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心理動詞的語法、語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3 22:22
本文以《史記》中的心理動詞為研究對象,以現(xiàn)代語義學理論、量級理論為理論基礎(chǔ),以語言學方法中的歸納法、統(tǒng)計法、義征分析法為研究方法,對該書中的心理動詞進行窮盡性的梳理,共總結(jié)出190個心理動詞,其中單音節(jié)心理動詞98個,復(fù)音節(jié)心理動詞92個。本文把心理動詞看作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進行處理,對心理動詞進行詳盡的描寫、分析、研究。本文還從心理學角度對《史記》中的心理動詞進行了分類,分為情緒類心理動詞、意志類心理動詞和認知類心理動詞。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心理動詞的語法功能和心理動詞的量級特征。心理動詞的語法功能包括心理動詞充當句法成分的功能和心理動詞與別的詞結(jié)合的功能。心理動詞主要可以作謂語,還可以作狀語、定語、主語、賓語。其中作謂語的最多,占96.3%,作其他成分的都比較少,作定語的占1.4%,作狀語的占1.2%,作賓語的占0.6%,作主語的占0.5%。心理動詞帶狀語、賓語、補語的類型也很豐富。副詞、名詞、形容詞、助動詞、介賓詞組都能作心理動詞的狀語;心理動詞既可以帶體詞性賓語,又可以帶謂詞性賓語;心理動詞帶的補語包括介賓詞組和非介賓詞組。心理動詞還表現(xiàn)出量級特征:在詞法層面,有些心理動詞本身在...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
1.2.1 古代漢語心理動詞的研究狀態(tài)
1.2.2 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研究的新的理論和方法
1.3 研究目標與理論方法的說明
1.3.1 量級理論
1.3.2 語義場理論
1.3.3 研究的方法
2 心理動詞的語法研究
2.1 心理動詞在《史記》中的主要語法功能
2.1.1 心理動詞充當句法成分的功能
2.1.2 心理動詞跟別的詞結(jié)合的功能
2.2 心理動詞的量級特征
2.2.1 程度副詞修飾心理動詞表達程度量
2.2.2 心理動詞后帶補語表達程度量
2.2.3 同一心理動詞受不同程度副詞修飾表達程度量
2.2.4 程度副詞疊加,強調(diào)程度量
3 心理動詞的語義研究
3.1 單音節(jié)心理動詞語義分析
3.1.1 低級情緒類心理動詞語義場劃分
3.1.2 高級情感類心理動詞語義場劃分
3.1.3 意志類心理動詞語義場劃分
3.1.4 認知類心理動詞語義場分析
3.2 復(fù)音節(jié)心理動詞語義分析
3.2.1 結(jié)構(gòu)研究
3.2.2 意義研究
3.3 心理動詞語義特點分析
3.3.1 主觀的體驗性
3.3.2 長久的穩(wěn)定性
3.3.3 語義的模糊性
3.4 心理動詞詞義的發(fā)展變化
3.4.1 單音節(jié)心理動詞詞義變化
3.4.2 復(fù)音節(jié)心理動詞詞義變化
結(jié)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語》心理動詞簡析[J]. 張晶晶.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9(04)
[2]受程度副詞修飾的動詞的語義特點探析[J]. 李圃,王玥雯. 長江學術(shù). 2009(02)
[3]魏晉南北朝小說心理動詞帶賓語的特點考察[J]. 梅晶. 古漢語研究. 2009(01)
[4]《醒世姻緣傳》單音節(jié)心理動詞用法初探[J]. 張曉玲. 山東電大學報. 2008(03)
[5]也談“心理動詞”的界定[J]. 姚海云. 湖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08(02)
[6]《說苑》心理動詞同義連用現(xiàn)象考察[J]. 朱文豪. 雞西大學學報. 2008(03)
[7]甲骨文感知心理動詞研究[J]. 陳練文.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8(03)
[8]魏晉南北朝小說中程度副詞修飾心理動詞之考察——兼與先秦比較[J]. 梅晶. 韶關(guān)學院學報. 2007(07)
[9]試論古漢語心理動詞研究[J]. 張家合. 學術(shù)論壇. 2007(06)
[10]漢語心理動詞研究綜述[J]. 范利,梅晶.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7(05)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的量性特征[D]. 蘭佳睿.復(fù)旦大學 2008
[2]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研究[D]. 文雅麗.北京語言大學 2007
[3]現(xiàn)代漢語心理形容詞語義網(wǎng)絡(luò)研究[D]. 趙家新.南京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醒世姻緣傳》心理動詞研究[D]. 張曉玲.山東大學 2008
[2]《說文解字》心理動詞語義網(wǎng)絡(luò)研究[D]. 朱芳毅.廣西師范大學 2008
[3]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D]. 丁薇.上海師范大學 2008
[4]心理動詞的非范疇化研究[D]. 陳麗蓉.華東師范大學 2008
[5]敦煌變文心理動詞研究[D]. 龍慧.西南大學 2007
[6]東漢魏晉南北朝民歌心理動詞的來源和發(fā)展[D]. 張萬春.河南大學 2007
[7]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語義、句法研究[D]. 勞勍.上海師范大學 2007
[8]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內(nèi)部差異性研究[D]. 祁慶倩.安徽師范大學 2007
[9]心理動詞句法語義研究[D]. 韓琴.華中師范大學 2006
[10]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研究[D]. 喬麗彩.河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96025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
1.2.1 古代漢語心理動詞的研究狀態(tài)
1.2.2 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研究的新的理論和方法
1.3 研究目標與理論方法的說明
1.3.1 量級理論
1.3.2 語義場理論
1.3.3 研究的方法
2 心理動詞的語法研究
2.1 心理動詞在《史記》中的主要語法功能
2.1.1 心理動詞充當句法成分的功能
2.1.2 心理動詞跟別的詞結(jié)合的功能
2.2 心理動詞的量級特征
2.2.1 程度副詞修飾心理動詞表達程度量
2.2.2 心理動詞后帶補語表達程度量
2.2.3 同一心理動詞受不同程度副詞修飾表達程度量
2.2.4 程度副詞疊加,強調(diào)程度量
3 心理動詞的語義研究
3.1 單音節(jié)心理動詞語義分析
3.1.1 低級情緒類心理動詞語義場劃分
3.1.2 高級情感類心理動詞語義場劃分
3.1.3 意志類心理動詞語義場劃分
3.1.4 認知類心理動詞語義場分析
3.2 復(fù)音節(jié)心理動詞語義分析
3.2.1 結(jié)構(gòu)研究
3.2.2 意義研究
3.3 心理動詞語義特點分析
3.3.1 主觀的體驗性
3.3.2 長久的穩(wěn)定性
3.3.3 語義的模糊性
3.4 心理動詞詞義的發(fā)展變化
3.4.1 單音節(jié)心理動詞詞義變化
3.4.2 復(fù)音節(jié)心理動詞詞義變化
結(jié)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語》心理動詞簡析[J]. 張晶晶.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9(04)
[2]受程度副詞修飾的動詞的語義特點探析[J]. 李圃,王玥雯. 長江學術(shù). 2009(02)
[3]魏晉南北朝小說心理動詞帶賓語的特點考察[J]. 梅晶. 古漢語研究. 2009(01)
[4]《醒世姻緣傳》單音節(jié)心理動詞用法初探[J]. 張曉玲. 山東電大學報. 2008(03)
[5]也談“心理動詞”的界定[J]. 姚海云. 湖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08(02)
[6]《說苑》心理動詞同義連用現(xiàn)象考察[J]. 朱文豪. 雞西大學學報. 2008(03)
[7]甲骨文感知心理動詞研究[J]. 陳練文.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8(03)
[8]魏晉南北朝小說中程度副詞修飾心理動詞之考察——兼與先秦比較[J]. 梅晶. 韶關(guān)學院學報. 2007(07)
[9]試論古漢語心理動詞研究[J]. 張家合. 學術(shù)論壇. 2007(06)
[10]漢語心理動詞研究綜述[J]. 范利,梅晶.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7(05)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的量性特征[D]. 蘭佳睿.復(fù)旦大學 2008
[2]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研究[D]. 文雅麗.北京語言大學 2007
[3]現(xiàn)代漢語心理形容詞語義網(wǎng)絡(luò)研究[D]. 趙家新.南京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醒世姻緣傳》心理動詞研究[D]. 張曉玲.山東大學 2008
[2]《說文解字》心理動詞語義網(wǎng)絡(luò)研究[D]. 朱芳毅.廣西師范大學 2008
[3]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D]. 丁薇.上海師范大學 2008
[4]心理動詞的非范疇化研究[D]. 陳麗蓉.華東師范大學 2008
[5]敦煌變文心理動詞研究[D]. 龍慧.西南大學 2007
[6]東漢魏晉南北朝民歌心理動詞的來源和發(fā)展[D]. 張萬春.河南大學 2007
[7]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語義、句法研究[D]. 勞勍.上海師范大學 2007
[8]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內(nèi)部差異性研究[D]. 祁慶倩.安徽師范大學 2007
[9]心理動詞句法語義研究[D]. 韓琴.華中師范大學 2006
[10]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研究[D]. 喬麗彩.河北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960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99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