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語外來詞詞典》中漢語日來詞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6 02:17
語言就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文化對語言的影響最明顯地體現(xiàn)在詞匯的語言意義上,尤其是外來詞。外來詞是民族之間直接或間接接觸的產(chǎn)物,它會融合不同的語言文化,具有語言文化的二重性。其中的漢語日來詞在漢語外來詞中占據(jù)著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漢語日來詞的研究不僅具有語言學上的意義,而且對于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史以及西方文明進入我國的歷史研究也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近年來漢語日來詞的研究得到了更多學者的關注,但這方面的研究仍不充分。劉正埮、高名凱、麥永乾和史有為先生經(jīng)過辛勤地整理和研究編訂的《漢語外來詞詞典》(以下簡稱《詞典》)收入了從近代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萬條外來詞。該《詞典》1984年12月出版,是幾十年來漢語外來詞研究的一個總結,又是開啟新時代外來詞研究的扛鼎之作。《詞典》收入來自日語的漢語外來詞800多個,這些外來詞性質有所差異,有些并非日語原創(chuàng),而是來自英語、法語、荷蘭語等,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古漢語,是日語的外來詞。對這些詞應做進一步研究,分清他們究竟是日源漢語外來詞中的哪一種。還有一些所謂的日源漢語外來詞,筆者認為屬于漢語本族語詞義的發(fā)展,不屬于外來詞,建議不要劃在外來詞里。本文對于這些詞...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歷史研究及意義
二、日文的形成以及對現(xiàn)代漢語的影響
(一) 日文的形成
(二) 日語對現(xiàn)代漢語的影響
第二章 對于漢語日來詞的界定和分類
(一) 學術界對于漢語日來詞幾種代表性的界定
(二) 我們對于漢語日來詞這一概念的觀點
(三) 我們對漢語日來詞的分類
1 漢語日源日來詞
2 漢語漢源日來詞
(四) 漢語詞匯發(fā)展受外來詞影響的七種情況
第三章 對《漢語外來詞詞典》中漢語日來詞的分類討論
(一) 對《詞典》中幾個漢語日源日來詞的探究
(二) 對《詞典》中幾個漢語漢源日來詞的探究
(三) 對《詞典》中幾個復起詞的研究
第四章 小結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外來語界定的文化思考[J]. 王鐵鈞. 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4)
[2]漢語形借外來詞研究[J]. 任嵐嵐. 社科縱橫. 2005(01)
[3]日源漢字詞的語義特點[J]. 周玉琨,曲娟. 漢字文化. 2004(03)
[4]中日漢字文化的互動歷程[J]. 馮天瑜. 學術月刊. 2003(12)
[5]流入到近代中國的日語借詞——梁啟超作品中的日語借詞[J]. 李運博.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3(04)
[6]關于漢語借詞的分類問題[J]. 張錦文. 辭書研究. 2003(03)
[7]關于當前漢語中的日語借詞[J]. 張韶巖. 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1)
[8]漢語日源借詞的語言文化透視[J]. 吳永煥. 語文學刊. 2000(02)
[9]二十年來現(xiàn)代漢語新詞語的特點及其產(chǎn)生渠道[J]. 朱永鍇,林倫倫. 語言文字應用. 1999(02)
[10]現(xiàn)代漢語中的日語借詞之研究——序說[J]. 沈國威. 日語學習與研究. 1988(05)
本文編號:3100756
【文章來源】: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歷史研究及意義
二、日文的形成以及對現(xiàn)代漢語的影響
(一) 日文的形成
(二) 日語對現(xiàn)代漢語的影響
第二章 對于漢語日來詞的界定和分類
(一) 學術界對于漢語日來詞幾種代表性的界定
(二) 我們對于漢語日來詞這一概念的觀點
(三) 我們對漢語日來詞的分類
1 漢語日源日來詞
2 漢語漢源日來詞
(四) 漢語詞匯發(fā)展受外來詞影響的七種情況
第三章 對《漢語外來詞詞典》中漢語日來詞的分類討論
(一) 對《詞典》中幾個漢語日源日來詞的探究
(二) 對《詞典》中幾個漢語漢源日來詞的探究
(三) 對《詞典》中幾個復起詞的研究
第四章 小結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外來語界定的文化思考[J]. 王鐵鈞. 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4)
[2]漢語形借外來詞研究[J]. 任嵐嵐. 社科縱橫. 2005(01)
[3]日源漢字詞的語義特點[J]. 周玉琨,曲娟. 漢字文化. 2004(03)
[4]中日漢字文化的互動歷程[J]. 馮天瑜. 學術月刊. 2003(12)
[5]流入到近代中國的日語借詞——梁啟超作品中的日語借詞[J]. 李運博.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3(04)
[6]關于漢語借詞的分類問題[J]. 張錦文. 辭書研究. 2003(03)
[7]關于當前漢語中的日語借詞[J]. 張韶巖. 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1)
[8]漢語日源借詞的語言文化透視[J]. 吳永煥. 語文學刊. 2000(02)
[9]二十年來現(xiàn)代漢語新詞語的特點及其產(chǎn)生渠道[J]. 朱永鍇,林倫倫. 語言文字應用. 1999(02)
[10]現(xiàn)代漢語中的日語借詞之研究——序說[J]. 沈國威. 日語學習與研究. 1988(05)
本文編號:31007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10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