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水平考試”常用語氣副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5 00:52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由“語音、語素、詞、詞組、句子”等結(jié)構(gòu)單位組成的一種層級體系,文化的傳播需要言語的溝通,言語主要以口語體的形式進行交際,由于語氣副詞是漢語口語中出現(xiàn)頻率比較高的詞匯,語氣副詞交際性的特點使它在漢語傳播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皾h語水平考試”把語氣副詞作為一個重要的詞匯進行考察,這與語氣副詞的特點和它在言語交際中使用地較為普遍有關。本文從語氣副詞使用的外部因素的角度切入,來考察“漢語水平考試”中語氣副詞的使用對漢語傳播的影響,并且用語用學與傳播學等理論對語氣副詞進行了研究,揭示了其內(nèi)部所具有的特性。據(jù)此,本文從以下四個部分對其進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從總體上探討了“漢語水平考試”與漢語傳播的關系,“漢語水平考試”的規(guī)范性、時效性、和系統(tǒng)性對漢語傳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古代和現(xiàn)代多元文化的交融下,制定全社會共同遵守的大綱有利于漢語的國際教育,疏通漢語傳播的閉塞通道。第二部分從語氣副詞本身的特點出發(fā),解釋了“漢語水平考試“中考察語氣副詞的原因,這與語氣副詞的內(nèi)部特性和外部特性是分不開的,語氣副詞的內(nèi)在特性與漢語是重“義”不重“形”的話題性語言的特點有關;它的外部特性,則與其...
【文章來源】: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2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內(nèi)容
2 "漢語水平考試"與漢語傳播的關系
2.1 "漢語水平考試"的目的
2.2 "漢語水平考試"對漢語傳播的促進作用
2.3 "漢語水平考試"是基于古代和現(xiàn)代文化的多元發(fā)展傳統(tǒng)
3 "漢語水平考試"與語氣副詞
3.1 "漢語水平考試"中考察語氣副詞的原因
3.2 語氣副詞的考察可以促進漢語傳播的原因
3.3 語氣副詞的認知特點
4 語氣副詞的本體研究
4.1 "語氣"概述
4.2 語氣副詞的特征
4.3 語氣副詞的情態(tài)意義
4.4 語氣副詞的語境意義
4.5 語氣副詞的話語意義
5 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
5.1 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
5.2 表示抱怨語氣的語氣副詞的語用
5.3 語氣副詞在語用上產(chǎn)生失誤的原因
5.4 語氣副詞在語用上的獨特性
6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科研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副詞“倒”的預期推斷與語法意義——兼談對外漢語副詞教學[J]. 周紅.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03)
[2]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綜述[J]. 肖奚強,錢如玉.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03)
[3]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分析[J]. 齊滬揚.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3(01)
[4]語氣副詞的范圍、類別和共現(xiàn)順序[J]. 史金生. 中國語文. 2003(01)
[5]談對外漢語副詞教學中的語境利用[J]. 周利芳.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2(03)
[6]表加強否定語氣的副詞“并”和“又”——兼談詞語使用的語義背景[J]. 馬真. 世界漢語教學. 2001(03)
[7]留學生在使用“已然”類時間副詞和“了”共現(xiàn)與否時的偏誤分析[J]. 辛永芬.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4)
[8]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結(jié)構(gòu)·語義分析[J]. 賴先剛. 樂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0(02)
[9]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性質(zhì)、范圍與分類[J]. 張誼生. 語言研究. 2000(01)
[10]副詞的重疊形式與基礎形式[J]. 張誼生. 世界漢語教學. 1997(04)
本文編號:3230569
【文章來源】: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2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內(nèi)容
2 "漢語水平考試"與漢語傳播的關系
2.1 "漢語水平考試"的目的
2.2 "漢語水平考試"對漢語傳播的促進作用
2.3 "漢語水平考試"是基于古代和現(xiàn)代文化的多元發(fā)展傳統(tǒng)
3 "漢語水平考試"與語氣副詞
3.1 "漢語水平考試"中考察語氣副詞的原因
3.2 語氣副詞的考察可以促進漢語傳播的原因
3.3 語氣副詞的認知特點
4 語氣副詞的本體研究
4.1 "語氣"概述
4.2 語氣副詞的特征
4.3 語氣副詞的情態(tài)意義
4.4 語氣副詞的語境意義
4.5 語氣副詞的話語意義
5 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
5.1 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
5.2 表示抱怨語氣的語氣副詞的語用
5.3 語氣副詞在語用上產(chǎn)生失誤的原因
5.4 語氣副詞在語用上的獨特性
6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錄: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科研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副詞“倒”的預期推斷與語法意義——兼談對外漢語副詞教學[J]. 周紅.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03)
[2]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綜述[J]. 肖奚強,錢如玉.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03)
[3]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分析[J]. 齊滬揚.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3(01)
[4]語氣副詞的范圍、類別和共現(xiàn)順序[J]. 史金生. 中國語文. 2003(01)
[5]談對外漢語副詞教學中的語境利用[J]. 周利芳.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2(03)
[6]表加強否定語氣的副詞“并”和“又”——兼談詞語使用的語義背景[J]. 馬真. 世界漢語教學. 2001(03)
[7]留學生在使用“已然”類時間副詞和“了”共現(xiàn)與否時的偏誤分析[J]. 辛永芬. 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4)
[8]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結(jié)構(gòu)·語義分析[J]. 賴先剛. 樂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0(02)
[9]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性質(zhì)、范圍與分類[J]. 張誼生. 語言研究. 2000(01)
[10]副詞的重疊形式與基礎形式[J]. 張誼生. 世界漢語教學. 1997(04)
本文編號:32305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23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