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文《常啼菩薩求法故事》及其來源問題
本文關鍵詞:回鶻文《常啼菩薩求法故事》及其來源問題
【摘要】:《常啼菩薩求法故事》是抄寫于蒙元時期的重要回鶻文佛教文獻之一。玄奘法師翻譯的六百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220)之"初分常啼菩薩品"及"初分法涌菩薩品"是回鶻文《常啼菩薩求法故事》的底本,但回鶻文故事不是漢文版的逐字翻譯,譯者用押頭韻的詩歌形式敘述該故事,并在佛教教義和人物風景刻畫上添加不少內容或刪去漢文譯文中的重復內容。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維吾爾語言文學系;
【關鍵詞】: 回鶻文 常啼菩薩的求法故事 大般若經
【分類號】:H211.4
【正文快照】: 一、文獻概況回鶻文《常啼菩薩求法故事》(又作《薩陀波倫菩薩和曇無竭菩薩的故事》、《常啼與法上的故事》),是伯希和(Paul.Pelliot)在敦煌發(fā)現(xiàn)的一部佛教文獻。該文獻現(xiàn)存于巴黎國家圖書館,編號為Pelliot-Ou錵gour 4521。寫本的抄寫時間、地點以及譯經人、抄寫人、繕寫人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鐵山;;回鶻文及其文獻[J];文史知識;2008年12期
2 李樹輝;古代回鶻文文獻中的ulu∫一詞翻譯辨誤[J];民族語文;2002年06期
3 耿世民;;回鶻文《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種禮贊經》殘卷研究[J];民族語文;1990年03期
4 阿依達爾·米爾卡馬力;;敦煌莫高窟北區(qū)出土的兩件回鶻文佛教文獻殘片研究[J];敦煌研究;2008年04期
5 米葉沙爾·拜祖拉;關于回鶻文文獻中名詞的數(shù)范疇[J];語言與翻譯;1995年03期
6 張鐵山;;耿世民著《回鶻文社會經濟文書研究》評介[J];西域研究;2006年04期
7 阿依達爾·米爾卡馬力;;莫高窟北區(qū)出土回鶻文《佛祖歷代通載》殘葉再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8 張鐵山;;俄羅斯學者Л.Ю.吐古舍娃及其回鶻文文獻研究[J];西域研究;2011年01期
9 李樹輝;;回鶻文始用時間考[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10 阿依達爾·米爾卡馬力;;敦煌莫高窟北區(qū)新出回鶻文文獻綜述[J];敦煌學輯刊;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王紅梅;楊富學;;回鶻文藏密經典所見“七寶”考[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區(qū)《大般若經》的流傳與信仰[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黃潤華;一場古籍展 半部新疆史[N];光明日報;2011年
2 國家圖書館館員 黃潤華;發(fā)現(xiàn)歷史古籍中的新疆[N];中國文化報;2010年
3 赫俊紅;褚墨遺珍 馨香流布[N];中國文物報;2010年
4 全桂花;回鶻文《玄奘傳》[N];中國文物報;2002年
5 楊富學;道教對古代維吾爾人的影響[N];中國民族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買買提阿布都拉·艾則孜;回鶻文《兩王子的故事》語言詞法系統(tǒng)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2 喬睿;國家圖書館所藏回鶻文《玄奘傳》九頁之語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3 鄭桓;回鶻文《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句式標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木沙江·艾力;回鶻文《金光明經》詞匯研究[D];新疆大學;2012年
5 李婷;《烏古斯可汗的傳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6 艾力·阿布拉;《彌勒會見記》之中的對偶詞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99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69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