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成教學模式的課堂設計——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為例
本文關鍵詞:智能生成教學模式的課堂設計——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智能生成教學模式 創(chuàng)造能力 語文教育
【摘要】:文章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為例,闡明智能生成教學模式課堂設計的策略,以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促使學生運用智能并發(fā)展智能,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目的。
【作者單位】: 菏澤學院中文系;菏澤學院圖書館;
【關鍵詞】: 智能生成教學模式 創(chuàng)造能力 語文教育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教育部重點項目“智能生成教學模式對大學生科研能力提升作用研究”(編號DIA11026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93
【正文快照】: 一、智能生成教學模式的內涵(一)教學的最高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智能人類一切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不是為了重復過去而是為了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是由人的智能決定的。因此,教學的最高目標不是僅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智能。人的智能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建映;對創(chuàng)新思維規(guī)律的再認識[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2 張建映;生物進化的必然性、規(guī)律及實質——“主客體關系學”的生物進化觀[J];河北職工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3 邵子華;;高校文科教學亟需實施智能教學模式[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邵子華;;語文教育:過程和方法的目標不容忽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10期
5 呂公禮;語用主體信息空間虛擬化的思考[J];外語學刊;2001年04期
6 王景波,常波;加強足球運動員智能訓練的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7 袁長東,崔永軍,董興輝,陳正榮;論計算機圖形學的畫法幾何方法[J];現(xiàn)代電力;2000年01期
8 李琦,王兆安;對醫(yī)藥科技信息專業(yè)整體課程結構優(yōu)化的探討[J];醫(yī)學教育;1994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海源;人工智能中知識獲取機制的哲學思考[D];山西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登科;語文教學中的人格培養(yǎng)[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張力舟;;高職院校語文教育的人文關懷和個性培養(yǎng)[J];甘肅科技縱橫;2008年05期
3 曾郁梅;課程與教學論:語文教育有效研究的層面之一——讀《語文科課程論基礎》有感[J];語文學刊;2005年06期
4 鄭暉;信息化的語文教育議[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5 李汝中;;論語文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J];當代教育科學;2006年12期
6 薛薇薇;語文教育終極目標論[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汪祿應;語文教育理論素養(yǎng)論[J];常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5期
8 盛斌;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趨勢[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9 陳曉潔;語文情趣: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J];現(xiàn)代語文(理論研究版);2005年09期
10 蔣方;關于“大學語文”課程與弘揚人文精神的思考[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鮑明;;滿族語言教育的成績與問題[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李泉;;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改革初探[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3 許衛(wèi)全;;從儒家“文道統(tǒng)一”的文藝觀解讀葉圣陶的“平衡”理論[A];葉圣陶教育思想在當代的價值——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黃淑芬;;論閱讀教學中語感的培養(yǎng)[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5 祁峰;郭曙綸;;大學語文教材對象語言的選擇與教材編寫[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羅燕;;高職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構想[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朱家玨;;守望文化傳統(tǒng) 教好大學語文[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8 祁峰;;大學語文教材建設芻議[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張萬儀;;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語文的教學和學生的發(fā)展[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章文艷;;大學語文真能被遺忘嗎?——淺析提升大學語文在職業(yè)教育中的重要性[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岳;語文教育一定要“保衛(wèi)”漢語[N];經(jīng)濟參考報;2008年
2 馬斗全;語文教育與傳統(tǒng)文化[N];中華讀書報;2008年
3 程新菊邋崔大斌;語文教育要有生氣和活力[N];光明日報;2007年
4 孝義市第三中學 馬夏民;談大語文觀理念下的教學行為[N];呂梁日報;2010年
5 陳光磊;像敬愛母親那樣,,敬愛我們的母語[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6 王尚文;對話的必要與可能[N];文藝報;2007年
7 記者 陳香;百名專家學者:新大學語文課程應倡母語教育[N];中華讀書報;2007年
8 松明菊;“雙語文”教學的優(yōu)越性[N];貴州民族報;2007年
9 大象出版社北京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 李人凡;尊重經(jīng)典 優(yōu)選時尚[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10 浙江麗水學院中文系主任 陳喜珍;樹立能力本位的“大語文”教學觀[N];中國教育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煒煒;老舍與語文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張靜芬;語文網(wǎng)絡教研探索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魯定元;文學教育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君;大學語文教材研究(1978-2008)[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娟;試論現(xiàn)代家庭的語文教育功能[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朱洪波;國外教育對中國語文教育百年變革影響摭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彩霞;近代中國教會學校的語文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涂紅梅;高職語文課程的設置定位[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慧;葉圣陶語文美育思想初探[D];貴州大學;2007年
6 李琳;明清語文教育歷史梳理及啟示[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7 鄧藝穎;新形勢下高等職業(yè)院校語文教育的實用、人文及審美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張琪;五本“大學語文”教材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09年
9 蒙淑毅;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語文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郭向明;高師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案例教學研究與應用[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053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60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