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古注疏詞彙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8 10:30
中古時期,是漢語詞彙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時期。從漢語史角度看,注疏語料的語言價值較大,且獨具特色。通過注疏語料,可以了解當時口語詞彙的情沉,還可以探討新詞新義的來源。同時,將注疏和被注釋的文獻進行比較,將同一文獻各時代的注疏語料之間進行比較,將注疏與同時代其它文獻進行比較,對漢語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注疏語料中,《論語》的注疏語言是比較有特色的一類。因爲《論語》作爲儒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從漢代以來,歷代都有許多注釋著作產(chǎn)生,對《論語》的注釋從未中斷過;洞,本文選擇"《論語》中古注疏詞彙研究"作爲研究課題。本文以何晏《論語集解》和皇侃《論語義疏》爲主要語料,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從詞彙學角度首次對《論語》中古注疏進行了較爲全面的研究。全文主要分五章。第一章,交待了本文的選題緣由、研究意義,簡要介紹了《論語》及歷代注疏,回顧了《論語》中古注疏的研究現(xiàn)狀,説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語料辨別標準,對《論語》中古注疏語料庫建設(shè)思路進行了介紹。第二章,介紹了《論語》中古注疏的主要內(nèi)容。認爲《論語》中古注疏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對《論語》原文體例的揭示、對歷史信息的把握、對前人注疏的處理、從語言的角度注...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5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結(jié)論
1.1 選題緣由
1.1.1 注疏語料的語言價值大
1.1.2 《論語》注疏語言較有特色
1.2 研究意義
1.2.1 可更好地還原《論語》原貌,有助於《論語》解讀或注釋
1.2.2 把握詞彙發(fā)展脈絡(luò),對漢語詞彙史研究有參考價值
1.2.3 對辭書編纂、修訂有參考價值
1.3 《論語》及歷代注疏簡介
1.4 研究現(xiàn)狀評述
1.4.1 使《論語》學的角度
1.4.2 從義疏的角度
1.4.3 從語言學的角度
1.5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5.1 具體描寫與解釋相結(jié)合
1.5.2 個案研究與全面關(guān)照相結(jié)合
1.5.3 共時描寫與歷時比較相結(jié)合
1.6 語料辨別標準說明及劃分時代依據(jù)
1.7 語料庫建設(shè)思路
1.7.1 電子文本的校對
1.7.2 語料的分離
1.7.3 分詞和詞性標注
1.7.4 分類操作
第二章 《論語》中古注疏的主要內(nèi)容
2.1 對《論語》原文體例的揭示
2.1.1 串講大意
2.1.2 揭示體例
2.1.3 分析篇章結(jié)構(gòu)
2.2 對歷史信息的把握
2.2.1 交待歷史背景
2.2.2 補充史實
2.2.3 保存佚書、佚文信息
2.3 對前人注疏的處理
2.3.1 對前人的注釋加以注釋
2.3.2 指出舊注有不同看法
2.3.3 對前人的注提出不同看法
2.4 從語言、文獻的角度注解
2.4.1 指明引文出處、異文情況及古書逸文
2.4.2 解釋詞語
2.4.3 辨析同義詞
2.4.4 指明方言俗語
2.4.5 解釋名物
2.4.6 解釋虛詞
2.5 其他
2.5.1 有疑存疑,不強行解釋,亦不回避
2.5.2 注意前後呼應(yīng)
第三章《論語》中古注疏單音詞研究
3.1 單音詞切分標準
3.1.1 從形體的角度
3.1.2 從語義的角度
3.2 單音詞概貌
3.3 單音同形異詞研究
3.3.1 何注單音同形異詞研究
3.3.2 皇疏單音同形異詞研究
3.3.3 小結(jié)
3.4 單音詞活用和兼類研究
3.4.1 單音詞活用研究
3.4.2 單音詞兼類研究
3.4.3 小結(jié)
3.5 單音單義詞和單音多義詞研究
3.5.1 單音單義詞研究
3.5.2 單音多義詞研究
3.5.3 小結(jié)
3.6 單音詞與語文辭書修訂
3.7 單音詞小結(jié)
第四章 《論語》中古注疏複音詞研究
4.1 複音詞研究綜述及判定標準
4.1.1 綜述
4.1.2 複音詞劃分標準
4.2 複音詞概貌
4.2.1 複音詞數(shù)量及與其他典籍的對比情況
4.2.2 複音詞特點
4.3 複音單純詞研究
4.3.1 聯(lián)綿詞
4.3.2 疊音詞
4.3.3 擬聲詞
4.3.4 小結(jié)
4.4 並列式複音詞研究
4.4.1 並列式複音詞概述
4.4.2 并列式複音動詞
4.4.3 并列式複音形容詞
4.4.4 並列式複音名詞
4.4.5 同素異序詞
4.4.6 小結(jié)
4.5 偏正式複音詞研究
4.5.1 何注偏正式複音詞
4.5.2 皇疏偏正式複音詞
4.5.3 偏正式複音詞語義研究
4.5.4 小結(jié)
4.6 其他類型複音詞研究
4.6.1 附加式複音詞研究
4.6.2 動賓式複音詞研究
4.6.3 補充式複音詞研究
4.6.4 主謂式複音詞研究
4.6.5 凝固式複音詞研究
4.6.6 小結(jié)
4.7 複音新詞新義研究
4.7.1 新詞
4.7.2 新義
4.7.3 《大詞典》始見例可提前的詞
4.7.4 小結(jié)
4.8 複音詞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語
主要參考文獻
(一) 本文所用語料的底本和校本
(二) 專著
(三) 單篇論文
(四) 學位論文
(五) 工具書
附錄
附錄一: 何注單音詞表
附錄二: 皇疏單音詞表
附錄三: 何注雙音詞表
附錄四: 皇疏雙音詞表
附錄五: 何注三音以上詞表
附錄六: 皇疏三音以上詞表
後記
作者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孔安國《論語孔氏訓解》探微[J]. 唐明貴.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0(04)
[2]皇侃《禮記義疏》略論[J]. 焦桂美. 船山學刊. 2010(02)
[3]《論語·里仁》篇“事君數(shù)”章異解辨正[J]. 孔漫春. 中國文化研究. 2010(01)
[4]《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章考論[J]. 宋立林. 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 2009(10)
[5]近百年來《論語》語言研究述評[J]. 張忠堂.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5)
[6]從《論語義疏》看中古佛教詞語的擴散[J]. 周先林,化振紅. 理論界. 2007(11)
[7]吐魯番新出闞氏王國《論語鄭氏注》寫本補說[J]. 王素. 文物. 2007(11)
[8]《論語》的釋名現(xiàn)在可以論定了——《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的“侖會”即《論語》之“論”的含義[J]. 牛鴻恩. 長江學術(shù). 2007(01)
[9]玄學背景下的魏晉南北朝《論語》學研究[J]. 若水.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 2006(03)
[10]略論蜀大字本《論語注疏》的?眱r值[J]. 沙志利.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6(01)
碩士論文
[1]韋昭《國語解》詞彙研究[D]. 蘇超.浙江大學 2012
[2]趙岐《孟子章句》詞彙研究[D]. 施含笑.浙江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070902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5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結(jié)論
1.1 選題緣由
1.1.1 注疏語料的語言價值大
1.1.2 《論語》注疏語言較有特色
1.2 研究意義
1.2.1 可更好地還原《論語》原貌,有助於《論語》解讀或注釋
1.2.2 把握詞彙發(fā)展脈絡(luò),對漢語詞彙史研究有參考價值
1.2.3 對辭書編纂、修訂有參考價值
1.3 《論語》及歷代注疏簡介
1.4 研究現(xiàn)狀評述
1.4.1 使《論語》學的角度
1.4.2 從義疏的角度
1.4.3 從語言學的角度
1.5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5.1 具體描寫與解釋相結(jié)合
1.5.2 個案研究與全面關(guān)照相結(jié)合
1.5.3 共時描寫與歷時比較相結(jié)合
1.6 語料辨別標準說明及劃分時代依據(jù)
1.7 語料庫建設(shè)思路
1.7.1 電子文本的校對
1.7.2 語料的分離
1.7.3 分詞和詞性標注
1.7.4 分類操作
第二章 《論語》中古注疏的主要內(nèi)容
2.1 對《論語》原文體例的揭示
2.1.1 串講大意
2.1.2 揭示體例
2.1.3 分析篇章結(jié)構(gòu)
2.2 對歷史信息的把握
2.2.1 交待歷史背景
2.2.2 補充史實
2.2.3 保存佚書、佚文信息
2.3 對前人注疏的處理
2.3.1 對前人的注釋加以注釋
2.3.2 指出舊注有不同看法
2.3.3 對前人的注提出不同看法
2.4 從語言、文獻的角度注解
2.4.1 指明引文出處、異文情況及古書逸文
2.4.2 解釋詞語
2.4.3 辨析同義詞
2.4.4 指明方言俗語
2.4.5 解釋名物
2.4.6 解釋虛詞
2.5 其他
2.5.1 有疑存疑,不強行解釋,亦不回避
2.5.2 注意前後呼應(yīng)
第三章《論語》中古注疏單音詞研究
3.1 單音詞切分標準
3.1.1 從形體的角度
3.1.2 從語義的角度
3.2 單音詞概貌
3.3 單音同形異詞研究
3.3.1 何注單音同形異詞研究
3.3.2 皇疏單音同形異詞研究
3.3.3 小結(jié)
3.4 單音詞活用和兼類研究
3.4.1 單音詞活用研究
3.4.2 單音詞兼類研究
3.4.3 小結(jié)
3.5 單音單義詞和單音多義詞研究
3.5.1 單音單義詞研究
3.5.2 單音多義詞研究
3.5.3 小結(jié)
3.6 單音詞與語文辭書修訂
3.7 單音詞小結(jié)
第四章 《論語》中古注疏複音詞研究
4.1 複音詞研究綜述及判定標準
4.1.1 綜述
4.1.2 複音詞劃分標準
4.2 複音詞概貌
4.2.1 複音詞數(shù)量及與其他典籍的對比情況
4.2.2 複音詞特點
4.3 複音單純詞研究
4.3.1 聯(lián)綿詞
4.3.2 疊音詞
4.3.3 擬聲詞
4.3.4 小結(jié)
4.4 並列式複音詞研究
4.4.1 並列式複音詞概述
4.4.2 并列式複音動詞
4.4.3 并列式複音形容詞
4.4.4 並列式複音名詞
4.4.5 同素異序詞
4.4.6 小結(jié)
4.5 偏正式複音詞研究
4.5.1 何注偏正式複音詞
4.5.2 皇疏偏正式複音詞
4.5.3 偏正式複音詞語義研究
4.5.4 小結(jié)
4.6 其他類型複音詞研究
4.6.1 附加式複音詞研究
4.6.2 動賓式複音詞研究
4.6.3 補充式複音詞研究
4.6.4 主謂式複音詞研究
4.6.5 凝固式複音詞研究
4.6.6 小結(jié)
4.7 複音新詞新義研究
4.7.1 新詞
4.7.2 新義
4.7.3 《大詞典》始見例可提前的詞
4.7.4 小結(jié)
4.8 複音詞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語
主要參考文獻
(一) 本文所用語料的底本和校本
(二) 專著
(三) 單篇論文
(四) 學位論文
(五) 工具書
附錄
附錄一: 何注單音詞表
附錄二: 皇疏單音詞表
附錄三: 何注雙音詞表
附錄四: 皇疏雙音詞表
附錄五: 何注三音以上詞表
附錄六: 皇疏三音以上詞表
後記
作者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孔安國《論語孔氏訓解》探微[J]. 唐明貴.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0(04)
[2]皇侃《禮記義疏》略論[J]. 焦桂美. 船山學刊. 2010(02)
[3]《論語·里仁》篇“事君數(shù)”章異解辨正[J]. 孔漫春. 中國文化研究. 2010(01)
[4]《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章考論[J]. 宋立林. 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 2009(10)
[5]近百年來《論語》語言研究述評[J]. 張忠堂.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5)
[6]從《論語義疏》看中古佛教詞語的擴散[J]. 周先林,化振紅. 理論界. 2007(11)
[7]吐魯番新出闞氏王國《論語鄭氏注》寫本補說[J]. 王素. 文物. 2007(11)
[8]《論語》的釋名現(xiàn)在可以論定了——《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的“侖會”即《論語》之“論”的含義[J]. 牛鴻恩. 長江學術(shù). 2007(01)
[9]玄學背景下的魏晉南北朝《論語》學研究[J]. 若水.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 2006(03)
[10]略論蜀大字本《論語注疏》的?眱r值[J]. 沙志利.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6(01)
碩士論文
[1]韋昭《國語解》詞彙研究[D]. 蘇超.浙江大學 2012
[2]趙岐《孟子章句》詞彙研究[D]. 施含笑.浙江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0709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07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