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留學生近義詞習得偏誤研究
本文關鍵詞:外國留學生近義詞習得偏誤研究
【摘要】:詞匯教學歷來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留學生詞匯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漢語水平的高低,而近義詞更是詞匯教學中的難點。本文針對外國留學生在中級漢語學習階段漢語詞匯習得過程中,關于近義詞出現(xiàn)的偏誤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策略。本文分為四章,首先就近義詞的偏誤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從數(shù)據(jù)中分析整理出偏誤的類型,并從詞義和語法角度對近義詞所出現(xiàn)的偏誤進行詳細的分類,隨后對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從漢語自身、留學生和學習環(huán)境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具體切實可行的教學技巧和相應的教學策略,從而達到指導對外漢語教學,提高留學生近義詞辨析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對外漢語 近義詞 偏誤分析 教學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9
- 第一章 外國留學生近義詞偏誤調(diào)查19-27
- 第一節(jié) 調(diào)查方法19
- 第二節(jié) 調(diào)查對象19-20
- 第三節(jié)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分析20-26
- 一、調(diào)查內(nèi)容20-23
- 二、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23-26
- 本章小結(jié)26-27
- 第二章 外國留學生近義詞習得偏誤類型27-43
- 第一節(jié) 詞義偏誤27-35
- 一、理性義不同的偏誤27-32
- 二、色彩義不同的偏誤32-35
- 第二節(jié) 語法偏誤35-42
- 一、近義詞組合搭配的偏誤35-38
- 二、近義詞充當句法成分的偏誤38-42
- 本章小結(jié)42-43
- 第三章 外國留學生近義詞習得偏誤原因43-52
- 第一節(jié) 漢語詞匯自身的因素43-45
- 一、詞形相近43-44
- 二、一詞多義44-45
- 三、詞匯的跨詞性特點45
- 第二節(jié) 留學生自身的因素45-48
- 一、母語的負遷移46-47
- 二、留學生的學習策略47-48
- 第三節(jié) 學習環(huán)境的因素48-50
- 一、教材方面48-49
- 二、工具書方面49-50
- 本章小結(jié)50-52
- 第四章 對外漢語近義詞的教學策略52-60
- 第一節(jié) 近義詞的教學原則52-54
- 一、重視語素的原則52-53
- 二、重視語境的原則53
- 三、有針對性的原則53-54
- 第二節(jié) 近義詞的教學技巧54-57
- 一、圖示法54-55
- 二、表格法55-56
- 三、實踐法56-57
- 第三節(jié) 近義詞教學中的兩點注意57-59
- 一、注意媒介語的負遷移57-59
- 二、注意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影響59
- 本章小結(jié)59-60
- 結(jié)語60-61
- 參考文獻61-63
- 附錄一63-66
- 附錄二66-68
- 致謝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雅琴;“機嫌”“l(fā)分”“l(fā)持ち”的異同[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王東生;;試析幾組近義詞的區(qū)別[J];橡塑資源利用;2006年01期
3 李平;;動態(tài)視角下的近義詞辨析研究[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年10期
4 朱文獻;通過新舊課文聯(lián)系辨析近義詞[J];漢語學習;1987年01期
5 張敬儀;;維語近義詞的辨析方法[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6 徐斌;常見易錯近義詞辨析[J];秘書之友;1995年06期
7 吾一;“ゃりきれな!奔捌浣x詞[J];日語知識;1996年04期
8 吾一;“ぁだつぱい”及其近義詞[J];日語知識;1996年05期
9 吾一;“けだるい”及其近義詞[J];日語知識;1996年06期
10 金中;“とてつもな!奔捌浣x詞[J];日語知識;199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欣達;;從「懸、掛、吊」看現(xiàn)代漢語近義詞的區(qū)辨[A];第一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洪穎楠;;框架語義理論與近義詞辨析[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夏延民;文明是安全的近義詞[N];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2013年
2 浙江省嵊州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中心學校初中部 許金錦;有效地實現(xiàn)默寫中的“認知發(fā)展”[N];學知報;2010年
3 市四中 陳苗;充分用好“讀一讀寫一寫”[N];郴州日報;2010年
4 口泉六校 陳驊;讓學生愛上朗讀[N];大同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志平(Nutchakit Sillapiyodom);泰國中高級漢語水平學習者近義詞習得偏誤考察[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2 劉金桃;印尼留學生漢語同素雙音近義動詞習得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3 Bolorerdene Dorjsuren(晶珍);針對中級階段蒙古學生的近義詞教學[D];安徽師范大學;2015年
4 孫慧,
本文編號:754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75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