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人才興衰的歷史反思——以清代滿漢翻譯人才為例
[Abstract]:Based on the original data and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ise and fall of Manchu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talents in Qing Dynasty, and reveals the obvious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famous translators, three kinds of translation talents and their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are concluded. This paper holds that Manchu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talent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anchu and Han nationalities, and the Qing government has also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t. This historical experience has important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translation talents.
【作者單位】: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基金】:天津市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清代翻譯及外語教育研究”(項目編號2010280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22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潘天翠;;中國翻譯人才的現(xiàn)狀與培養(yǎng)——訪國際譯聯(lián)第一副主席黃友義[J];國際人才交流;2008年10期
2 邸永君;;啟心郎考[J];歷史研究;2006年01期
3 吳雪娟;論滿文翻譯的歷史與現(xiàn)狀[J];滿語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振方;;《胭脂》《折獄》虛實辨析——兼談《聊齋志異》中的真人假事小說[J];蒲松齡研究;2010年02期
2 鄒宗良;解新顏;;“姑奶奶”、“關(guān)圣帝君”與“金龍四大王”——再論《醒世姻緣傳》康熙年間成書說之不能成立[J];蒲松齡研究;2010年04期
3 陳鄭;;清初賦稅事件對蒲松齡生活與作品的影響[J];蒲松齡研究;2011年01期
4 賀根民;;《四庫全書》不收《聊齋志異》考析[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5 牛貫杰;;晚清清軍馬隊營制的演變[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6 歐陽躍峰;王軍;;新式學堂與清末革命——以徐錫麟為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7 白文剛,冀滿紅;皖北鄉(xiāng)土因素與淮系集團的發(fā)展[J];安徽史學;2004年04期
8 徐雪梅;佟大群;;清代安徽布政使、按察使族籍考——《清代職官年表》考訂[J];安徽史學;2008年02期
9 曾光光;;戴名世與桐城派關(guān)系辨析[J];安徽史學;2008年05期
10 穆鍵;;《皖政輯要》所見安徽近代教育行政體制的建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哈斯巴根;;清初的巴克什與滿蒙關(guān)系[A];滿學論叢(第一輯)[C];2011年
2 周喜峰;;黑龍江地區(qū)各民族與雅克薩戰(zhàn)爭[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gòu)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08年
3 周喜峰;;試論清政府早期對黑龍江各民族的行政管理[A];繁榮學術(shù)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4 蒲霞;;論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運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全國第五屆管子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0年
5 穆從賀;;馮煦與淮河流域洪澇災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全國第五屆管子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0年
6 周中明;;論姚鼐對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寫[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王雪源;;薛鳳祚研究芻議[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8 楊增強;;碑志所見明清時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9 黃權(quán);;論蘇元春的愛國主義精神[A];蘇元春與壯族邊疆開發(fā)建設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no仁o,
本文編號:21860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186030.html