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編排原則之新思考
本文關鍵詞:《說文解字》編排原則之新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據(jù)形系聯(lián) 據(jù)聲系聯(lián) 編排原則 《說文解字》
【摘要】:東漢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按文字所從之"類"(后世稱為"部首")編排的字書,是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開山之作,在中國文字學、語言學和辭書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形成了我國的"說文學"。前輩學者認為,《說文》全書僅僅采用了"據(jù)形系聯(lián)"一種編排原則。據(jù)我們研究,整部《說文》包含著兩種編排原則,即"據(jù)形系聯(lián)"與"據(jù)聲系聯(lián)"。"據(jù)形系聯(lián)"屬于主體的、顯明的編排原則,而"據(jù)聲系聯(lián)"則屬于補充的、暗隱的編排原則。本文旨在揭示"據(jù)形系聯(lián)"與"據(jù)聲系聯(lián)"兩種編排原則在《說文》中的運用及其對后世辭書編撰、"右文"說的影響。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關鍵詞】: 據(jù)形系聯(lián) 據(jù)聲系聯(lián) 編排原則 《說文解字》
【基金】:西南民族大學學位點建設項目(2014XWP-S0504)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61
【正文快照】: 東漢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按文字所從之“類”(后世稱為“部首”)編排的字書,是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開山之作,在中國文字學、語言學和辭書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此而形成了我國的“說文學”、“六書學”和辭書學。黃侃先生說:“夫所謂‘學’者,有系統(tǒng)條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道彬;;論王念孫對戴震學術的繼承與發(fā)展——以《廣雅疏證》為例的考察[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張勁秋;《論語》何晏注訓詁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張勁秋;據(jù)境索義與文言詞語訓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石田田;;對《爾雅》編排體例的認識[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5 張茂發(fā);;析“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6 何麗敏;劉芳池;;帛書《五十二病方》通假字語音關系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7 劉宏宇;;“不速之客”的兩點語言學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
8 林海鷹;試論《太平御覽》對校勘《釋名》的價值[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9 黎千駒;;“音近義通”原理論[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10 張猛;;關于訓詁批評的幾個基本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能;高福聚;;古漢字中的建筑遺跡[A];第九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卪旭;;《玉篇》“mp,清mp”疏證[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九、十合輯)[C];2012年
3 楊薇薇;;借形字淺論[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煒;《唐律疏議》問答體疏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趙宏;英漢詞匯理據(jù)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冬英;《爾雅》普通語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李婧;黃侃文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賈璐;朱熹訓詁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栗學英;中古漢語副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冬青;北京話副詞史(1750-1950)[D];蘇州大學;2011年
8 曾令香;元代農(nóng)書農(nóng)業(yè)詞匯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赫蘭國;遼金元時期的杜詩學[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小艷;敦煌書儀語言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中博;《說文解字》同體會意字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鮑樹柏;古代漢語樂器名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曾燕霞;試論高本漢《漢文典》的上古聲母系統(tǒng)[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項云莎;戴震《方言疏證》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姚書平;從鄭玄《毛詩箋》看漢代訓詁學的發(fā)展[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婷玉;海東漢文碑詞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王星華;賈誼《新書》校注商兌[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8 杜鋒;《五十二病方》及其所載“茱萸”相關藥名考辨[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葉姝;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神、怪、人名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安沙沙;唐寫本《新修本草》詞匯釋證[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春語;;“走”部與“哭”部之據(jù)形系聯(lián)考[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2 譚爽;;試論《說文解字》部首次第[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3 胡驕鍵;;《說文解字》部首排序的“思想原則”芻議[J];宜賓學院學報;2007年08期
4 康國章;《說文解字》的字典編纂成就[J];殷都學刊;2001年02期
5 金小春;;《說文》部首以音相次例[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6 康國章;許慎的部首概念及編排實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劉恒友;;《說文》“句”聲字探微[J];長治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8 陳平;“據(jù)形系聯(lián)”、“雜而不越”——《說文》部首間相互系聯(lián)方式試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管軍;羅小娟;;小議《說文》土部所反映的宅居情況[J];作家;2011年04期
10 劉瑋;;中國字典的開山之作——《說文解字》[J];河北自學考試;2007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孫彥;《說文解字》的字典性質(zhì)及其影響[D];南昌大學;2010年
2 韋靜;《現(xiàn)代漢語詞典》月部字(含“Q儭輩浚┮庖逑低逞芯縖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3 劉恒友;《說文》亦聲字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超;宋本《玉篇》與《說文解字》的比較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陽名強;《說文解字注》“凡”例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6 袁園;《說文解字》部首次第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3年
7 盧翠;《說文解字》顏色字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6754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67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