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定指構式的形式和意義及其產(chǎn)生理據(jù)

發(fā)布時間:2019-10-23 05:26
【摘要】:認定構式是人類語言中一個比較普遍的句法范疇,它通常由一個系動詞引起,表達一種認定或斷定關系。本研究主要討論認定構式的一個重要類型:定指構式(specificational construction),研究主要涉及英語、漢語兩種語言。英漢定指構式的句法形式可以概括為:XP be/是YP,表達的語義功能是“為XP所涉及的‘變量’窮盡性地指定一個‘值’(YP)”。根據(jù)定指構式的復雜性,本研究把它們籠統(tǒng)地分為“簡單型”和“復合型”兩種類型。前者的句法形式為"NP1be/是NP2”,其系動詞前、后段均為名詞短語,而后者則主要是指分裂構式和假擬分裂構式。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本研究立足英語定指構式的研究,但也討論了漢語定指構式,不僅注重二者的比較,而且把漢語定指構式作為支持本研究基本理論假設的跨語言證據(jù)。本研究主要關注三個問題:(ⅰ)指構式具有哪些典型的句法語義特征?(ⅱ)定指構式的形式和意義是如何而來的?(ⅲ)英漢定指構式具有哪些共性與差異?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如下: 第一,簡單定指構式和復合定指構式都具有“認定”或“斷定”的語義功能,它們都屬于認定構式或斷定構式的句法范疇。定指構式具有三個典型的句法語義特征:(1)系動詞的前段和后段具有“變量”和“賦值”關系。由于定指構式系動詞的前段所涉及的“變量”通常是或類似一個限定摹狀詞,因此其指稱是“唯一”的。此時,根據(jù)Grice“合作原則”中的“量原則”,在定指行為中與“變量”對應的“賦值”也具有“唯一性”的蘊含。(2)定指構式具有“強制性的存在預設”。由于定指構式的前段具有限定摹狀詞的特征,同限定摹狀詞一樣,具有“存在的預設”,即某事件已確實發(fā)生,所謂“定指”只是對該事件的某一方面進行認定;(3)定指構式具有“窮盡性認定”的構式義。這一整體意義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由NP1、NP2和系動詞be進行語義整合的結果。 第二,就句法形式而言,簡單定指構式可能源于對認定構式構式圖式的繼承。這一過程也可能涉及“實例類比連接”,即對等同構式或述謂構式的類比參照。對英漢分裂和假擬分裂構式來說,它們主要源于對定指構式的最上層圖式或核心圖式"NP1be/是NP2”的垂直繼承,同時還繼承了名物化構式、主謂構式、系動詞構式以及若干詞匯構式的句法語義特征。就意義而言,由于定指構式的“變量”部分通常是或類似一個限定摹狀詞,而其“賦值”又是一個具有“指稱性”的成分,這些特征與系動詞be的認定功能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定指構式“窮盡性認定”的構式義。英漢分裂和假擬分裂構式通過構式圖式的垂直繼承獲得了定指構式的“窮盡性認定義”。此外,由于英漢分裂和假擬分裂構式通常標記“對比焦點”,這使其“焦點”具有“排他性”的蘊含。因此,定指分裂和假擬分裂構式的構式義可以進一步概括為“排他性認定義”。 第三,英漢語的簡單定指構式和復合定指構式具有類似的功能。漢語界很少有人關注簡單定指構式,對基本斷定構式“NP1是NP2”的分類,王力(1957)“等同”和“歸屬”的二分法仍占主流。研究發(fā)現(xiàn),關于英語簡單定指構式“定指”、“述謂”和“等同”的劃分同樣適用于漢語簡單定指構式。此外,由“是”和“的”構成漢語分裂和假擬分裂構式同樣具有英語定指分裂和假擬分裂構式的典型句法語義特征,包括“強制性的存在預設”、“排他性”蘊含、“變量一賦值”關系等?偟恼f來,同英語定指構式相比,漢語定指構式的形式更為復雜,表達的意義也更加豐富。需要注意的是,英漢分裂構式和假擬分裂構式并不是總是對應的。有時,一個英語分裂構式譯成漢語只能以假擬分裂構式的形式出現(xiàn)。這也可以看出,在漢語中分裂構式和假擬分裂構式的區(qū)分并不明顯。 本文認為,定指構式所表征的定指行為是一種普遍的語義行為。本研究較為系統(tǒng)地探討了英漢定指構式的句法語義特征,并通過構式語法理論所倡導的“圖式繼承性”和“語義整合原則”來解釋定指構式的形式和意義的產(chǎn)生理據(jù)。本研究不僅為定指構式的形式和意義的來源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構式的圖式層級理論,拓展了構式語法的研究視野。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4;H1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云紅;;漢英存現(xiàn)句中存現(xiàn)主體對比爭議問題再議[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年08期

2 屈承熹 ,匡國建;漢語的“定指”、“預設”、“主題”與“焦點”[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S1期

3 朱俊雄;反問句的否定指向[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4 曾煒;;湖南益陽方言中的“阿”[J];云夢學刊;2006年01期

5 王凌;;“誰”和“who”的非疑問用法[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鄭麗雅;同位短語的語用性及其相關問題[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02期

7 周小兵;廣州話量詞的定指功能[J];方言;1997年01期

8 蘭賓漢;試論“把”字句的限制條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9 高順全;有關“定指”的幾個問題[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10 黃錦章;當代定指理論研究中的語用學視角[J];修辭學習;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立紅;;可推知回指與定指認知語用推理[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姜云卿;束小建;;自由電子激光振蕩器中電子束能量跳躍對增益的影響[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8)[C];1998年

3 路華;相首武;楊巍巍;;實驗性腦出血與活性循環(huán)因子異常[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葉欣誠;于蕙清;黃瓊慧;;臺灣綠色大學評量系統(tǒng)之建構與實驗[A];2007年海峽兩岸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蔣藝;;從系統(tǒng)論角度談技校的改革[A];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4年

6 袁金亮;;說“掉了”[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李洋洋;朱自強;;一類特殊的有界變量目標規(guī)劃的算法研制[A];企業(yè)發(fā)展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1992年

8 石磐;;航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精度分析[A];紀念中國測繪學會成立四十周年論文集[C];1999年

9 姜維苓;劉瑞華;李旭;;論醫(yī)院實行執(zhí)業(yè)藥師制度的意義[A];全國臨床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10 章衛(wèi)民;;關于加強對于部監(jiān)督管理中的幾個難點問題的思考[A];上?萍枷到y(tǒng)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會論文選編第八輯[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包榕、張元濤;豈可給糾察違紀定指標[N];解放軍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顧兆農(nóng);南京 政府一號文件關注再就業(yè)[N];人民日報;2003年

3 駐山西記者 張運科;太原引進排污交易機制[N];中國建材報;2002年

4 孫秀艷;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燒發(fā)電項目應緩建[N];人民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陳澤溪 通訊員 王芊 鄧集葉;疊彩區(qū):突破目標勇爭先[N];桂林日報;2005年

6 ;誰來解開這無奈的“枷鎖”[N];人民公安報;2002年

7 記者 劉虹;要在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上下功夫[N];山西日報;2003年

8 孟怡均;烏魯木齊經(jīng)濟房價上浮不得超5%[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4年

9 湖南 譚西順;增強老人的心理彈性[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10 張健;如何認定涉案“彩票”價值[N];檢察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坤;定指構式的形式和意義及其產(chǎn)生理據(jù)[D];西南大學;2013年

2 王洪鐘;海門方言語法專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高文成;認知語言學理論框架下的英漢存在句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韋理;中國學習者英語冠詞第二語言習得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5 唐秀玲;論話題及其在漢語語法分析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1997年

6 馬紅妹;漢英機器翻譯中漢語上下文語境的表示與應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7 阿克里·先木西;維吾爾語表語—系動詞謂語結構[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8 張尹瓊;疑問代詞的非疑問用法[D];復旦大學;2005年

9 葛歡歡;普特南實在論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張喜榮;英漢敘述語篇參與者標識手段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千;從英漢對比看漢語“這”、“那”的定指表達[D];北京大學;2011年

2 張慧;現(xiàn)代漢語光桿名詞及“數(shù)量名”短語的定指性考察[D];北京大學;2011年

3 陳黎;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成分的定指性與句法位置關系的篇章考察[D];北京大學;2012年

4 吳艷;漢語量詞和黎語量詞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馬拯;特指性在中國學生英語冠詞習得中的作用[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陳慧;“N1+的+N2”中N1N2語義搭配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許秋蓮;衡東新塘方言量名結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趙美娜;“NP在哪”和“哪有NP”[D];吉林大學;2006年

9 林佳嫣;二語定冠詞習得的一個現(xiàn)象:探析首次提及名詞時的過度使用[D];復旦大學;2011年

10 時健;語境因素ESK在中國學習者英語冠詞習得中的作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55196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55196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3ab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