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歌詞話語的對話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7 15:16
當代中國歌詞正處于高潮期,隨著流行歌曲數(shù)量的增多,歌詞的影響也在日益擴大。歌詞作為一種音樂載體,不僅存在書面形式,也存在口語形式,但目前的歌詞研究,要么局限于文學(xué)、文化、心理等領(lǐng)域,要么多沿用通常普遍的書面文本的研究范式,嚴重忽視了歌詞的口語特質(zhì),缺乏對歌詞全面的研究。本文試圖從話語視角對歌詞語言進行初步探究。我們將緊扣巴赫金的對話理論,在歌詞話語分析中引入對話、主體等概念,來對歌詞話語進行話語和語篇方面的全面分析和研究。由于詩歌體裁與歌詞體裁最為相似,二者同源異流,本文將歌詞視為一種獨立的語體來與詩歌進行對比,來提煉歌詞話語的主要話語特征。另外,鑒于目前語言學(xué)界對歌詞的研究多散見于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修辭等傳統(tǒng)定性研究范疇中,本文采用基于語料庫的方法,以大量真實數(shù)據(jù)為支持,著眼于詩歌與歌詞的一些語言特點的異同,挖掘歌詞語言的話語特征。本研究利用網(wǎng)絡(luò)資源,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搜集八十年代至今的流行歌曲和現(xiàn)代詩歌作品共50萬字左右(歌詞和詩歌語料各25萬字左右),構(gòu)成了一個生語料庫。并采用語料庫分析軟件對詩歌和歌詞兩個子語料庫在基于語料的總體統(tǒng)計特征進行計算機的自動與互動對比研究。通過數(shù)據(jù)...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xué)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歌詞研究的現(xiàn)狀分析
1.1.1 國內(nèi)歌詞研究現(xiàn)狀
1.1.2 國外歌詞研究現(xiàn)狀
1.2 目前歌詞研究的不足與研究歌詞的意義
第二章 歌詞的淵源
2.1 古代的歌詞
2.2 現(xiàn)當代歌詞
第三章 歌詞話語的主體間性研究
3.1 歌詞研究的話語視角
3.2 本研究使用的語料說明
3.3 歌詞話語的主體間性研究
3.3.1 主體間性
3.3.2 歌詞話語的主體間性
3.4 歌詞話語的主體
3.4.1 強勢主體與弱勢主體
3.4.2 歌詞話語中的主體群
3.4.3 歌詞話語的召喚語境
第四章 歌詞話語的對話性研究
4.1 話語的對話性
4.2 歌詞話語的對話性特征
4.2.1 從疑問詞的使用看歌詞的對話性特征
4.2.2 從修辭疑問句的使用看歌詞的對話性
第五章 結(jié)論
5.1 研究結(jié)論
5.2 研究尚存的局限與不足
5.3 進一步研究的展望與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制造信息差與無疑而問——修辭性疑問的分析框架之一[J]. 劉大為. 修辭學(xué)習(xí). 2008(06)
[2]《中國圖書館分類法》類目更新途徑之探討[J]. 孔晨妍,侯漢清.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07(01)
[3]“話語轉(zhuǎn)向”時代的語篇分析[J]. 苗興偉. 中國海洋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4(06)
[4]基于概念空間的信息檢索方法[J]. 朱連花. 情報科學(xué). 2004(04)
[5]巴赫金對話理論的現(xiàn)代意義[J]. 李衍柱. 文史哲. 2001(02)
[6]反問句的話語制約因素[J]. 胡孝斌. 世界漢語教學(xué). 1999(01)
[7]疑問句探詢功能的遷移[J]. 徐盛桓. 中國語文. 1999(01)
[8]反問句的交際作用[J]. 劉松江. 語言教學(xué)與研究. 1993(02)
本文編號:3038167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xué)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歌詞研究的現(xiàn)狀分析
1.1.1 國內(nèi)歌詞研究現(xiàn)狀
1.1.2 國外歌詞研究現(xiàn)狀
1.2 目前歌詞研究的不足與研究歌詞的意義
第二章 歌詞的淵源
2.1 古代的歌詞
2.2 現(xiàn)當代歌詞
第三章 歌詞話語的主體間性研究
3.1 歌詞研究的話語視角
3.2 本研究使用的語料說明
3.3 歌詞話語的主體間性研究
3.3.1 主體間性
3.3.2 歌詞話語的主體間性
3.4 歌詞話語的主體
3.4.1 強勢主體與弱勢主體
3.4.2 歌詞話語中的主體群
3.4.3 歌詞話語的召喚語境
第四章 歌詞話語的對話性研究
4.1 話語的對話性
4.2 歌詞話語的對話性特征
4.2.1 從疑問詞的使用看歌詞的對話性特征
4.2.2 從修辭疑問句的使用看歌詞的對話性
第五章 結(jié)論
5.1 研究結(jié)論
5.2 研究尚存的局限與不足
5.3 進一步研究的展望與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制造信息差與無疑而問——修辭性疑問的分析框架之一[J]. 劉大為. 修辭學(xué)習(xí). 2008(06)
[2]《中國圖書館分類法》類目更新途徑之探討[J]. 孔晨妍,侯漢清.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07(01)
[3]“話語轉(zhuǎn)向”時代的語篇分析[J]. 苗興偉. 中國海洋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4(06)
[4]基于概念空間的信息檢索方法[J]. 朱連花. 情報科學(xué). 2004(04)
[5]巴赫金對話理論的現(xiàn)代意義[J]. 李衍柱. 文史哲. 2001(02)
[6]反問句的話語制約因素[J]. 胡孝斌. 世界漢語教學(xué). 1999(01)
[7]疑問句探詢功能的遷移[J]. 徐盛桓. 中國語文. 1999(01)
[8]反問句的交際作用[J]. 劉松江. 語言教學(xué)與研究. 1993(02)
本文編號:30381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0381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