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視角下“參加”和“參與”的對比研究及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10-25 14:11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其中,近義詞的辨析更是占據(jù)著詞匯教學的重要位置,尤其對于中高級階段的漢語習得者來說,辨析近義詞的用法區(qū)別,并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明確其異同且不產(chǎn)生偏誤,這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難點之一!皡⒓印焙汀皡⑴c”是一組具有相同語素的近義詞,都是動詞,且釋義及用法非常相似,漢語習得者在使用過程中會因兩詞的相似性產(chǎn)生偏誤,因此對比分析“參加”和“參與”的用法及偏誤很有必要。詞典、工具書及相關著作中收錄的有關“參加”和“參與”的對比分析即少又簡,還很分散,沒有相對詳細具體的總結(jié)歸納,現(xiàn)有的研究中也缺乏語料的輔助示例。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視角下深入研究“參加”和“參與”這一組近義詞有其必要性。本文通過總結(jié)歸納詞典、工具書和相關著作中有關“參加”和“參與”兩詞的釋義、用法及對比分析,再輔以北京語言大學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暨南大學留學生書面語語料庫、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口語語料庫和筆者積累的學生作業(yè)中的語料進行實證性研究。分析語料后總結(jié)“參加”和“參與”的偏誤類型,得出偏誤原因后設計教學方案,經(jīng)過課堂實踐、課后測試和跟蹤訪談后,反思教學設計的可行性和局限性,綜合上...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參加”和“參與”的研究綜述
2.1 研究現(xiàn)狀
2.1.1 近義詞界定
2.1.2 近義詞辨析方法研究
2.1.3 近義詞偏誤與習得研究
2.2 “參加”和“參與”在詞典中的釋義
2.3 “參加”和“參與”的句法功能
2.3.1 作謂語
2.3.2 作謂語外成分
2.4 “參加”和“參與”語義辨析
2.4.1 動作主體的對比分析
2.4.2 動作對象的對比分析
2.4.3 動作詞義的對比分析
第3章 “參加”和“參與”的偏誤類型
3.1 偏誤語料來源
3.2 “參加”的偏誤類型
3.3 “參與”的偏誤類型
第4章 “參加”和“參與”的對外漢語教學設計
4.1 教學設計要點
4.2 教學設計方案
4.2.1 教學對象
4.2.2 教學內(nèi)容
4.2.3 教學目標
4.2.4 教學重點與難點
4.2.5 教學方法
4.2.6 教具準備
4.2.7 課時安排
4.2.8 教學步驟
4.3 教學測試
4.3.1 測試目的
4.3.2 測試對象
4.3.3 試卷編制與測試流程
4.3.4 測試結(jié)果匯總與分析
4.4 教學效果與跟蹤訪談
第5章 “參加”和“參與”的對外漢語教學提升策略
5.1 課程設置方面
5.2 教材編寫方面
5.3 教師教學方面
5.4 漢語習得者個體方面
第6章 結(jié)語
6.1 主要結(jié)論
6.2 存在的不足及后續(xù)研究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國際教育近義詞教學研究[J]. 楊輝,彭佩佩. 大理大學學報. 2018(07)
[2]針對二語學習者的漢語近義詞教學[J]. 趙新,洪煒.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3(04)
[3]泰國學生漢語詞類誤用淺析[J]. 卿雪華,王周炎. 民族翻譯. 2011(02)
[4]泰國學生學習漢語近義詞常見偏誤分析[J]. 卿雪華,王周炎.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5)
[5]對外漢語教學詞義辨析的對象和原則[J]. 李紹林. 世界漢語教學. 2010(03)
[6]對外漢語近義詞辨析教學對策[J]. 敖桂華. 漢語學習. 2008(03)
[7]同義詞、近義詞、易混淆詞:從漢語到中介語的視角轉(zhuǎn)移[J]. 張博. 世界漢語教學. 2007(03)
[8]語法偏誤類別的考察[J]. 朱其智,周小兵. 語言文字應用. 2007(01)
[9]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近義詞辨析[J]. 胡亮節(jié).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06)
[10]編寫《外國人實用近義詞詞典》的幾個基本問題[J]. 趙新,劉若云. 辭書研究. 2005(04)
碩士論文
[1]基于語素的詞匯教學法在韓國HSK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韓朵.浙江大學 2018
[2]中高級階段日本留學生習得副詞“也”的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 劉洋.遼寧師范大學 2018
[3]面向?qū)ν鉂h語教學的漢日定語標記“的”與“の”比較研究[D]. 曹奕.河北師范大學 2018
[4]韓國小學生漢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D]. 李美佳.沈陽師范大學 2018
[5]對外漢語教學視角下“災難”和“災害”的對比所究[D]. 丁宇婷.華中師范大學 2017
[6]能愿動詞“能、會、可以”的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D]. 吳曉陽.蘇州大學 2017
[7]中高級留學生習得同素近義動詞的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D]. 張秦.遼寧師范大學 2017
[8]“二”和“兩”的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 郭丹鳳.南昌大學 2016
[9]PBL教學法在對外漢語近義詞教學中的應用[D]. 云欣.遼寧大學 2016
[10]中高級留學生近義詞習得情況與學習策略研究[D]. 呂晨.南京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57564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參加”和“參與”的研究綜述
2.1 研究現(xiàn)狀
2.1.1 近義詞界定
2.1.2 近義詞辨析方法研究
2.1.3 近義詞偏誤與習得研究
2.2 “參加”和“參與”在詞典中的釋義
2.3 “參加”和“參與”的句法功能
2.3.1 作謂語
2.3.2 作謂語外成分
2.4 “參加”和“參與”語義辨析
2.4.1 動作主體的對比分析
2.4.2 動作對象的對比分析
2.4.3 動作詞義的對比分析
第3章 “參加”和“參與”的偏誤類型
3.1 偏誤語料來源
3.2 “參加”的偏誤類型
3.3 “參與”的偏誤類型
第4章 “參加”和“參與”的對外漢語教學設計
4.1 教學設計要點
4.2 教學設計方案
4.2.1 教學對象
4.2.2 教學內(nèi)容
4.2.3 教學目標
4.2.4 教學重點與難點
4.2.5 教學方法
4.2.6 教具準備
4.2.7 課時安排
4.2.8 教學步驟
4.3 教學測試
4.3.1 測試目的
4.3.2 測試對象
4.3.3 試卷編制與測試流程
4.3.4 測試結(jié)果匯總與分析
4.4 教學效果與跟蹤訪談
第5章 “參加”和“參與”的對外漢語教學提升策略
5.1 課程設置方面
5.2 教材編寫方面
5.3 教師教學方面
5.4 漢語習得者個體方面
第6章 結(jié)語
6.1 主要結(jié)論
6.2 存在的不足及后續(xù)研究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國際教育近義詞教學研究[J]. 楊輝,彭佩佩. 大理大學學報. 2018(07)
[2]針對二語學習者的漢語近義詞教學[J]. 趙新,洪煒.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13(04)
[3]泰國學生漢語詞類誤用淺析[J]. 卿雪華,王周炎. 民族翻譯. 2011(02)
[4]泰國學生學習漢語近義詞常見偏誤分析[J]. 卿雪華,王周炎.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5)
[5]對外漢語教學詞義辨析的對象和原則[J]. 李紹林. 世界漢語教學. 2010(03)
[6]對外漢語近義詞辨析教學對策[J]. 敖桂華. 漢語學習. 2008(03)
[7]同義詞、近義詞、易混淆詞:從漢語到中介語的視角轉(zhuǎn)移[J]. 張博. 世界漢語教學. 2007(03)
[8]語法偏誤類別的考察[J]. 朱其智,周小兵. 語言文字應用. 2007(01)
[9]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近義詞辨析[J]. 胡亮節(jié).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06)
[10]編寫《外國人實用近義詞詞典》的幾個基本問題[J]. 趙新,劉若云. 辭書研究. 2005(04)
碩士論文
[1]基于語素的詞匯教學法在韓國HSK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韓朵.浙江大學 2018
[2]中高級階段日本留學生習得副詞“也”的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 劉洋.遼寧師范大學 2018
[3]面向?qū)ν鉂h語教學的漢日定語標記“的”與“の”比較研究[D]. 曹奕.河北師范大學 2018
[4]韓國小學生漢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D]. 李美佳.沈陽師范大學 2018
[5]對外漢語教學視角下“災難”和“災害”的對比所究[D]. 丁宇婷.華中師范大學 2017
[6]能愿動詞“能、會、可以”的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D]. 吳曉陽.蘇州大學 2017
[7]中高級留學生習得同素近義動詞的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D]. 張秦.遼寧師范大學 2017
[8]“二”和“兩”的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 郭丹鳳.南昌大學 2016
[9]PBL教學法在對外漢語近義詞教學中的應用[D]. 云欣.遼寧大學 2016
[10]中高級留學生近義詞習得情況與學習策略研究[D]. 呂晨.南京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575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45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