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4 22:15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是一部十分著名的語言教材,其編寫者為白樂桑與張朋朋。該書是法國漢語教學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教材。本文對《漢語語言文字啟蒙》一書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教材體例、教學方法等進行了論述,并對該書在法國地區(qū)漢語教學中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針對《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編寫情況對漢語教材編寫提出了思考。《漢語語言文字啟蒙》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字本位”原則。這一原則使該書不同于其他的漢語教材,在漢語教學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稘h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編寫,從漢字開始,采用以字構(gòu)詞的“字本位”教法,把造字法貫穿于教材之中,通過由字構(gòu)詞、由詞造句、由句到篇的學習,使字詞有機結(jié)合,互為補充。這種教材編寫方法給我們的漢語教材編寫提供了借鑒,充分考慮漢字的造字法和漢字認知的規(guī)律以及字頻,并結(jié)合教材編排的目的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和社會的發(fā)展等等。
【學位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H19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選題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綜合課教材的研究
1.2.2 字本位理論與教材編寫綜述
1.3 研究內(nèi)容及方法
1.3.1 文獻研究法
1.3.2 對比分析法
1.3.3 問卷調(diào)查法
2.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評介
2.1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由來
2.2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編寫指導思想
2.3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編寫原則
2.3.1 運用“字本位”編寫的原則
2.3.2 堅持針對性、實用性的原則
2.3.3 采用文化的介紹與漢語的教學相融合的準則
2.4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體例
2.4.1 緒論
2.4.2 正文
2.4.3 附錄
2.5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突出特點
2.5.1 采用字本位的編寫原則
2.5.2 重視“以字構(gòu)詞”的練習
2.5.3 選擇字頻較高的漢字作為學習的重點
2.5.4 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字學
2.5.5 課文篇幅短小,生字、生詞集中
2.5.6 簡體字和繁體字并教
2.5.7 重視中國文化的介紹和中西文化的比較
3.《漢語語言文字啟蒙》在漢語教學中的使用情況及評價
3.1 教材使用情況
3.2 教材使用者的評價
3.2.1 對教材內(nèi)容的評價
3.2.2 對注釋的評價
3.2.3 對練習題的評價
3.3 調(diào)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簡析
4.《漢語語言文字啟蒙》對漢語教材編寫的啟示
4.1 教材的編寫需要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4.2 教材的編寫要與多媒體技術(shù)的發(fā)展相結(jié)合
4.3 教材的編寫要有創(chuàng)新
4.4 教材的編寫要聯(lián)系漢字的特點
5.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1 學生調(diào)查表
后記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1264
【學位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H195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選題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綜合課教材的研究
1.2.2 字本位理論與教材編寫綜述
1.3 研究內(nèi)容及方法
1.3.1 文獻研究法
1.3.2 對比分析法
1.3.3 問卷調(diào)查法
2.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評介
2.1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由來
2.2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編寫指導思想
2.3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編寫原則
2.3.1 運用“字本位”編寫的原則
2.3.2 堅持針對性、實用性的原則
2.3.3 采用文化的介紹與漢語的教學相融合的準則
2.4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體例
2.4.1 緒論
2.4.2 正文
2.4.3 附錄
2.5 《漢語語言文字啟蒙》的突出特點
2.5.1 采用字本位的編寫原則
2.5.2 重視“以字構(gòu)詞”的練習
2.5.3 選擇字頻較高的漢字作為學習的重點
2.5.4 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字學
2.5.5 課文篇幅短小,生字、生詞集中
2.5.6 簡體字和繁體字并教
2.5.7 重視中國文化的介紹和中西文化的比較
3.《漢語語言文字啟蒙》在漢語教學中的使用情況及評價
3.1 教材使用情況
3.2 教材使用者的評價
3.2.1 對教材內(nèi)容的評價
3.2.2 對注釋的評價
3.2.3 對練習題的評價
3.3 調(diào)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簡析
4.《漢語語言文字啟蒙》對漢語教材編寫的啟示
4.1 教材的編寫需要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4.2 教材的編寫要與多媒體技術(shù)的發(fā)展相結(jié)合
4.3 教材的編寫要有創(chuàng)新
4.4 教材的編寫要聯(lián)系漢字的特點
5.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1 學生調(diào)查表
后記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若江;對法國漢語教材的再認識[J];漢語學習;2004年06期
2 張和生;;也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本位之爭[J];語言文字應(yīng)用;2007年S1期
本文編號:28412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84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