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縣寨圪塔鄉(xiāng)“方言島”語言變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23:14
【摘要】:寨圪塔鄉(xiāng)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東南部,是一個典型的移入民聚集地,其移民來源廣泛,以河南林州、滑縣人居多,還有部分移民來源于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地。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語言與當地方言逐漸融合,形成了一種不同于周邊方言的語言系統(tǒng)。寨圪塔鄉(xiāng)作為一個移民鄉(xiāng),目前尚未有語言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本文以寨圪塔鄉(xiāng)寨圪塔村移民作為調查對象,對移民其語音系統(tǒng)進行全面描寫;通過寨圪塔移民方言與源方言、浮山方言的語音、詞匯以及語法進行對比,探究其語言變化規(guī)律;運用社會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和調查方法,探尋方言島語言變異的相關原因。具體表現為六章內容:第一章緒論部分主要介紹本文選題的背景、目的及意義,方言島研究的國內外狀況及動態(tài)。其次,介紹寨圪塔的地理位置、風俗人情、物產與移民人口、移民原因以及移民的安置情況等。最后對論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等進行簡單介紹。第二章分對寨圪塔鄉(xiāng)河南移民方言語音系統(tǒng)進行描寫,包括聲韻調系統(tǒng)及連讀變調等。第三章在對浮山以及林州音系等描寫的基礎上,將浮山寨圪塔移民方言語音與浮山方言語音、林州語音系統(tǒng)進行詳細對比,同時對詞匯及語法進行簡要對比,找出不同點,為第六章社會語言學分析奠定基礎。第四章運用社會語言學的方法,真實描寫當前寨圪塔方言島移民語言的演變狀況,找出寨圪塔方言島內部語言演變的方向以及變化原因。第五章為結論部分,對寨圪塔方言島的形成原因及發(fā)展趨向進行概括總結。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72.2
【圖文】:
圖 4-4 寨圪塔河南移民對其移民語言的認識、89%河南移民認為寨圪塔已經形成了新源方言和普通話混合形成,27%的人認為認為新語言由本地化和普通話混合形成
對普通話以及方言的態(tài)度按照數據線從上向下的順序進行分析,可知:一、老中兩代人均認為方言是很好的
本文編號:2721475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72.2
【圖文】:
圖 4-4 寨圪塔河南移民對其移民語言的認識、89%河南移民認為寨圪塔已經形成了新源方言和普通話混合形成,27%的人認為認為新語言由本地化和普通話混合形成
對普通話以及方言的態(tài)度按照數據線從上向下的順序進行分析,可知:一、老中兩代人均認為方言是很好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谷少華;郭沈青;;林州方言尖團音分混現狀及其成因[J];殷都學刊;2015年04期
2 支建剛;;豫北晉語聲母的特點[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3 吳福祥;;關于語言接觸引發(fā)的演變[J];民族語文;2007年02期
本文編號:2721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72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