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語義公式切分方法芻議
[Abstract]:It is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of rejecting semantic formula segmentation that there are omissions, overlaps, forms and functions of segmentation items. Based on the pragmatic logic theory, the author dynamically grasps the process of refusal realization and distinguishes the functional object and purport of the semantic formula.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of functional purport, it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above problems by generalizing the related forms of the same semantic formula into different "expressive types".
【作者單位】: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歐亞語系;
【分類號】:H03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堯;淺析口頭交際中的明示與語境效果的獲得[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2 王英男;許煒;;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的教師話語[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3 馮德兵;;對幽默理解的關聯(lián)闡釋[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10期
4 謝朝群;李冰蕓;;禮貌·語言·模因[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高航,嚴辰松;語用學在中國20年綜述[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王小郴;從預設角度看“與其”句和“寧可”句的區(qū)別和歸類[J];零陵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鐘q茂;;淺議語境的分類[J];龍巖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鄧震夏;;淺論關聯(lián)理論的語境理解與翻譯[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9 李桔元;英語廣告標題的人際功能[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10 侯智德;;語用策略認知關聯(lián)研究[J];外語研究;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莊麗瑩;;面子體系與話語中的策略選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諸葛雯;華驚宇;;WordNet在隱喻判斷中的應用[A];中國計算技術與語言問題研究——第七屆中文信息處理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文;漢語會話中的照應修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2 侯國金;語用標記等效原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3 謝登斌;當代美國課程話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呂明臣;話語意義的建構:言語交際過程中主體的認知加工[D];吉林大學;2005年
5 胡霞;認知語境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王勤玲;幽默言語的認知語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7 張雪;對話體語篇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田良臣;語文科口語課程的多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林大津;跨文化言語交際:互動語用修辭觀[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10 Maharani(陳玉蘭);漢語、印尼語動詞重疊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云峰;語境的認知和語用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馬軍軍;語用原則的維度與系統(tǒng)[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弘;指示詞語的先用和反先用現(xiàn)象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佴云國;恭維語應答策略的社會變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5 孫曉霞;英語閱讀中的語用推理模式[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6 侯建波;英語主位對語篇連貫的促進作用[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7 公萍;從關聯(lián)理論視角論語用翻譯[D];外交學院;2005年
8 胡澤;格賴斯的會話含義理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廖迅喬;刻意間接言語現(xiàn)象的元語用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5年
10 包芳;英漢語預設的對比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定玲;基于合作·關聯(lián)·順應模式的拒絕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曉潔;《紅樓夢》拒絕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黃宇;英漢兒童拒絕語習得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4 趙宇慧;漢語日常會話中拒絕語的會話分析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5 李輝;間接拒絕的語用學視角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6 王楠;漢語和西班牙語拒絕言語策略對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馬琰;美國中學生漢語拒絕言語行為習得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1年
8 成恩才;「姌い」を斷る行p氦摔膜い皮穩(wěn)罩斜葟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1年
9 楊文瀾;中國大學生拒絕言語行為的性別差異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10 楊杰;探析漢語拒絕言語行為中的性別差異現(xiàn)象[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742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37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