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從《朱子語類》詞語看《漢語大詞典》之疏失

發(fā)布時間:2018-12-28 14:28
【摘要】:《朱子語類》是一部記載南宋理學家朱熹講學內(nèi)容的語錄體著作,對漢語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語料價值。筆者在翻檢《漢語大詞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語類》中不少詞語并沒有受到應(yīng)有的重視。從詞語失收、釋義不確、書證缺失、例證晚出等幾個方面對《漢語大詞典》提出訂補意見。
[Abstract]:Zhu Zi language Category is a quoting style work that records the content of Zhu Xi's lecture, which has important corpus valu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looking through the Chinese Dictionary, the author finds that man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Chinese Dictionary have not received due atten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hinese Dictionar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word loss, incorrect interpretation, lack of documentary evidence and late emergence of examples.
【作者單位】: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項目編號:11FYY016)
【分類號】:H16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潘牧天;;從《朱子語類》看《漢語大詞典》的修訂[J];隴東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2 徐時儀;略論《朱子語類》在近代漢語研究上的價值[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宏;;宋明理學家對《大學》主旨定位之差異[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王國良;戴震對理學的解構(gòu)與中國哲學的近代轉(zhuǎn)向[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3 武道房;對戴震批評朱熹理欲觀的再認識[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4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學說觀“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蘊[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5 呂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學的現(xiàn)代審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崔軍民;;中國近代法律新詞對古語詞的改造[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蔡德貴;;韓國大儒李退溪的性情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8 王國良;;朱熹理學的傳播與徽州和諧社會的建構(gòu)[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王云云;;北宋禮學的轉(zhuǎn)向——以濮議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郭振香;;論胡炳文對朱熹《周易本義》的推明與發(fā)揮[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文造;;論徽州學者的《春秋》學研究[A];安徽省徽學學會二屆二次理事會暨“徽州文化與和諧社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陳躍紅;;天理與人欲——試說欲望規(guī)訓的文化差異[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化解危機的文化之道——東方智慧”中文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吳懷棋;;太極文化與和諧思維[A];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shù)前沿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6年

4 方彥壽;;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講學特點考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張維坤;;淺談中國古代的誦讀教學[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張維坤;;“諷誦”在我國古代長期廣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王陽安;;宋元蒙學識讀寫教學理論與實踐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陶世龍;李鄂榮;;地質(zhì)思想在古代中國之萌芽[A];地質(zhì)學史論叢(4)[C];2002年

9 高建立;;閩學與佛學之關(guān)系研究——以朱熹哲學思想為中心[A];閩學與武夷山文化遺產(chǎn)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朱承;;朱熹格物學說的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保傳;社會與學術(shù):黃宗羲與明清學術(shù)思想史的轉(zhuǎn)型[D];西北大學;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gòu)[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慶燦;新理學與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D];南開大學;2010年

5 郭勝坡;二十世紀易學本體論的兩條基本路向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代亮;曾國藩詩文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劉軍;顧憲成與晚明東林運動——傳統(tǒng)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尹佳濤;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政治思考[D];南開大學;2010年

9 潘新麗;中國傳統(tǒng)醫(yī)德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李慧智;儒經(jīng)及其經(jīng)學闡釋對杜詩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巍;宋代童蒙階段的行為規(guī)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關(guān)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于艷;《“隨物賦形”—談蘇軾文藝美學之“水之道”》[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冷寧;淺談中小學作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譚瑞梅;曾國藩道德修養(yǎng)思想探析[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范艷清;《史記》與魏晉南北朝文學[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彭艷芳;杜甫兩湖詩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宋肖娜;《漢語大詞典》瑕疵補正[D];湘潭大學;2010年

9 李成學;呂夷簡評傳[D];湘潭大學;2010年

10 丁儀;初中語文沉浸式閱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祝敏徹;《朱子語類》中成語與結(jié)構(gòu)的關(guān)系[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2 畢慧玉;;論“許多”的成詞過程及時代——兼論《祖堂集》在其中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申,張?zhí)?田照軍;《漢語大詞典》近代漢語條目再訂補[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2 潘牧天;;從《朱子語類》看《漢語大詞典》的修訂[J];隴東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李申,王文暉;《漢語大詞典》近代漢語條目訂補[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4 駱偉里;;《漢語大詞典》“三禮”條目訂補(之一)[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李福唐;;《新編五代史平話》口語稱謂詞初探[J];紅河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李福唐;;《新編五代史平話》口語稱謂詞初探[J];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7 高長平;;《朱子語類》詞語拾遺[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8 王宣武;語詞札記[J];唐都學刊;1997年04期

9 李漢麗;;《漢語大詞典》書證前補[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真大成;;《漢語大詞典》“e索”條釋義辨正[J];語言科學;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范崇高;;《漢語大詞典》鹽文化詞語商補[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四輯)——回顧與展望:中國鹽業(yè)體制改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范崇高;陳家春;;《漢語大詞典》鹽文化詞語補釋[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五輯)[C];2010年

3 朱習文;李娟;;《漢語大詞典》古天文詞條補正五則[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馮青;;《朱子語類》中的方言詞[A];中國訓詁學研究會2010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5 王界云;周澍民;;漢語工具書編纂平臺的語料處理(提綱)[A];2004年辭書與數(shù)字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姜建紅;;《漢語大詞典》釋義以今律古現(xiàn)象札記二則[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曹小云;;試論古獸醫(yī)書《司牧安驥集》在漢語詞匯史研究上的語料價值[A];紀念《元亨療馬集》付梓400周年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2008年學術(shù)年會華東區(qū)第十八次中獸醫(yī)科研協(xié)作與學術(shù)研討會暨獸藥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趙宗乙;;《漢語大詞典》釋誤四則[A];福建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趙宗乙;;“晏朝”、“晏食”正解[A];福建省辭書學會2004年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材料[C];2004年

10 朱習文;;系聯(lián)法在訂補辭書中的應(yīng)用[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沈葉露;天狗食月日豈蝕[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2 劉恒友;“禍”豈能“從口入”?[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3 李福唐;“廝打”還是“撕打”?[N];語言文字周報;2009年

4 唐堯;登錄·登陸·登入[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5 李開 南京大學文學院;“茶座”漫說[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黃河清;“晴雨表”、“五味瓶”、“恥辱柱”確有其物[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7 任國征;連展、善連和碾轉(zhuǎn)是同一食物?[N];中華讀書報;2011年

8 張巨齡 光明日報社;提議重新規(guī)范“kǎn大山”[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王虎;“雕蟲”探源[N];光明日報;2009年

10 沈葉露;釋“葉”與“ST”[N];語言文字周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曉玄;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宋代新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李娜;基于《漢語大詞典》的民國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宋琳;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魏晉新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唐賢清;朱子語類副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劉艷平;《漢語大詞典》單義項借代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6 周琳娜;清代新詞新義位發(fā)展演變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吳漢江;漢語物象詞語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8 閆從發(fā);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時代漢語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許浩;《名公書判清明集》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闞緒良;五燈會元虛詞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駱娟;《朱子語類》四字格詞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宋肖娜;《漢語大詞典》瑕疵補正[D];湘潭大學;2010年

3 趙金丹;《朱子語類》新詞新語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楊;;《爾雅》詞語與《漢語大詞典》訂補[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曾臘梅;《唐語林》詞語與《漢語大詞典》訂補[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徐艷霞;《漢語大詞典》喪葬詞語商補[D];山東大學;2011年

7 廖加;從《豆棚閑話》看《漢語大詞典》的補訂[D];廣州大學;2012年

8 張一鳴;《湖海新聞夷堅續(xù)志》與《漢語大詞典》收詞、釋義[D];湘潭大學;2013年

9 羅惜;《朱子語類》反復問句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10 劉建國;《朱子語類》比較句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940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3940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61dd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