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正常兒童與孤獨譜系障礙兒童邏輯詞習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1-15 07:52
【摘要】:目的:考察以漢語為母語的正常兒童與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對邏輯詞的解讀,并探討他們的邏輯詞習得過程。(1)對于正常兒童,我們主要檢驗的是“邏輯先天論”(logical nativism; Crain2012)對兒童早期邏輯詞習得的預(yù)測,即從跨語言研究視角,探討以漢語為母語的學齡前兒童,是否和以往研究中以英語為母語的兒童相似,在語言習得的早期階段依據(jù)經(jīng)典邏輯來解讀邏輯詞。(2)對于孤獨譜系障礙兒童,我們從語言發(fā)展視角,考察4-15歲以漢語為母語的高功能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對邏輯詞的語義習得和語用習得,并比較這一習得過程與4-15歲正常兒童的邏輯詞習得所存在的異同。 方法:(1)對于正常兒童早期邏輯詞習得,我們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真值判斷法”(Truth Value Judgment task; CrainThornton1998)。研究對象為116名以漢語為母語的年齡在3歲11個月到6歲0個月的兒童,成人控制組包括59名以漢語為母語的成人。這些兒童被試(和成人被試)分別參加了五個語言習得實驗,目的是考察他們對析取連詞“或者”和全稱量詞“每”的語義認知和語用認知。在語義層面,實驗一考察兒童對“或者”在“每”的主語短語和謂語短語位置的解讀是否符合“普遍不對稱法則”;實驗二考察兒童對這一普遍不對稱法則在包含“或者”和“每”的雙賓語結(jié)構(gòu)中的認知。在語用層面,實驗三測試兒童對影響邏輯詞解讀的語用法則,即“等級隱喻”及其語義制約因素的認知;實驗四探討兒童是否像成人那樣受“等級隱喻”影響,產(chǎn)生對“或者”的語用解讀;實驗五采用“準確程度判斷法”(Felicity Judgment task; Chierchia et al.2001),考察兒童能否區(qū)分“或者”與“和”在一般語境下的信息強度。(2)對于高功能孤獨譜系障礙兒童的邏輯詞習得,我們首次采用了由本研究小組改編的“電腦版真值判斷法”。研究對象為28名4-15歲高功能孤獨譜系障礙(簡稱ASD組)兒童和28名4-15歲正常對照組(簡稱正常組)兒童。語義實驗主要考察各組被試對包含存在量詞“有些”的簡單句,以及包含“或者”和“每”的復(fù)雜句的語義認知;語用實驗主要考察他們對于影響這些邏輯詞解讀的語用原則,即“等級隱喻”的認知。 結(jié)果:(1)在語義層面,漢語兒童在語言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已經(jīng)掌握了關(guān)于“或者”和“每”的普遍不對稱法則。實驗一表明當“或者”出現(xiàn)在“每”的主語短語位置時,兒童的解讀符合“合取蘊涵”關(guān)系;而當“或者”出現(xiàn)在“每”的謂語短語位置時,兒童的解讀符合“析取真值條件”。實驗二表明當“或者”和“每”出現(xiàn)在雙賓語結(jié)構(gòu)中時,兒童的解讀依然符合相應(yīng)的普遍不對稱法則。在語用層面,實驗三表明成人對“或者”的語用解讀受語義環(huán)境的制約,而兒童對“或者”的語用解讀卻與成人有明顯差異(p0.001),在不同的語境中始終遵循經(jīng)典邏輯中的“包含式析取”。實驗四進一步證實兒童不如成人那樣對“等級隱喻”敏感,因而與成人的語用解讀相異,他們對“或者”的解讀傾向于邏輯解讀(p0.001)。實驗五表明雖然兒童不能自發(fā)產(chǎn)生“等級隱喻”,然而他們能夠區(qū)分“或者”與“和”在構(gòu)成等級時的信息強度。(2)在語義層面,ASD組兒童對簡單句“有些”的理解與正常組兒童并不存在差異(ps≥0.15)。然而,ASD組對復(fù)雜句“每…或者…”的理解與正常組相比存在發(fā)展滯后現(xiàn)象:ASD小年齡組比正常小年齡組更難理解“每…或者”句子(ps≤0.01),但這種差異在ASD大年齡組與正常大年齡組之間沒有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ps≥0.22)。在語用層面,在各年齡階段,ASD組兒童與正常組兒童對不同類型邏輯詞的邏輯解讀/語用解讀均不存在差異(ps≥0.38);在各年齡階段兩組被試中邏輯/語用解讀者的分布比率均不存在差異(ps≥0.31)。同時,ASD組的語用發(fā)展模式與正常組相似,即隨著年齡的增長,兩組兒童對邏輯詞的語用解讀增多(ps≤0.05)。此外,ASD組與正常組的語用解讀均受邏輯詞類型和測試材料復(fù)雜度的影響,即兩組兒童在各年齡階段對復(fù)雜句“每…或者…”的語用解讀均少于他們對簡單句“有些”的語用解讀(ps≤0.001)。 結(jié)論:(1)本研究為“邏輯先天論”假說提供了重要的實證性支持,即正常兒童早期對邏輯詞的習得符合經(jīng)典邏輯,并且這種邏輯解讀存在于各語言兒童語言發(fā)展的早期階段。(2)高功能孤獨譜系障礙兒童對復(fù)雜語義結(jié)構(gòu)的認知存在著發(fā)展滯后現(xiàn)象,但是我們并不認為這表明其語法系統(tǒng)中邏輯詞語義的完全缺失。同時,與孤獨譜系障礙患者中廣為報道的語用缺陷不同,高功能孤獨譜系障礙患者對“等級隱喻”的認知能力及發(fā)展過程似乎與正常對照組不存在差異。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3.1
本文編號:2332648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3.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桑標,繆小春;皮博迪圖片詞匯測驗修訂版(PPVT—R)上海市區(qū)試用常模的修訂[J];心理科學通訊;1990年05期
,本文編號:2332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33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