分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2 袁明軍;;《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擬聲詞[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祝東平;高彥怡;;副詞“就”的釋義[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陳萬龍;;方位詞“前”的歧義用法[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魏亮珍;;淺析《呂梁英雄傳》中的“給”[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寇金鳳;;淺析篇章連接成分“當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梁銀峰;;《祖堂集》助動詞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8 汪如東;;淺析“不差錢”[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9 昝紅英;張坤麗;柴玉梅;俞士汶;;現(xiàn)代漢語虛詞知識庫的研究[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吳云鵬;昝紅英;;基于錯誤驅動的現(xiàn)代漢語方位詞用法規(guī)則的自動更新[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石喬;基于語料庫的漢語醫(yī)患會話修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李紅梅;韓國語范圍表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劉春蘭;《訓世評話》語法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谷峰;先秦漢語情態(tài)副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李青;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主觀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王欣;漢日否定表達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吳淑瓊;基于漢語句法結構的語法轉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文平;現(xiàn)代漢語“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敏;“難不成”的衍生過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晶晶;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烏曉麗;“X+—N比—N+VP”表義功能新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滿蕾;東北方言數(shù)字詞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張軍琿;基于統(tǒng)計的常用漢語副詞用法自動識別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田潔;現(xiàn)代漢語回聲拷貝式“A就A”結構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丁熠;“契合”類語氣副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劉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關變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姜丹丹;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插入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小兵;“常!焙汀巴ǔ!盵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栗霞;曲朝霞;;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日語テイル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2 周芳;;“凡是”的語義功能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吳娜;廖昌盛;;淺析英語語音教學中語調與語義功能的關系[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李美妍;;“V+個+N”結構研究[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01期

5 何春香;;淺議“在+處所”的語義功能與關系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7期

6 鄧浩;;論維吾爾語格位形式語義功能的發(fā)展[J];民族語文;1988年04期

7 李國南;“METONYMY”與“借代”:語義功能對比研究[J];外語研究;1999年03期

8 張淑菊;淺談英語現(xiàn)在進行時的語義功能[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9 劉蘭萍;試論話語中的非言語特征[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4期

10 付海波;李旎;;漢英詞綴的形式位置和語義功能比較[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星;;英語陳述句中語調的語義功能三分法——利用J·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對其語義功能進行重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世凱;;語義功能語法的結構主義闡釋[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3 盧烈紅;;“何莫非”考[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寧琦;;從功能語言學角度看俄語詞組的功能分析[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胡佳;;普通法漢詞典新增文化義項的參考原則與模式[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6 王振來;;語義功能語法的應用價值研究[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7 劉紅霞;;“AB的VP/NP”結構中的AB的功能考察[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林芳;;從認知角度看英漢科技語言中的語法隱喻現(xiàn)象[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王梅;;索引語義擴展的探討[A];2005年中國索引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薛慶;張世棟;隋琪;;一種基于服務關聯(lián)的Web服務發(fā)現(xiàn)算法[A];2005年全國理論計算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勝寒;從“斑鳩的故事”說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宗守云 上海師范大學語言研究所;語言研究創(chuàng)新重事實、現(xiàn)象、理論與應用[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麗香;現(xiàn)代漢語“全都”類總括副詞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2 陳俊和;現(xiàn)代漢語“X+們”的語義功能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3 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錢兢;面向對韓漢語教學的“還”類副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5 劉俊莉;“是”字存在句的表義模式及量類型研究[D];武漢大學;2006年

6 王永超;元明時期漢語代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劉輝;現(xiàn)代漢語事件量詞的語義和句法[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8 卜雅娜;明清以來漢語介詞的演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芍;名詞量詞組合的雙向選擇研究及其認知解釋[D];暨南大學;2006年

10 周娟;現(xiàn)代漢語動詞與動量詞組合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婷;“怎么著”相關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沈強;論介詞短語“在+處所”的語義功能和句法生成[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3年

3 崔勇;從語篇角度考察英語獨立主格結構[D];浙江大學;2003年

4 羅慶云;《詩經》介詞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5 蘇娟;<韓非子>介詞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廖金波;《紅樓夢》中的人稱代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家雋;現(xiàn)代漢語致使性重動句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8 侯巍;漢語否定虛擬條件句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9 李美妍;“V+個+N”結構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雷玉梅;俄語情態(tài)詞的功能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8188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8188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96d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