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留學生漢語副詞“就”及其相關句式的習得情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2-08 19:09
【摘要】:“就”是現(xiàn)代漢語中用法較復雜、且較難習得的多義副詞之一。本文以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為指導,在掌握大量中亞留學生使用副詞“就”語料的基礎上,運用統(tǒng)計分析、對比分析和問卷調查等定量研究方法,對中亞留學生關于副詞“就”的習得情況進行調查研究。詳盡分析偏誤情況,加上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tǒng)計分析,探討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及各意義用法間的習得順序,從而全面考察中亞留學生副詞“就”的習得情況,發(fā)現(xiàn)中亞留學生關于副詞“就”的學習的難點和規(guī)律,進而提出相關教學建議,以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對其他副詞的習得研究和教學也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 本文共分為五個部分,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介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簡述研究的范圍、相關研究綜述及理論基礎。 第二章為副詞“就”的使用情況考察,分別統(tǒng)計中亞留學生語料中副詞“就”的6大義項及5個特殊句式的使用量,進而得出總體的使用情況。 第三章為副詞“就”的偏誤分析,將語料中副詞“就”的偏誤句分為錯序、誤代、遺漏和誤加四個偏誤類型,并對偏誤句進行分類、描述和總結,再通過問卷調查進一步考察副詞“就”的偏誤情況,并分析了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 第四章為習得情況總結及相關教學建議,包括在語料、問卷結果統(tǒng)計分析基礎上初步預測的習得順序,及針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所得習得順序所提出的教學建議。 第五章為結語,總結全文觀點并提出有待進一步探討的相關問題。 附錄語料和調查問卷樣本。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3
本文編號:2577588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霞;英語國家學生副詞“就”的偏誤分析[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陳立民;也說“就”和“才”[J];當代語言學;2005年01期
3 黃露陽;;外國留學生副詞“就”的偏誤分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傅滿義;副詞“就”與“才”的習得及相關問題[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項菊;復說式“X就X”初探[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6 賈冬梅;“才X就Y”句式淺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7 陳榮杰;副詞“就”和“才”之比較[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8 施關淦;用“一…就(便)…”關聯(lián)的句子[J];漢語學習;1985年05期
9 趙靜貞;“V就V在……”格式[J];漢語學習;1986年04期
10 王明華;“一p,就q”的語義關系[J];漢語學習;1986年05期
本文編號:25775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57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