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與詮釋——當代公共藝術的敘述維度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外名家名言集萃[J];中國音樂教育;2008年08期
2 黃藝平;何清新;;藝術作品的翻譯策略[J];飛天;2011年10期
3 程慶熙;詞典編纂藝術的美育功能[J];辭書研究;1988年06期
4 周敏;;淺論語言造型藝術[J];理論界;2006年02期
5 劉明琪;;語言、藝術的同構與異質[J];讀書;1989年11期
6 李國珍;;關于藝術真實性的幾個問題的思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991年01期
7 ;陌生化[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年07期
8 田也;詩與畫中的西施形象[J];當代學生;2003年22期
9 胡世杰;;從文本到文章——試論學生主體閱讀地位的確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年05期
10 倪培森;;“作者”“作家”語源及其語義區(qū)別和演變簡述[J];語文知識;200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仇小屏;;論辭章章法的對比與調和之美——以正反法、賓主法與圖底法為考察對象[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上)[C];2002年
2 花羽;;論辭章章法的移位、轉位及其美感[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上)[C];2002年
3 王杰;;當代中國語境中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理論[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4 李瓊華;;審美意象趣味談[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趙炳文;;滿文篆書的形成與發(fā)展[A];紀念滿文創(chuàng)制4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提要[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單中桂 姚鷺鷺;吳。20年艱辛尋找失落的古文字[N];深圳商報;2005年
2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第三中學 劉介祿;依法規(guī)范語言文字[N];人民日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邱振剛;方言類節(jié)目應否“削足適履”[N];中國藝術報;2006年
4 趙斌;四川方言藝術呼喚經營大師[N];成都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賈明;現(xiàn)代性語境中的大眾文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2 朱濤;結構·功能·符號[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杜禾;論藝術美育對大學生道德情操的陶冶[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2 孫英;《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的功能文體分析[D];中南大學;2009年
3 王慧;抽象藝術[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557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55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