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雙音節(jié)兼類詞中的漢韓同形詞比較研究
【學位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H195.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研究目的與意義
0.2 研究現狀
0.2.1 中國對漢韓同形詞的對比研究
0.2.2 韓國對漢韓同形詞的對比研究
0.2.3 問題和缺陷
0.3 主要研究內容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0.3.1 主要研究內容
0.3.2 解決的主要問題
0.4 語料來源和研究方法
0.4.1 語料來源
0.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與本文有關的理論概說
1.1 與本文有關的漢韓語言特點
1.1.1 漢語特點分析
1.1.2 韓語特點分析
1.2 漢韓語言詞類基本理論及特點
1.2.1 漢語詞類基本理論及特點
1.2.2 韓語漢字詞的詞類體系基本理論及特點
1.3 漢韓兼類現象研究概述
1.3.1 漢語兼類詞研究概述
1.3.2 韓語“品詞(詞類)通用”研究概述
第二章 漢語兼類詞中的漢韓同形雙音節(jié)詞對比分析
2.1 漢語兼類詞的定義、范圍及兼類類型的確定
2.1.1 漢語兼類詞的定義
2.1.2 漢語兼類詞的范圍
2.1.3 漢語兼類詞的類型
2.2 韓語中同形漢字詞的選擇及其詞性確定
2.3 漢語雙音節(jié)兼類詞中的漢韓同形詞分類及所占比例
2.4 漢語雙音節(jié)兼類詞中的漢韓同形詞詞性對比
2.4.1 漢語動名(名動)兼類詞與韓語同形詞詞性對比
2.4.2 漢語名形(形名)兼類詞與韓語同形詞詞性對比
2.4.3 漢語動形(形動)兼類詞與韓語同形詞詞性對比
2.4.4 漢語形副(副形)兼類詞與韓語同形詞詞性對比
2.4.5 漢語名副(副名)兼類詞與韓語同形詞詞性對比
2.4.6 漢語動副(副動)兼類詞與韓語同形詞詞性對比
2.4.7 漢語動名形兼類詞與韓語同形詞詞性對比
2.4.8 漢語名形副兼類詞與韓語同形詞詞性對比
2.4.9 漢語副連兼類詞與韓語同形詞詞性對比
2.4.10 其他
第三章 漢韓同形詞詞性偏誤分析及對外漢語教學策略
3.1 漢韓同形詞詞性偏誤分析及二話習得偏誤分析
3.1.1 漢語動形兼類、名形兼類與韓語名詞對應產生的偏誤
3.1.2 漢語動形兼類與韓語名形兼類對應產生偏誤
3.1.3 韓語具有而漢語沒有的詞性所產生的偏誤
3.1.4 非兼類詞產生的偏誤
3.2 對外漢語教學策略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清明;;《現代漢語詞典》“動、名兼類”計量考察[J];辭書研究;2010年04期
2 姜自霞;丁崇明;侯燕;;《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的雙音節(jié)動名兼類詞[J];辭書研究;2011年03期
3 賀國偉;韓國語中的漢字源詞及對韓漢語的詞語教學[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4 全香蘭;漢韓同形詞偏誤分析[J];漢語學習;2004年03期
5 范曉;;關于漢語詞類的研究——紀念漢語詞類問題大討論50周年[J];漢語學習;2005年06期
6 郭銳;;朱德熙先生的漢語詞類研究[J];漢語學習;2011年05期
7 齊曉峰;;韓國語漢字詞的母語遷移與教學對策——以《韓國語》中的雙音節(jié)漢字詞為中心[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陳艷敏;;同形漢字詞在漢譯韓中的遷移[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崔永模;韓、漢語構詞法的異同[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劉紅英;韓國學生漢語詞匯使用偏誤分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馬英新;《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雙音節(jié)名轉形兼類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齊珍珍;基于語料庫的《HSK詞匯大綱》兼類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杜朝科;《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兼類詞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4 楊洋;《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形副兼類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309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83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