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對NP的VP”結構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0 19:14
本文從句法、語義、語用等角度,對“對NP的VP”結構的內(nèi)部構成、潛在歧義以及篇章功能進行了全面考察。具體內(nèi)容包括: 第一章緒論。全面回顧學界對“對”字結構及“對NP的VP”結構的相關研究,對其中的得失進行總結和評介。介紹本文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對NP的VP”結構的構成。首先,通過比較介詞“對”和“對于”的差異,發(fā)現(xiàn)介詞“對”在句法分布和語義功能上都囊括了介詞“對于”的用法,在語體上也更能在靈活多變的口語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接著,通過對介詞“對”的義項的區(qū)分,發(fā)現(xiàn)在“對NP的VP”結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表示對待關系的“對2”,動詞性較強的“對1”沒有出現(xiàn)。隨后,分別考察進入該結構的NP和VP的性質(zhì)和限定條件,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在該結構中的N有指人名詞、指物名詞、時間名詞、處所名詞、方位名詞五類,NP有聯(lián)合、偏正、同位短語三類;V多為雙音節(jié)的心理動詞、行為動詞和存現(xiàn)動詞,VP有聯(lián)合、偏正、述賓、述補、連動短語五類。 第三章“對NP的VP”結構的排歧。該結構是一個潛在歧義結構,具有定中型偏正短語和介賓短語兩種表義的可能性。通過分析NP的語義特征、VP的配價、NP與VP的語義關系,可以對該結構進行...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對”字結構研究綜述
1.1.1 “對”字結構成立的句法語義條件研究
1.1.2 “對”字結構內(nèi)部變換研究
1.1.2.1 介詞“對”的隱現(xiàn)
1.1.2.2 介詞結構與否定詞的語序
1.1.3 “對”字結構與相關句式的轉(zhuǎn)換研究
1.1.3.1 義項與句式轉(zhuǎn)換
1.1.3.2 “對+賓+主+謂”與“主+謂+賓”句式的轉(zhuǎn)換
1.1.4 “對”字結構的歧義研究
1.1.4.1 “對N1的N2”的歧義研究
1.1.4.2 “對于NP的VP/AP”的歧義研究
1.1.5 “對”字結構的話語功能研究
1.1.6 “對NP的VP”結構研究
1.1.6.1 “NP的VP”結構
1.1.6.2 “對NP的VP”結構
1.2 現(xiàn)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1.3.1 潛在歧義結構理論
1.3.2 語體理論
1.3.3 語篇銜接理論
1.3.4 話題與焦點理論
1.4 語料來源
第二章 “對NP的VP”結構的構成
2.1 介詞“對”和“對于”的差異
2.1.1 句法差異
2.1.2 語義差異
2.1.3 語用差異
2.2 介詞“對”的義項
2.2.1 已有的義項劃分
2.2.2 我們的劃分
2.3 “對NP的VP”結構中的“對”
2.4 NP的性質(zhì)
2.4.1 NP的分類角度
2.4.2 NP的類型
2.4.2.1 名詞的類型
2.4.2.2 名詞短語的類型
2.5 VP的性質(zhì)
2.5.1 VP的“名物化”問題
2.5.2 動詞的語義類型
2.5.3 VP的類型
2.6 小結
第三章 “對NP的VP”結構的排歧
3.1 潛在歧義結構理論
3.1.1 歧義格式理論
3.1.2 潛在歧義格式理論
3.2 “對NP的VP”結構的歧義及消歧
3.2.1 “對NP的VP”結構的歧義表現(xiàn)
3.2.2 “對NP的VP”結構的消歧策略
3.3 內(nèi)部排歧
3.3.1 NP的語義特征與VP的配價
3.3.2 “對NP的VP”結構內(nèi)部排歧規(guī)則
3.4 外部排歧
3.4.1 結構前因素
3.4.1.1 “對NP的VP”結構做賓語
3.4.1.2 “對NP的VP”結構做狀語
3.4.2 結構后因素
3.4.3 嵌套結構中
3.5 小結
第四章 “對NP的VP”結構的篇章語用分析
4.1 “對NP的VP”結構的語體分布
4.1.1 語體分類研究
4.1.2 “對NP的VP”結構語體分布規(guī)律
4.2 語篇中的銜接概念
4.3 “對NP的VP”結構的銜接功能
4.3.1 回指型銜接
4.3.1.1 主位回指
4.3.1.2 述位回指
4.3.2 預指型銜接
4.3.2.1 主位預指
4.3.2.2 述位預指
4.4 “對NP的VP”結構的話題化功能
4.5 小結
第五章 結語
5.1 本研究的價值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795120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對”字結構研究綜述
1.1.1 “對”字結構成立的句法語義條件研究
1.1.2 “對”字結構內(nèi)部變換研究
1.1.2.1 介詞“對”的隱現(xiàn)
1.1.2.2 介詞結構與否定詞的語序
1.1.3 “對”字結構與相關句式的轉(zhuǎn)換研究
1.1.3.1 義項與句式轉(zhuǎn)換
1.1.3.2 “對+賓+主+謂”與“主+謂+賓”句式的轉(zhuǎn)換
1.1.4 “對”字結構的歧義研究
1.1.4.1 “對N1的N2”的歧義研究
1.1.4.2 “對于NP的VP/AP”的歧義研究
1.1.5 “對”字結構的話語功能研究
1.1.6 “對NP的VP”結構研究
1.1.6.1 “NP的VP”結構
1.1.6.2 “對NP的VP”結構
1.2 現(xiàn)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1.3.1 潛在歧義結構理論
1.3.2 語體理論
1.3.3 語篇銜接理論
1.3.4 話題與焦點理論
1.4 語料來源
第二章 “對NP的VP”結構的構成
2.1 介詞“對”和“對于”的差異
2.1.1 句法差異
2.1.2 語義差異
2.1.3 語用差異
2.2 介詞“對”的義項
2.2.1 已有的義項劃分
2.2.2 我們的劃分
2.3 “對NP的VP”結構中的“對”
2.4 NP的性質(zhì)
2.4.1 NP的分類角度
2.4.2 NP的類型
2.4.2.1 名詞的類型
2.4.2.2 名詞短語的類型
2.5 VP的性質(zhì)
2.5.1 VP的“名物化”問題
2.5.2 動詞的語義類型
2.5.3 VP的類型
2.6 小結
第三章 “對NP的VP”結構的排歧
3.1 潛在歧義結構理論
3.1.1 歧義格式理論
3.1.2 潛在歧義格式理論
3.2 “對NP的VP”結構的歧義及消歧
3.2.1 “對NP的VP”結構的歧義表現(xiàn)
3.2.2 “對NP的VP”結構的消歧策略
3.3 內(nèi)部排歧
3.3.1 NP的語義特征與VP的配價
3.3.2 “對NP的VP”結構內(nèi)部排歧規(guī)則
3.4 外部排歧
3.4.1 結構前因素
3.4.1.1 “對NP的VP”結構做賓語
3.4.1.2 “對NP的VP”結構做狀語
3.4.2 結構后因素
3.4.3 嵌套結構中
3.5 小結
第四章 “對NP的VP”結構的篇章語用分析
4.1 “對NP的VP”結構的語體分布
4.1.1 語體分類研究
4.1.2 “對NP的VP”結構語體分布規(guī)律
4.2 語篇中的銜接概念
4.3 “對NP的VP”結構的銜接功能
4.3.1 回指型銜接
4.3.1.1 主位回指
4.3.1.2 述位回指
4.3.2 預指型銜接
4.3.2.1 主位預指
4.3.2.2 述位預指
4.4 “對NP的VP”結構的話題化功能
4.5 小結
第五章 結語
5.1 本研究的價值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795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79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