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詮釋為基礎的境外漢語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 ——以德國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22 04:48
想要學習某種語言,去了解這門語言所從屬的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在外語教學的過程中,特別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特別注意對中華文化的導入和詮釋,通過科學、得當?shù)氖侄?培養(yǎng)漢語學習者對中華文化的興趣,進而提升其漢語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同時逐漸加深其對中華文化的認知、理解和認同。在以文化詮釋為基礎的境外漢語教學模式中,教師還應當以中華文化具體現(xiàn)象或具體物類為手段,加強教與學的互動,減少并避免語法輸入式的機械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在語言中了解文化,在文化中學習語言,具體說來,就是在漢語學習的過程中認知并理解中華文化,在認知中華文化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其漢語語言水平。同時,語言教學中的文化詮釋應當要考慮語言學習者的認知背景、文化背景和國情背景;應當要做到合情合理、有的放矢;應當注意文化現(xiàn)象的篩選,并與語言教學的主題模塊加以契合,形成交際模式、語知模塊和文化模塊交互融合的良好局面;應當要注意文化導入“質”和“量”的協(xié)調和平衡。本文以我在德國漢語學習者的漢語教學過程中所得的經(jīng)驗和所做的嘗試為出發(fā)點,試圖探索一種新的、適合德國(德語區(qū))漢語學習者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文化詮釋與語言教學
2.1 文化的概念與范圍
2.2 文化詮釋的內(nèi)容與層次
2.3 文化詮釋與外語教學的關系
2.3.1 語境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
2.3.2 語言習得的模型
2.4 德國外語教學法改革的借鑒意義
2.5 中德兩國(對外)漢語教學的現(xiàn)狀
2.5.1 中國對外漢語教學的現(xiàn)狀
2.5.2 德國漢語教學的基本狀況
2.6 小結
3 文化詮釋在漢語教學課堂中實例性運用——以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外語中心中文教學為例
3.1 文化在境外漢語教學中的實例性印證
3.2 文化詮釋在境外漢語教學中的實例模式演示
3.2.1 教學組織和教學調查
3.2.1.1 教學組織
3.2.1.2 學生構成和學習目的調查
3.2.2 教學內(nèi)容準備
3.2.3 教學效果
3.2.4 教學的延伸和擴展
3.3 教學效果調查和反饋
3.4 小結
4 以文化詮釋為基礎的境外漢語教學模式
4.1 文化詮釋的方向性
4.1.1 文化詮釋的指導性
4.1.2 文化詮釋的權威性
4.1.3 文化詮釋的切合性
4.2 以文化詮釋為基礎的境外漢語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
4.3 以文化詮釋為基礎的境外漢語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要求
5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153196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文化詮釋與語言教學
2.1 文化的概念與范圍
2.2 文化詮釋的內(nèi)容與層次
2.3 文化詮釋與外語教學的關系
2.3.1 語境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
2.3.2 語言習得的模型
2.4 德國外語教學法改革的借鑒意義
2.5 中德兩國(對外)漢語教學的現(xiàn)狀
2.5.1 中國對外漢語教學的現(xiàn)狀
2.5.2 德國漢語教學的基本狀況
2.6 小結
3 文化詮釋在漢語教學課堂中實例性運用——以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外語中心中文教學為例
3.1 文化在境外漢語教學中的實例性印證
3.2 文化詮釋在境外漢語教學中的實例模式演示
3.2.1 教學組織和教學調查
3.2.1.1 教學組織
3.2.1.2 學生構成和學習目的調查
3.2.2 教學內(nèi)容準備
3.2.3 教學效果
3.2.4 教學的延伸和擴展
3.3 教學效果調查和反饋
3.4 小結
4 以文化詮釋為基礎的境外漢語教學模式
4.1 文化詮釋的方向性
4.1.1 文化詮釋的指導性
4.1.2 文化詮釋的權威性
4.1.3 文化詮釋的切合性
4.2 以文化詮釋為基礎的境外漢語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
4.3 以文化詮釋為基礎的境外漢語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要求
5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1531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15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